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2篇
大气科学   119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近年来由于虹吸雨量计换用r新式笔尖,添加墨水不太方便,不小心就会弄得满手满纸墨迹斑斑。我们找了一只干净的注射器,吸取墨水后,注入笔尖内,既省事义方便,还防止了污染。该方法同样可用于压、温、湿自记。  相似文献   
62.
固态存储雨量器与自记雨量计对比观测资料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DJZ05-1型固态存储雨量器与20cm口径自记雨量计对比观测的资料进行了回归分析,旨在指出各雨量站不同仪器资料比测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揭示固态存储雨量器与20cm口径自记雨量计资料两者之间相关性的换算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3.
介绍了河南省气象局布设的GPRS雨量计的电路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64.
在长春—四平地区100 km×100 km的范围内,分布有平均间隔10 km左右的147个自动气象站。结合该区域雷达回波强度资料,对2007~2011年4~10月的气象站雨量计小时降水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多步骤质量控制结果显示,有141个自动站雨量计的数据通过了检查,删除了6个错误站点的数据,对有疑问时段的数据作了标记。 利用质量控制后的5年夏季半年自动站雨量计小时降水数据,进行相关关系统计分析表明:距离在10 km以内的雨量计测量,平均相关系数均能达到0.6以上;雨量计距离小于5 km,平均相关系数在0.7以上;而站点距离超过20 km,相关系数普遍降到0.4以下;随着统计时间的增长(从分钟到月降水量),每个雨量计的测量值具有更高的空间代表性。  相似文献   
65.
李梦迪  戚友存  张哲  管晓丹 《大气科学》2022,46(6):1523-1542
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降水产品对于极端降水的监测以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地面雨量计提供点尺度降水精确观测,但无法精细化捕捉对流性强降水的空间分布。雷达观测可以精细地刻画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但雷达定量估计降水(QPE,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产品估测精度易受雷达观测偏差和Z–R(雷达反射率—降水率)关系等因素影响。因此,本文开展高时空分辨率的雷达—雨量计降水融合算法研究,集成雨量计观测和雷达定量估计降水产品各自的优点。该算法主要步骤包括:雨量站观测数据格点化、局地雨量计订正雷达QPE和雷达—雨量计降水融合三个部分。首先利用克里金插值方法,对雨量站观测的降水进行插值,得到格点降水信息;再通过局地雨量计订正方法系统性地订正雷达QPE产品,以提高雷达QPE产品精度;最后,结合降水类型,通过雷达—雨量计降水融合算法,产生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雷达—雨量计降水融合产品。通过郑州“21·7”暴雨、台风“烟花”和2021年8月随州暴雨三个典型的极端降水个例,对雷达—雨量计降水融合算法产生的雷达—雨量计降水融合产品进行了系统地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极端降水个例和不同的降水时段,雷达—雨量计降水融合产品精度上优于雷达QPE产品,且在降水的空间分布上较雨量站观测格点插值产品更能精细地刻画降水的结构特征。表明算法得到的雷达—雨量计降水融合产品的准确性较高,对极端降水有较好地捕捉和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66.
虹吸式雨量计常见故障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欧阳彩虹 《广东气象》2005,(2):46-46,48
虹吸式雨量计是地面气象观测仪器普遍采用的雨量自记仪器,在日常观测使用中常发生一些故障,不及时处理,就会影响观测记录的准确性,本文分析总结了虹吸式雨量计的几种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67.
天气雷达定量降水估测不同校准方法的比较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张亚萍  张勇  廖峻  邓承之  李晶 《气象》2013,39(7):923-929
利用天气雷达联合地面雨量计定量降水估测的局地平均校准法和局地分级平均校准法,分布估计2012年7月21日20:00至22日01:00 BT重庆市荣昌县及附近的降水。结果表明,局地分级平均校准法较局地平均校准法对强降水的估测效果好,同时两种方法的降水估测效果均与所取的局地校准半径大小有关。对降水分布及洪水灾情的分析表明,降水分布与河网的结合是进行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预报的重要着眼点。  相似文献   
68.
69.
周燕  程明虎 《气象科技》2014,42(2):287-293
利用江淮地区20个代表站点雨量计连续30年(1980—2009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基于阈值方法原理对该地区降水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讨论了月平均日降水量与阈值为0.1,1.0,5.0,10.0,24.0,48.0mm/d时降水日数占该月天数比例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站点及江淮整体月平均日降水量与超过某一阈值降水日数占该月天数的比例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性随着阈值的不同而变化,在阈值为24.0mm/d时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普遍超过0.97。低阈值时存在着非线性相关。阈值方法具有很多方面的应用,例如能更好地理解降水的形成机制;寻求更好的估测降水的算法;发展更优的数值预报模式的参数化方案;检验各种数值预报模式降水产品等。  相似文献   
70.
雷达与雨量计同步结合区域型估算降水方程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玉发  王钰  金鸿祥 《气象学报》2013,71(2):332-343
在明确提出云雨转换的概念和建立4个区域型雷达降水估算方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ABS区域型降水估算方程误差估算的表示方法和评估判据,并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由此建立一种可通过设定μi合理区间来判别雷达和雨量计错误数据对的质量控制新方法。单站云雨转换系数ABi是时-空的函数,带有强烈的天气系统和地理属性。ABi与区域云雨转换公共系数ABS以bf-1为指数幂值的相对离差就等于单站降水误差估算因子μi,从而揭示了引起降水估算误差的根本原因。在μi的基础上扩展衍生出表示区域降水估算误差的4个量值,即区域平均绝对误差估算因子μA、区域降水误差估算率μS、区域降水绝对误差估算率μ|S|及区域平均绝对误差估算量EN,指明了各自的物理意义并分析其间的相互关系。理论和实践表明,在"基于准同雨团样本概念雷达和雨量计的实时同步结合方法"(RASIM)中,ABS型区域降水估算方程对于区域各站降水总量的估算具有μS=0的特点。μA是区域内各单站|μi|的平均值,可诠释为多个单站的ABi相对于ABS的聚合与离散程度的整体表示,与天气系统的结构及演变过程特征的复杂性密切相关,但μA与雨量大小无关,无力判定降水估算的误差量。而μ|S|和EN既联系着μA,又与雨量有关,是较为合理而实用的降水估算误差判据。经过武汉雷达探测4次降水过程的试验评估,总体绝对误差率μT|S|小于30%,比未经过质量控制的误差减少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