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4篇
  免费   1331篇
  国内免费   99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6366篇
地质学   382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60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259篇
  1998年   272篇
  1997年   290篇
  1996年   284篇
  1995年   248篇
  1994年   241篇
  1993年   214篇
  1992年   206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156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0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6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引言 地下水中溶解气体的观测,在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构造地球化学、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水质调查研究中是一项经常做的项目。近20多年来,作为监测地震前兆的方法,更在国内外较广泛地开展起来,且取得了一些较好震例资料(张炜等,1992;蒋凤亮等,1989),在为各种目的所进行的溶解气体取样方法,多年来基本上都采用大口试剂瓶(内含球胆)作为取样、脱气装置(图1)。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这种取样装置内用来脱气的球胆对溶解气体总量及其组分等观测结果会有较大的影响。另外,还发现文献(地矿部地下水标准检验方法编写组,1988;…  相似文献   
72.
新疆伽师强震群的震源破裂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国内外短周期P波初动符号及全球数字地震台网 (GDSN)的宽频带数字记录资料 ,研究了 1997年 1月 2 3日至 1997年 11月 4日伽师强震群的震源机制解和伽师强震群中的 5个强震、后续地震及其周边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从震源机制解来看 ,伽师强震群主要有走滑和正倾两种破裂类型 ,主压应力轴方向主要为NNE向和近垂直 ,而主张应力轴为NW向并近水平 ,与区域构造应力场方向存在差异 ,具有明显的局部特征。从破裂过程看 ,伽师强震群的破裂过程相对简单 ,破裂面积不大 ,上升时间较短 ,是由一点向四周快速扩散的脆性破裂 ,无明显的伸展方向 ,与阿图什地震完全不同。研究结果表明 ,伽师强震群与震源附近的地壳结构在垂向和横向上的非均匀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而阿图什地震与塔里木盆地的现今构造运动关系密切。伽师强震群是在震源区附近地壳上部垂向和水平向力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多次沿NNE向的快速脆性破裂 ,从而形成了以张性破裂和左旋走滑为主的震源特征  相似文献   
73.
赵慈平 《地震研究》2002,25(2):140-148
2001年云南澜沧5.0、施甸5.2,5.9,5.3、宁蒗5.8、楚雄5.3和江川5.1级地震前,云南49项水氡前兆中的一些台站出现突出的异常。研究发现,根据这些异常项的异常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历史震例,可对这几次地震预报的三要素,尤其是地点和时间做出较好的判断。  相似文献   
74.
2001年三次6级左右地震前西昌地磁的虚假异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雅元  王天国 《地震研究》2002,25(3):246-250
2001年,在西昌地磁台300km范围内连续发生了三次6级左右地震;即2月23日在西昌北200km的四川雅江县境内发生的6.0级地震;5月24日在西昌西南140km的盐源县内境内发生的MS5.8地震,10月27日在西昌西南260km的云南永胜发生的MS6.0地震。震前,西昌地磁台各相对观测记录分量和绝对观测量都发生了明显的异常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邻近基建施工,使观测环境发生改变,引起大幅度虚假异常,这些异常 尽管与三次地震对应较好,但不是先兆异常。  相似文献   
75.
地壳变形的突变性与地震短期预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震短临预报是极其困难的科学问题之一 ,尽管国内外地震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但取得的实质性进展不大。因此 ,深入研究地震孕育过程 ,探索地震短临预报新方法是一项富有挑战性而又艰巨的任务。突变是指系统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巨幅变化。在许多重大地震前 ,都能观测到这一现象 ,因而 ,突变可能是地震的重要前兆。为研究地壳变形突变与地震的关系 ,本文从以下 4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工作 :1根据近一二十年来的大量实测资料分析重力、形变、地下流体等在中强地震前发生的突变性异常现象及其特征 ,着重研究它们在时空域内的差异性及其联系 ,为…  相似文献   
76.
小波分析及地震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对地震预报寄以厚望 ,而地震是否能预报 ,却是一个长期争论的科学问题。关键是地震前有没有明显的、可靠的、与地震相关的前兆现象 ,以及这些前兆现象能否被有效地检测出来。很早以前 ,人们就注意到地磁异常现象和地震的关系。地球磁场具有谱成分丰富、频带较宽的性质。地震过程是一种非线性的变化过程 ,获得强震前地磁异常信号的突变时刻及突变时刻所对应的频率成分 ,是地震监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对很多信号来说 ,傅里叶变换是很有用的 ,因为信号的频率成分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 ,傅里叶变换有一严重的缺陷。由于傅里叶变…  相似文献   
77.
2001年11月14日新疆-青海交界8.1级地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2001年11月14日新疆-青海交界8.1级地震的预测情况,给出了中、美、日等对此次地震的震源参数测定和震源机制,以及余震的分布和加卸载响应比随时间的变化。进而对震区近期地震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8.
简要介绍了 2 0 0 1年 8月 1 9~ 3 1日在越南河内召开的国际地磁学与高空物理学协会 ( IAGA)和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 ( IASPEI)联合科学大会以及地震电磁研究进展 ,表明地震电磁前兆在地震预测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实际效果与良好的研究前景。我们建议在不久的将来能在北京举办 IAGA,IASPEI和 IUGG(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 )大会。这将促进我国的科技进步 ,有助于加强我国在国际科学界的地位与影响。  相似文献   
79.
文中回顾了1974年提出的“块、带、源、兆、触、报”六字预报思路,并基于近20年来的研究对此进行了补充和深化。  相似文献   
80.
地震预测,尤其是短临地震预测是当代自然科学的一个世界性科学难题。文章总结归纳了当前地震预报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提出了突破地震预报难关的科学思路和技术途径,以及今后开展地震预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