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157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343篇
海洋学   396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15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菲尔德斯岛潮间带生物生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92.
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土壤的化学风化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耕年 《南极研究》1991,3(1):22-29
  相似文献   
993.
菲尔德斯半岛新生代火山岩岩石组合为高铝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英安岩,是一套低钾高铝的钙碱性岩系。以岩石中Sr/Ca,Ba/Ca比值作为讨论岩浆演化的一个指标,确认高铝玄武岩为本区岩浆作用的初始岩浆,经过岩浆房中斜长石和单斜辉石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依次演化出玄武安山岩、安山岩和英安岩岩浆。  相似文献   
994.
塔仁本洋岛型玄武岩是中特提斯洋古洋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构造混杂岩中局部有序部分的特殊洋壳残片。它以具有海底爆发相与远洋放射虫硅质岩相整合和大洋板内碱性玄武岩的构造环境为主要特征。它的发现丰富了班-怒带的研究内容,证明当时中特提斯洋曾经有发育完好的古洋壳存在。  相似文献   
995.
1980~1984年对湛江市硇洲岛和东海岛附近海域的浮游硅藻类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鉴定结果共有119种,隶属于17科43属。其中优势种共10种。对该海域浮游硅藻生物量周年变化及优势种生物量的周年变化初步的调查结果表明:一年中生物量出现两个高峰期。  相似文献   
996.
菲尔德斯半岛新生代火山岩岩石组合为高铝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英安岩,是一套低钾高铝的钙碱性岩系。以岩石中Sr/Ca,Ba/Ca比值作为讨论岩浆演化的一个指标,确认高铝玄武岩为本区岩浆作用的初始岩浆,经过岩浆房中斜长石和单斜辉石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依次演化出玄武安山岩、安山岩和英安岩岩浆。  相似文献   
997.
基于实际调查资料与历史基础资料的综合分析与解释, 对台湾岛以东海域加瓜“楔形”构造带的地球物理场特征、构造属性和冲绳海槽南段弧后扩张的构造主应力方向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提出加瓜“楔形”构造带在构造上与加瓜海脊及其东、西两侧断陷盆地相对应; 并对西菲律宾海板块的运动方向和运移量进行了调整, 使构造带以东的西菲律宾海盆的北西向运动转为西侧的向北俯冲, 从而导致冲绳海槽构造主应力方向由NW-SE方向逐渐转成近南北向, 为冲绳海槽进入第二次拉张-扩张阶段提供了应力来源.  相似文献   
998.
昌宁—孟连带作为古特提斯主洋盆(多岛洋)的观点/模式的提出,已在国内外引起强大反响和争论,由于形成观点和建立模式所依据的资料很多来自孟连县曼信及相邻地区。因此该区的有关地质构造问题,自然也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根据笔者对这些地区长期的野外观察和研究,发现许多资料不支持大洋模式,尤其是原来建立模式时所依据的地层系统中尚存在若干重要的遗漏和错误。笔者初步认为:该区晚古生代沉积不是大洋沉积;地层中存在明显的沉积间断,地层系统需要重新厘定。本文在详细介绍实际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区晚古生代地层系统,沉积相和古地理环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9.
塔仁本洋岛型玄武岩是中特提斯洋古洋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构造混杂岩中局部有序部分的特殊洋壳残片。它以具有海底爆发相与远洋放射虫硅质岩相整合和大洋板内碱性玄武岩的构造环境为主要特征。它的发现丰富了班怒带的研究内容,证明当时中特提斯洋曾经有发育完好的古洋壳存在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碧口铜钱坝南—托河乡南区段变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套岩石由碱性和亚碱性的拉斑系列玄武岩组成,岩石的Nb、Ta、Ce含量,Ba/Ce、Ti/Y、Zr/Y值显示了洋岛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N-MORB标准化蛛网图和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表明,本区洋岛拉斑玄武岩和洋岛碱性玄武岩具有共同的岩浆源区。玄武岩的2Nb-Zr/4-Y、TiO_2-10MnO-10P_2O_5、Ti/Y-Ba/Zr与Ti/Y-Ba/Nb判别图解均表明,本区火山岩产生于大洋板内的构造环境,从而为该地区新元古代出现过洋盆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