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304篇
地质学   271篇
海洋学   101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32.
刘文彬  郑承光 《地质科学》1994,29(3):291-297
鄂尔多斯盆地绥德-榆林地区石炭、二叠系砂岩体大多为点砂坝,通过本区仅有的3口井倾角测井资料的研究,提供了古河流特征参数。这些数据表明石盒子和山西期的河流类型为辫状河-曲流河;太原期为低弯度曲流河。砂体宽度300-900m,平均496m.经镇川堡气田试采验证,这种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另外,本区地层倾角测井所得垂直于倾向的走向方向才是河流的古流向,为测井数据合理解释古流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通过一些典型节理化岩体模型变形破坏过程中的AE事件的定位分析和破裂面形态的研究,探讨了不连续岩体变形破坏过程的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单节理岩体变形破坏的空间动态特征受节理角控制,随着节理角从小变大,岩体的变形破坏方式从AE在局部集中的突发式失稳向AE弥漫于整个节理层面的类似渐进式的破坏形式发展;失稳破裂面从简单的整体状岩-膏界面变成形态复杂的层内复合破裂面;复杂节理岩体的变形破坏受一条(组)主导构造控制,强AE事件集中发生在不连续构造交汇部位,在包含多条主构造的岩体模型中最终失稳破裂面只与最后阶段AE的位置一致。  相似文献   
34.
本文根据岩石孔隙中的天然气引起介电测井孔隙度减小和密度测井孔隙度增大的原理,建立了双密度重叠找气新方法,消除了岩性的影响,提高了测井找气的分辨率,增加了评价气层的直观性。该方法用于寻找陕甘宁盆地低孔隙白云岩气藏,获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这种方法还可以在其它储层岩性气藏中应用。  相似文献   
35.
本文是文[1]的续篇,讨论由波动方程(?)Q/(?)t~2=v~2(x)△Q 反演波速v(x)的方法是否近似可用。作者指出,在非均匀介质条件下用此波动方程不能正确描述波的传播特性,因它不能保证弹性力在间断面上连续。以双层介质为例,分别从此方程及原始波动方程出发推导波的反射与透射公式,得到不同的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表达式。二者相差很大,不可能是近似关系,因此从波动方程直接反演波速函数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36.
应用三维地震资料设计水平井的轨迹,用人工合成记录标定层位和岩性并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和储层横向预测,对测区速度场进行研究,利用Geoquest 人机联作解释系统编绘层拉平图、转弯测线剖面图,不整合面构造图,各套油层顶面构造图,沿地层倾向设计水平井的轨迹.经两口井钻探,钻遇不整合面的误差0.19%—0.39%,一口井平均钻遇油层204m,相当9口直井的效益.用地震资料设计巷道水平井的关键是油层标定、深度标定和确定油层走向,用人机联作系统绘制水平切片图、反射波振幅图、油层顶构造图,设计了在油层内钻探的巷道井.经钻探,钻遇不整合面的误差0.07%,在真厚度8.23m 的油层内钻进563m.  相似文献   
37.
双剪试验的结果表明,岩石摩擦滑动过程中的AE b 值动态曲线可归纳为锯齿状和台柱状两类,分别对应于不规则粘滑和规则粘滑.滑动瞬间滑面上摩擦系数变化△μ的分布决定岩石的滑动方式,不均匀分布易发生不规则粘滑.均匀分布易引起规则粘滑;破裂和滑动是摩擦滑动过程中的两类AE 机制,两类AE 的能量分别与破裂面面积及△μ成正比.研究结果提示,平直光滑的地震断层可能显示出特征地震的发震特点.  相似文献   
38.
给出了判断断裂之间有无相互作用的力学判据.为了研究断裂间相互作用对地球物理场的影响,对若干类常见断裂系的扩展过程及扩展过程中的声发射b 值和波速变化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断裂系由于相互作用的不同,扩展过程,声发射b 值和波速度化均有明显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39.
材桦 《地球物理学报》1990,33(3):349-355
本文旨在研究多孔岩石声衰减机制及衰减和频率的关系,用共振法测量了人工多孔材料10~5Hz以下的弯曲振动能量损耗,发展了前人测量弹性模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干燥试样的内耗基本上与频率无关:水饱和试样的内耗比干燥试样的大得多,并在24.0kHz有显著的弛豫峰;饱和试样的内耗主要产生于固体骨架与孔隙流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实验结果与Riot理论和局部流体流动机制一致,但未看到Dunn预言的“边界效应”.  相似文献   
40.
本文论述了利用声波全波列数字测井资料提取横波的两种方法:子波逼近法和相似相关法。根据测井获得的纵波、横波和密度资料,计算了岩石的弹性模量,所得结果有足够的精度,为煤矿生产和建设提供了有用的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文中还讨论了用静态法和动态法所测得的弹性模量存在的某些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