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6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215篇
测绘学   178篇
大气科学   244篇
地球物理   329篇
地质学   479篇
海洋学   238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5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一个有限差分大气环流模式的并行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合于大规模并行处理机(MPP)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新一代九层大气环流模式(IAP 9L AGCM)被发展成功。本文描述了并行模式的设计原则,给出了该模式的并行版本在我国几种主要的并行机上的并行执行效率数据。采用消息传递方式(MPI)的区域分解方法用于实现程序的并行,结果表明,对于该模式,只有一维区域分解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并行可扩展性,即随着处理器的增加而能得到相应较好的并行加速比和并行效率。  相似文献   
82.
顾瑾平  钱家栋  王琤琤 《地震》2001,21(2):46-52
通过对测震学各单项指标的预测效能调研,为进一步提取前兆信息,选择了7项测震学指标:频次、地震蠕变、6值、缺震、η值、GL值和调制比,进行综合概率分析。7项指标对关注地区的全时空扫描并考虑了空间单元异常与中强震地点对应的模糊关系,得到指标在各空间单元异常后发生中强震的条件概率。根据历史上每个单项指标的预报效能求计算综合概率时的指标权重,按贝叶斯定律得到相应不同指标在不同时间窗和不同空间单元时中强震发生的加权综合概率。计算结果(1970年以来)表明,对华北地区和川滇地区这一综合概率方法预测效能的R值评估超过0.5。  相似文献   
83.
山西沁水煤层气田采收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地质类比、等温吸附曲线及储层数值模拟 3种方法对山西沁水煤层气田主力气层———二叠系山西组 3# 煤层、石炭系太原组 15 # 煤层的煤层气采收率进行了预测 ,结果 3# 煤层的煤层气采收率为 6 2 % ,15 # 煤层的采收率为 5 5 % ,总平均采收率为 5 9%。分析对比了这 3种方法的运用条件及优缺点 ,指出煤层气采收率的预测必须采用多种方法 ,并结合具体的煤层气地质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84.
A computational algorithm for maximizing the control efficiency in actively controlling the elastic structural responses during earthquake is proposed. Study of optimal linear control using a single degree of freedom shows that applying active control is very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structural displacement and velocity responses for long‐period structures,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an adverse effect in increasing the absolute acceleration response. The extent of this adverse effect reduc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ol system, and therefore it poses a limit on the maximum control force in order to provide maximum control efficiency. In view of this shortcoming, maximum control energy dissipation is used to define the most effective optimal linear control law. Less displacement and velocity response are expected as larger control force is applied, but there is always a limit that maximum control energy can be dissipated.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is limit depends o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input ground motion, and a general trend is that the maximum control energy decreases as damping increases. Finally,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on a six‐storey hospital building is presented to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optimal linear control on a multi‐degree‐of‐freedom system from the control energy perspectives. Copyright ©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5.
本文通过中国大陆地震(M≥6.0)震中与其发震断层的距离的统计与分析,认为该距离的分布基本上符合正态分布特征,并经拟合计算得到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不同类型断层上不同震级档的地震震中距离分布的期望值和方差。根据正态分布随机变量的区间估计方法,讨论了统计分析的结果在潜在震源区边界的确定、以及边界的不确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6.
段隆臣  杨凯华 《现代地质》1996,10(3):423-426
介绍脉冲电镀在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上的应用研究,探讨脉冲电镀机理,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脉冲电镀工艺参数;研制了脉冲电镀钻头,生产钻头周期缩短了30%。在室内和野外生产试验中,发现脉冲电镀钻头较直流电镀钻头有如下优点:钻进地层适用范围广、钻进时效高。  相似文献   
87.
分析了各种卤水密度的计算方法及应用范围。实测和收集了大量数据来验证、对比各种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结论认为各种卤水密度计算方法计算值均接近实测值 ,具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和参考价值。同时提出了应用卤水密度组合公式来进行生产管理、工艺设计计算的可行性、方便性、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8.
半拉格朗日、半隐式欧拉方程组大气数值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一个具有较高时间积分效率的三维弹性大气数值模式。其中,控制方程为能够描述大气非静力及可压缩性的欧拉方程组,时间积分采用了高效率的“半拉格朗日、半隐式”方案。通过引用一个简化的“云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针对大气中深厚湿对流过程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模式能够对该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和复杂现象进行有效地模拟。试验结果还表明,动力学框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能够实现高效率的时间积分,它还具有较好的频散特性,保证了空间计算的精度,从而完好地描述了风暴的形态。  相似文献   
89.
The spatially distributed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delivery model WATEM/SEDEM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impact of riparian vegetated filter strips (RVFSs) on river sediment delivery at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For a field plot with a straight slope, sediment reduction by the RVFSs is comparable to results obtained through experimental set‐ups elsewhere (i.e. >70%). However, at the scale of an entire catchment, sediment reduction is much less (i.e. ±20%) due to (1) overland flow convergence, which reduces the sediment trapping efficiency of an RVFS, and (2) because part of the sediment bypasses the RVFSs through ditches, sewers and road surfac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t the catchment scale, RVFSs should be accompanied with other conservation techniques that are more appropriate for reducing river sediment loads, and that also reduce on‐site soil erosion.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0.
尹康华 《云南地质》2006,25(1):96-99
土体原位测试是工程勘察和检测的有效手段,通过统计其数据可以得出有效的经验公式,在工程中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