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3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160篇
测绘学   193篇
大气科学   94篇
地球物理   538篇
地质学   348篇
海洋学   98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72篇
自然地理   15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41.
Attenuation of P,S, and coda waves in Koyna region,Ind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ttenuation properties of the crust in the Koyna region of the Indian shield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164 seismograms from 37 local earthquakes that occurred in the region. The extended coda normalization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estimate the quality factors for P waves and S waves , and the single back-scattering model has been used to determine the quality factor for coda waves (Q c). The earthquakes u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have the focal depth in the range of 1–9 km, and the epicentral distance vary from 11 to 55 km. The values of and Q c show a dependence on frequency in the Koyna region. The average frequency dependent relationships (Q = Q 0 f n) estimated for the region are , and . The ratio is found to be greater than one for the frequency range considered here (1.5–18 Hz). This ratio, along with the frequency dependence of quality factors, indicates that scattering is an important factor contributing to the attenuation of body waves in the region. A comparison of Q c and in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for frequencies below 4 Hz and for the frequencies greater than 4 Hz. This may be due to the multiple scattering effect of the medium. The outcome of this study is expected to be useful for the estimation of source parameters and near-source simulation of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 which in turn are required in the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of a region.  相似文献   
942.
原状黄土固结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陕西杨凌地区黄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原状黄土进行了单向固结试验,获取了各级法向应力下的应变-时间曲线,研究了初始含水率、法向应力水平对黄土固结蠕变耦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初始含水率一定时,法向应力水平对黄土的蠕变固结特性有较大的影响,表现为法向应力愈大,黄土的初始应变愈大;当法向应力水平一定时,含水率对黄土蠕变固结特性影响明显,表现为含水率愈大,初始应变愈大。根据应变-时间曲线特征,推导出杨凌地区黄土的应力-应变-时间关系,拟合得到其中的参数,经验证能较好地模拟杨凌地区黄土的固结蠕变耦合特性。另外,采用BP神经网络对应力-应变-时间关系进行模拟与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43.
用于数字地图自动综合的多边形合并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计算几何出发,实现了能考虑到空间关系和形态要求的一种新的多边形合并算法--"凸包演化"算法,并用于自动综合软伴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4.
空间分析WEB服务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电子政务是世界各国为应对全球信息化的挑战而积极倡导的五大应用领域之一.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地理信息系统(GIS)因为其强大的空间信息表达、处理功能以及日臻成熟的技术被认为是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最理想的基础平台;在政务信息服务中,空间辅助决策分析是不可缺少的内容,空间信息为决策服务是应用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实际情况,在整合GIS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探讨了空间分析为空间辅助决策提供决策分析服务的实现方法和一些具体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45.
A lag correlation analysis is conducted with a 21-day TOGA COARE cloud-resolving model simulation data to identify the phase relation between surface rainfall and 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 (CAPE) and associated physical processe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maximum negative lag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model domain mean CAPE and rainfall occurs around lag hour 6. The minimum mean CAPE lags mean and convective rainfall through the vapor condensation and depositions, water vapor convergence, and heat divergence whereas it lags stratiform rainfall via the transport of hydrometeor concentration from convective regions to raining stratiform regions, vapor condensation and depositions, water vapor storage, and heat divergence over raining stratiform regions.  相似文献   
946.
阿尔卑斯山杉林冠层影响辐射传输的个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瑞士Alptal观测站杉树林冠层上方、下方的辐射观测资料,分析了冠层对短波辐射的减弱及对长波辐射的增幅作用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对比较密集的常绿针叶林,冠层对入射短波辐射的透过率随着太阳高度的降低而减小,春季以后趋于稳定;冠层对长波辐射的增幅作用随天气状况而变化,这种增幅作用在晴空条件下最显著,可达1.5倍。在冬季,因为太阳辐射较弱,冠层对长波辐射的增幅作用超过对短波辐射的减弱从而增加地面净辐射。在其它季节,太阳辐射比较强,冠层对短波辐射的减弱超过对长波辐射的增幅作用而减少地面净辐射。地面净辐射与冠层上方气温的变化趋势虽然在有些时段一致,但在伴随降雪过程的降温时段,地面净辐射与气温的变化趋势近乎反相,在积雪融化时段,地面净辐射的增加比气温升高更显著,尤其是在白天。  相似文献   
947.
新疆西昆仑库科西鲁克多金属矿集区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发现西昆仑库科西鲁克一带有数个矿(床)点,涉及的矿种较多,有金、银、铜、铅锌、钼、钨和铁等.这些矿(床)点受区域性成矿断裂--库科西鲁克断裂的控制,分布在岩体边缘接触带的元古界-古生界变质岩中,分布区呈带状展布且较为集中,长约14 km,宽约6 km,包含2个矿床和6个矿点,构成了一个多金属矿集区,具有较好大中型多金属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48.
由于z-I关系的非线性,线性回归模型中常规最小二乘法的一些基本假设在拟合过程中无法满足.研究表明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样的数据可能得到差异明显的A、b值.本文从常规最小二乘法基本假设入手,通过2006年大连地区两次降水过程的回波和雨量资料,对不同Z-I回归模型中关于误差项的物理意义、期望和方差进行比较,提出在Z-1拟合中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  相似文献   
949.
针对过去应变积累释放曲线或模型存在的不足,根据G-R关系以及能量震级经验关系, 推导出一个相对独立的应变积累速率公式. 同时在活动地块假说基础上,选取了中国大陆地震活动较为典型的几个地块分区,在考虑历史地震目录完整性基础上,利用1970年以来的小震资料,计算了各地区6级以上地震的年均应变积累速率,从而给出各地震分区相对的地震活动水平;并将之用于改进后的模型,通过对各地震分区现今所处应变状态以及目前状态在其地震轮回活动中所处阶段的研究,探讨了各地震分区的未来地震形势.   相似文献   
950.
环境剪应力值τ0的稳定性和预测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马陵  叶秀薇 《地震》2005,25(3):56-62
利用峰值加速度αp、峰值速度νp和峰值位移dp,计算了广东省河源地区64个地震的环境剪应力值τ0。结果表明,同一地震的τ0α、τ0v、τ0d可相差很大,τ0v、τ0d的误差主要来自地震矩M0。因此,如果不能从震源谱计算M0,则以峰值加速度方法计算τ0误差最小。剪应力值为使用震级序列分析地震趋势提供了明确的物理基础。即高震级地震多发说明应力场处于高强度背景,有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反之则为低应力场背景,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公式分析和实际数据拟合得到lg(τ0)与ML有很好的线性相关,因此震级序列与剪应力值序列的地震预测效能是基本相同的。但与震级序列相比,τ0的计算显然要复杂,且误差也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