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311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11.
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与7种石首鱼类的系统进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比较一段381bp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了石首鱼科7种石首鱼的系统发育关系.该序列有51个单变异多态位点、128个简约信息多态位点,对应的氨基酸序列有41个氨基酸变异位点.根据Kimura 2参数构建的邻接树(NJ tree)和最大简约树(MP tree)都显示同样的结果:7种石首鱼类构成一个单系群.皮氏叫姑鱼位于单系群的基部,且与其他石首鱼分离时间很早;大黄鱼和棘头梅童鱼亲缘关系最近。并与钩牙皇石首鱼和波纹短须石首鱼构成姐妹群.黄姑鱼和鱿鱼也接近树的基部.  相似文献   
112.
节旋藻(螺旋藻)高分子量DNA的两种制备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DNA的简便高效制备方法是研究基因结构、功能及开展其它各项研究的基础。首次报道了针对节旋藻的结构和组成特性而建立的制备节旋藻高分子量DNA的两种方法。其中第一个方法是常规方法,可大量提取纯度较高、分子量达50kb的节旋藻DNA,可用于构建节旋藻质粒库、Southern杂交和PCR操作等;第2种方法是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制备的DNA片段达数百kb,可用于构建节旋藻噬菌体库、粘粒库、BAC库等,从而为构建节旋藻物理图谱,定位克隆基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3.
南海沉积物中有孔虫分子生物学鉴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美香  赵泉鸿  肖湘 《台湾海峡》2004,23(3):354-359
本文以南海深海表层沉积物中的有孔虫样品为研究对象,提取了样品的总DNA片段,利用特异性DNA探针,进行有孔虫的SSUrDNA扩增,对获得的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及分析,证实确为潜在的有孔虫DNA.进化树分析揭示了研究样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孔虫种类,该方法的建立为有孔虫壳体的鉴定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4.
Biological and procedural factors can influence DNA adduct detection in aquatic organisms. Among them, functional structure and metabolic traits represent major biological determinants for adducts formed by lipophilic pro-mutagenic contaminants. In detecting DNA adducts through the 32P-postlabelling assay, efficiency in DNA purification, digestion, labelling, as well as adduct enrichment and quantification may explain differences between independent studies. Reference DNA adducts have been used to verify some 32P-postlabelling aspects. Data obtained for mussels and fish treated with benzo[a]pyrene (B[a]P) and environmentally exposed to genotoxins confirm the above assertions. Although the 32P-postlabelling assay cannot be proposed for routine biomonitoring it appears a reliable and very sensitive index of exposure to genotoxic pollutants in both fish and mollusks.  相似文献   
115.
用PCR法成功制备了DIG标记探针,探针长度为547bp,探针的产量为21.6ng/μL。此探针与随机引物合成探针检测样品灵敏度相近。用此探针核酸斑点杂交法检测了54尾中国对虾。结果表明此探针在对白斑综合症病毒的检测、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诊断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6.
Identification of Porphyra lines using computerized DNA fingerprinting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mpIONPorghyr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narine a1gae with glObal distribution and importanterenomic value. AIthOtJgh the yield of POrPhpo is lower than that of kelp, the output valueof Porghpp occupies the first place in rnarine algae in China. The traditional taxonomy ishanly had on the morpb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morpbobeical traits size, rnar-gin celIs and the number of repnductive cells. However, most of morPhobeical traits are af:fected by environrnntal factOrs …  相似文献   
117.
采用不同卵磷脂添加量的配合饲料投喂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chus cinctus)幼鱼,同步测定幼鱼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DNA完整程度。结果表明,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着饲料中卵磷脂含量的增加而提高,而DNA单链断裂程度随着饲料中卵磷脂含量的增加而减少。这提示卵磷脂能够提高鱼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机能。  相似文献   
118.
福建太平洋牡蛎种群微卫星DN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曦  黄勤  江锦祥  马平 《台湾海峡》2007,26(4):548-554
本文采用Ucdcg153、157、202微卫星引物对福建两个太平洋牡蛎(学名为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养殖种群进行扩增分析和序列测定.与采自漳浦旧镇的近江牡蛎(C. ariakensis)比较,前者对以上三种引物全部呈阳性反应,后者只对Ucdcg157显阳性.与Genebank提供的相关序列比较,福建太平洋牡蛎与Genebank样品应属同源,其中漳浦霞美和厦门白礁的样品则可能代表同一种群的两个衍生品系.本项调查结果同时显示,近亲繁殖的育苗方式已经导致福建太平洋牡蛎种群裂化;任其发展不利于维护良种优势.本次采集的样品中未发现显示葡萄牙牡蛎、熊本牡蛎和美洲牡蛎微卫星特征的个体.  相似文献   
119.
120.
采用体内注射染镉的方法进行镉诱导鲫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DNA损伤与增殖抑制相关性的研究。将鲫(400g/尾)驯养4周后进行随机分组,每组5尾,以Cdh浓度1.25、2.50和3.75mg/kg腹腔注射染鲫,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鲫为对照,染镉后0、3、5、7、10和14天取无菌抗凝鲫血,经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分离获取PBMC,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PBMC的DNA损伤,用^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法检测PBMC的增殖。结果表明,3天时各染镉组DNA迁移度增加,5天时继续加大并于7天时达到峰值,10天和14天时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1.25mg/kg组与对照组在不同时间放射性活度(咖m)的差异均无显著性;0天和3天时各染镉组与对照组咖m的差异均无显著性;5天时2.50和3.75mg/kg组dpm明显下降,7天和10天时dpm与5天时基本相同,14天时dpm呈上升趋势。镉诱导DNA损伤与其抑制PBMC增殖相比,作用时间短且浓度低,初步推测镉诱导的DNA损伤是镉抑制PBMC增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