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306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1148篇
海洋学   43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非铜钴成矿带是全球重要的铜资源产地和最大的钴资源产地,其中赞比亚成矿带内90%铜(钴)资源蕴含于赞比亚铜带省的沉积型矿床中.本文选取铜带省中部谦比希盆地内穆旺巴希铜矿、谦比希西铜矿和谦比希东南铜钴矿为研究对象,对矿床(体)赋矿层位开展岩相学、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研究,分析其物源区组成和构造环境,探讨铜钴成矿地质背景.岩相学特征表明,赋铜(钴)地层岩性主要为敏多拉组砂岩、细砂岩和基特韦组页岩、粉砂岩、板岩、石英岩等.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曲线呈现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坦和铕负异常特征.成分变异指数(ICV)与化学蚀变指数(CIA)的研究表明源区未遭受强的沉积物再循环及化学风化作用,从穆旺巴希矿床、谦比希西矿体到谦比希东南矿体,含矿地层风化作用逐渐减弱,沉积环境由温暖、湿润气候向寒冷、干燥气候转变.岩石地球化学判别图解显示含矿地层物源主要为长英质沉积岩和火成岩,构造性质长期处在以被动大陆边缘为主,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次之的环境中.其中含钴的基特韦组地层的物源中可能伴有少量镁铁质成分的加入,构造背景主要为大陆岛弧环境.综合区域成矿年代学研究,中非成矿带铜钴成矿具有多期性,地层物源属性、沉积成岩期的氧化-还原环境以及区域构造事件最终导致了赞比亚成矿带铜钴成矿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2.
思茅盆地与呵叻盆地属于同一大地构造带。二者的含钾盐建造在区域分布、沉积特征、成盐层位、析盐矿物组合特征及物质来源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是中国海相找钾实现突破的重要潜在区之一。尽管目前对两地钾盐矿的成矿认识取得了许多进展,但对于二者的关系和成矿模式及规律等还存在着较大争议。为了下一步更好地建立思茅盆地钾盐矿的成矿规律和实现深部找钾的突破,本文从构造背景、地层年代、古气候环境和物质来源等方面对最近一些重要进展和认识做了梳理,现已确定:(1)思茅陆块与印度支那陆块在中生代可能为统一的整体,思茅与呵叻盆地基本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内,在晚三叠世、中—晚侏罗世和晚白垩世具有较好的成盐成钾构造和古气候条件;(2)思茅和呵叻盆地在含钾盐及其下伏地层沉积期间可能具有相似的潜在物源区,包括扬子、松潘—甘孜、可可西里、义敦、北羌塘和南羌塘陆块等;(3)思茅与呵叻盆地钾盐矿的成钾物质主要来自陆源水体,同时也有海水和深部热液补给;(4)思茅和呵叻盆地含钾盐地层的年代部分重叠,但不完全吻合;(5)勐野井钾盐矿与呵叻钾盐矿可能系非同期矿床。综合构造和气候等证据,推测思茅盆地在约85.0 Ma这一呵叻钾盐矿成矿的时段就可能具有了重要的成钾潜力。  相似文献   
63.
64.
近年来,在江西中西部黄龙组底部发现了Pseudostaffella,由此涉及到了黄龙组底部的地层时代及对比问题。根据匕高石坎尾剖面上类化石的分布和动物群性质,江西黄龙组底部与Eostaffella、Schubertella共生的Pseudostaffella和贵州、湖南Pseudostaffella带组合面貌相差甚远。江西中西部至今不存在确切的Pseudostaffella带。  相似文献   
65.
本文讨论了最佳测井点距的选择原理,其最佳值大致为8-12.5cm.并从原理上分析了矿层解释厚度增大的主要原因:根据离散测量值所作的分层解释结果必然导致矿层解释厚度的增大.大量的模型测量结果完全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且还提出了合适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6.
试论基本岩石地层单元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劲东 《地球科学》1990,15(2):131-136
  相似文献   
67.
金银丰度的高低不是控制金银矿化的决定性因素。有利于金矿化的因素包括:较高的金银丰度;全银的几何平均值与算术平均值比较;金分布及银分布均为多峰偏态,对数分布为正态-正偏;易释放金比例高;地层中金银形成的元素组合同区域金银矿床的矿化元素组合接近。  相似文献   
68.
Summary Indian coal measures have widely varying caving characteristics. The maximum roof span of a longwall or depillaring panel at the time of nether roof collapse is shown to have a direct relation withRQD from a study of 12 case histories. A similar relation between maximum unsupported span of openings and rock mass quality as defined by theQ-system was also demonstrated. A simple nomogram is presented to predict the face advance required to cause roof collapse when theRQD or rock mass quality is known.  相似文献   
69.
Roof bolting in underground mining: a state-of-the-art review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Conclusions With continuing investigations and developments, roof bolting today can in most cases successfully reinforce the mine roof in underground mining.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increasing use of roof bolts,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maximize the safety and minimize the cost. With regard to mechanical bolting, two important parameters need more advanced improvements and study, namely, optimum design of the shape and type of expansion shell and optimum bolt tension for a specific bolt pattern. For the fully grouted resin bolt, the most critical requirement is to develop a fast-setting, low-cost, intoxic, inflammable grouting material that can be used in the high speed mining cycle.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geological conditions such as the strata type, rock properties,in situ stress, and planes of weaknes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any roof bolting system. These factors should be specified as accurately and quantitatively as possible in the design of any roof bolting system. Finally, proper and careful installation and continuous monitoring are imperative for the success of any roof bolting system.  相似文献   
70.
碳同位素与早元古代地层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较详细地研究了早元古代碳酸盐地层的碳同位素组成,样品采自华北早元古代标准地层单元──山西五台地区滹沱群,结果表明碳同位素组成随地质时代有明显的变化,并与地层层位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作者认为,碳同位素对于早元古代碳酸盐地层的对比是很有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