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7篇
  免费   874篇
  国内免费   178篇
测绘学   321篇
大气科学   150篇
地球物理   4321篇
地质学   705篇
海洋学   64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52篇
自然地理   58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74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1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城市非工程性防震减灾能力对于降低城市地震灾害具有重要作用,但该概念中含有众多影响因素,而且与城市的空间分布情况有关。为了科学的评价分析该能力,本文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对城市非工程性防震减灾能力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多层次结构模型,确定各因素影响权重,并将其嵌入Arc GIS平台,关联城市空间分布形成数据库,开发了城市非工程性防震减灾能力评价系统,实现了快速评价和结果可视化,可以有效提高决策效能,为未来城市非工程性防震减灾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92.
Vertical seismometer arrays represent a unique interaction between observed and predicted ground motions, and they are especially helpful for validating and comparing site response models. In this study, we perform comprehensive linear, equivalent-linear, and nonlinear site response analyses of 191 ground motions recorded at six validation sites in the Kiban–Kyoshin network (KiK-net) of vertical seismometer arrays in Japan. These sites, which span a range of geologic conditions, are selected because they meet the basic assumptions of one-dimensional (1D) wave propagation, and are therefore ideal for validating and calibrating 1D nonlinear soil models. We employ the equivalent-linear site response program SHAKE, the nonlinear site response program DEEPSOIL, and a nonlinear site response overlay model within the general finite element program Abaqus/Explicit. Using the results from this broad range of ground motions, we quantify the uncertainties of the alternative site response models, measure the strain levels at which the models break down, and provide general recommendations for performing site response analyses. Specifically, we find that at peak shear strains from 0.01% to 0.1%, linear site response models fail to accurately predict short-period ground motions; equivalent-linear and nonlinear models offer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at strains beyond this level, with nonlinear models exhibiting a slight improvement over equivalent-linear models at strains greater than approximately 0.05%.  相似文献   
993.
The quantification of the devastating effects of earthquakes on buildings can be achieved with the use of earthquake risk assessment. The formulation of strategies to minimise this risk is a complex task which relies on data regarding mainly the hazard, vulnerability and remaining life of the building. In this paper, the case study of Limassol municipality is presented. Initially, the building inventory and categorisation is defined followed by the selection of hazard scenario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alytical vulnerability curves. In the final part, risk assessment is performed leading to the formulation of retrofitting strategies for long term use.  相似文献   
994.
20世纪以来,川滇地区M≥6.7强震时间间隔具有良好的规律性,其地震发生的年份可组成一个二维时间坐标系,并据此建立川滇地区的强震时间预测模型。预测分析表明:未来16年,川滇地区可能存在发生4次6.7级以上地震发生的风险,2012-2021及2025-2029年均有M≥6.7强震信号,且未来强震可能发生在2014-2015、2019与2027年前后。  相似文献   
995.
新疆、青海、西藏数字地震台网和新疆和田台阵都十分清晰、完整地记录到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波形,故采用区域地震台网和地震台阵联合定位的方法来精确测定该地震的震源位置。具体定位时采用了以下技术:①根据MS7.3地震震中的位置,360o等方位均匀选取台站,平均每隔约15o取1个台站参与初始定位;②将于田台的记录波形旋转至径向和切向上精确测定S波的到时,并以此控制震中距;③测定震中位置时采用的速度模型,是以震源为中心、半径约为1.0o范围内发生的历史地震资料为基础,重新拟合后获得的速度模型;④利用和田地震台阵记录的主震波形资料,经波形聚束方法处理后进行方位角测定,并以此方位角修正震中位置;⑤采用确定性方法测定震源深度。最终得到新疆于田MS7.3地震主震的震中位置为36.197oN、82.467oE,震源深度为12km,发震时刻为2014年2月12日17:19:48.2。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对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间全球发生的80次MS≥7.0级地震前,二张营台和天堂河台Sacks体应变临震异常现象进行了研究,针对复杂震例提出了异常识别的前提条件。统计结果显示,体应变观测对震中距为8000km范围内的MS≥7.0级地震映震和前兆异常反映较好。同时,对异常现象进行了分类和描述,划分了三种异常类型:即固体潮畸变型、突变型和慢地震型,并对各种类型作了统计分析,进行了力学性质初步探讨。从研究结果来看,体应变异常信息对未来全球强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7.
以2011年尼勒克、巩留交界6.0级和新源、和静交界6.6级地震为例,研究了2次地震前周边的形变和流体资料的临界慢化现象。首先,用小波变换方法对观测资料进行了预处理,然后计算了临界慢化现象的预警指标,方差和自相关系数,进而总结了2次6级地震发生前观测资料的临界慢化现象特征。结果表明,2次6级地震前出现了临界慢化现象。  相似文献   
998.
2008年攀枝花6.1级地震序列精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莺  龙锋 《中国地震研究》2015,29(3):363-372
利用四川和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震相到时资料,并结合Hypo2000+HypoDD对2008年8月30日攀枝花MS6.1地震序列进行了定位。定位结果表明,地震序列的震中在空间上呈近南北向展布,余震密集区长度约为30km,主震震源深度约为14km。序列深度的分布范围主要为0~4、5~20km,而4~5km范围显示为明显的少震层。沿序列长轴的深度剖面显示,余震区中段存在1个不规则的少震的“空区”,为1955年6?级地震的破裂区,该地震发生在空区的南端。分析认为,2008年8月30日攀枝花MS6.1地震是由汶川8.0级地震后的应力调整造成未破裂的小凹凸体发生破裂所致。余震密集分布区沿垂直于破裂长轴的两个剖面则显示在其北端地震震源分布更深,且断层面向NW倾斜,与已知的红格断裂的倾向一致。  相似文献   
999.
地下水测年方法及其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下水动力学特征的观测与研究,是地震前兆监测的重要方法之一。地下水动力学研究中,利用地下水测年方法,可以对地下水的补给、径流特征及更新能力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常用的地下水测年方法,总结了前人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地下水更新能力与地震前兆信息的关系、地下水运动规律与地震构造活动的关系以及地下水浅层补给与异常干扰排除的方法等。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地下水年龄的测定与分析方法对于了解监测点映震能力、评价构造活动与地震活动程度,以及在观测资料异常变化的现场核实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Pn-Pg震相组合的局部搜索法,采用5种地壳速度模型对2013年吉林前郭5.8级地震震群进行震源深度测定。计算结果显示,5种结果的震源深度的主要分布特征相似。对选取的32个地震震源深度进行重新测定,结果最小为6 km,最大14 km,主要集中在10 km左右,系统深度偏差约1.74 km,震源深度分辨率约1.58km,重定位后地震震中优势分布呈北西向。与当地的沉积层厚度分布对比,这些地震最有可能发生在盆地基底的基岩顶层,而不在油气圈闭的沉积盖层内,并且地震震群分布走向与通榆—长春断裂走向相一致。结合该地区的历史地震活动与构造关系,最后推测这些地震与北西向的通榆—长春断裂构造运动密切相关,而不是油田作业的直接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