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7篇
  免费   664篇
  国内免费   803篇
测绘学   165篇
大气科学   578篇
地球物理   769篇
地质学   2042篇
海洋学   806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320篇
自然地理   131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81.
煤中有害物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煤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分布赋存特征及对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探讨了煤中黄铁矿的形态、世代交替、有机硫的结构及煤中硫的地质成因。阐述了煤中微量元素的种类、地质分布、赋存状态、迁移聚集机制及其环境危害。并对煤及燃煤产物中多环芳烃的种类、赋存规律及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指出了煤中有害物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82.
黄河上游流域蒸散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利用彭曼公式计算了80年代以来黄河上游流域蒸散量,分析了该地区蒸散量、日照时数、气温、空气饱和差等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着重研究了诸因子对蒸散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黄河上游流域蒸散量呈逐年增大趋势,并以每年3.25 mm的速度递增;而作为主要影响因子的日照时数则以每年3.6小时的速度增加;气温同样表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4℃/10 a;空气饱和差也以每年0.02 hPa的速度递增。因此,可以认为,黄河上游流域日照时数、气温及饱和差的增加,加剧了草地蒸散量的增大,而蒸散量的增大和降水量的减少则直接影响到了黄河上游流量的减少和草地荒漠化的蔓延。  相似文献   
983.
作为全球能量水分循环的关键区域,青藏高原(下称高原)气候变化对高原及周边地区气候与环境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高原表面增暖、辐射变化、降水的多尺度变率、表面风速及环境变化方面回顾了高原近60年来气候变化及其环境效应与物理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基于再分析和台站观测资料讨论了近10余年来高原表面温度和风速变化的特征及原因.最后...  相似文献   
984.
影响东海海底管道安全的灾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年的海底管道检测成果,分析了东海海区对管道路由存在威胁的灾害因素,认为可以分为人类活动、海流冲刷、浅部地质灾害和砂质底质等;重点探讨了拖痕、海流冲刷、浅层气和砂土液化等灾害因素的致灾机理和致灾结果,目的是加深对这些灾害的认识,以期在今后的检测中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能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海底管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85.
986.
987.
Based on the latest submarine topography data of the China 908 Project (China offshore marine environmental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we analyzed the general China offshore submarine top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its development.The submarine topography off the coast of China follows the NW-SE trend of the land topography.The gradient of the submarine topography ranges from 0.2% to 1.6% with an average gradient of about 0.8%.The depth contours run mostly parallel to the coast,and extend out to sea in estuary areas.The submarine topography is dominated by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which show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wo uplifts and two subsidence events from north to south.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combined with the different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and complex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produced topography that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three types:sedimentary basins,compressionuplift,and transition form.In the sedimentary basin and compression-uplift regions,the topographical undulation is small,sediments are fine-grained,and the currents flow in a single direction,leading to bays with sedimentary plains and underwater accumulation slopes,which are of the same tectonic origin.Transition-type topography is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undulations and mixed-size sediment particles,terraces and scarps inshore and shelf plains and erosion-deposition landforms offshore.This is a result of incomplete fault block development and repeated transgressions.In the deposition reformation regions (transition form type),the topography has strong undulations,the sediments are coarse,tidal sand ridges are well-developed at terrigenoussupplied estuaries and convergence zones,and the Holocene sediments are thick,transformed by tides,river runoff,and currents.  相似文献   
988.
云南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区位于红河与南盘江两大水系分水岭东侧的德厚河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区,属红河流域。为确保矿山的安全高效开采,须对矿床的充水通道、充水因素等进行分析。通过对云南白牛厂银多金属矿进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详细分析矿区的水文地质特征,认为矿区充水通道主要为矿区的构造破碎带;矿床充水因素主要为大气降水、地下水、地表水:地下水是矿床充水的主要水源,大气降水与地表水是矿床充水的影响因素;该矿床为顶板和地板直接充水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的岩溶裂隙含水层充水矿床。预测了矿山开采可能会遇到的危险(如雨季发生突水等),提出了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989.
首先利用Morlet小波对汉江流域降水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然后分析主要周期下汉江流域降水与74个环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近50年,汉江流域降水有4,7和18年的主要周期,其中以18年的主要周期最为突出,降水呈现偏少的趋势,同时降水量与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冷空气、东太平洋副高北界、北半球极涡中心位置等14个环流因子具有非常强的正相关,而与东亚槽位置、太平洋区极涡强度指数、亚洲区极涡强度指数有非常强的负相关.研究成果将为今后提高汉江流域降水预报水平和有效开展汉江流域及长江中下游防汛抗旱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0.
杭程  郭进 《江苏地质》2013,37(1):142-146
沁水盆地煤层气项目是全国已探明的大型整装煤层气田。由于煤层气低产出的特点,决定了煤层气施工将要围绕低成本、高效率运作方式进行钻井施工作业。对沁水盆地煤层气钻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如何利用直螺杆与PDC钻头的复合钻进,钻铤与扶正器复合稳斜钻进等技术创新措施及煤层钻进时井内不垮塌和井斜不增加等技术手段,解决如何提高煤层气施工的钻井效率等问题,为今后在该地区的煤层气钻井施工提供有效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