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9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208篇
测绘学   125篇
大气科学   133篇
地球物理   579篇
地质学   444篇
海洋学   237篇
天文学   133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81.
182.
壳聚糖和PDMDAAC改性膨润土用于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油废水污染范围广,对人类和生态环境危害大。采用常规方法(如浮选法、絮凝法、电化学法、膜分离法和生物法)处理的除油率不高于91%,成本较高,因此急需开发一种高效低廉的吸附剂。膨润土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但用其直接处理含油废水的效果较低。本文选用壳聚糖和PDMDAAC两种有机物作为改性剂,对钠基膨润土改性,使膨润土能有效地处理含油废水。通过实验比较了两种有机改性膨润土处理含油废水的最佳去除条件,探讨了表征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去油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改性膨润土的除油率可达87.8%,PDMDAAC改性膨润土的除油率可达89.3%,处理所需时间少于15 min;除油效率和处理时间都优于常规方法。吸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两种改性剂均以负载的方式和钠基膨润土颗粒结合,吸附性能良好;相比而言,PDMDAAC改性膨润土的处理效果比壳聚糖改性膨润土更好。PDMDAAC应用于含油废水的处理,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单的特点,在含油废水处理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3.
郭海棠 《地质与勘探》2014,50(3):486-493
穆斯堡尔谱对确定铁离子占位、核外环境及氧化态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红山铜金矿床氧化带硫酸盐矿物的XRD、TA、湿法化学分析和红外光谱测试的基础上,测定了板铁矾、针绿矾等8种硫酸盐矿物的室温57Fe穆斯堡尔谱,并根据常温下硫酸盐矿物穆斯堡尔谱参数和其晶体结构中Fe3+和Fe2+的占据位置对其谱峰进行了指派。结果表明本矿床氧化带硫酸盐矿物的穆斯堡尔谱的同质异能位移较小、四级矩分裂值分布范围较大、无磁超精细分裂等特征,且硫酸盐矿物结构中存在着共价键。通过与青海锡铁山铅锌矿氧化带硫酸盐矿物的穆斯堡尔谱相比较,两者在近地表风化及氧化过程中所处的物理化学条件基本相同,酸性和氧化性的环境为硫酸盐矿物的产生和保存提供了良好条件,但红山矿床更为干旱少雨,导致两者硫酸盐的穆斯堡尔谱参数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84.
利用1981—2010年30 a贵州省78站逐日日平均气温数据和NCEP/NCAR逐日的再分析资料,采用合成、EOF分解、傅立叶滤波等方法,分析了贵州省秋风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贵州省秋风天气强度有自西向东部或向东南部、东北部递减的分布规律。贵州省异常秋风过程次数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全省各站呈同位相变化,进入2000年后,秋风过程次数由全省秋风偏弱偏少型转为全省秋风偏多偏强型。在环流场上,纬向西风在不断东移的过程中不断分裂出短波槽引导冷空气南下影响贵州,形成秋风天气过程,因而造成的秋风过程时间较长,强度较大。对秋风过程的环流场进行滤波表明:1波对于秋风过程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而1波、2波在时间上的配合对于秋风过程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5.
重金属铜污染植被光谱响应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重金属铜污染植被的反射光谱特性会发生明显改变。在本研究中,采用不同程度的铜污染土壤作为培养基质,选择春小麦、上海青两种农作物进行铜胁迫实验,获取了4个不同生育期、10个不同铜污染强度下的植被叶片的反射光谱,并采用铜污染叶片7个特征波段和光谱角的方法研究了铜污染叶片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铜污染叶片光谱差异与作物时期和作物类型有关,可以采用叶片光谱角描述铜污染叶片与健康叶片的光谱差异。该方法只需与阈值做简单的比较,方法简便易行,而且对轻度及重度铜污染十分敏感。叶片光谱辐射传输模型反演结果表明铜污染叶片内部结构参数N明显变大,这也证明了铜污染使叶片内部结构更加散乱无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N与红肩处反射率值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78。本文为铜污染叶片光谱反射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初步的数据基础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6.
Soil salinization is a worldwide environmental problem with severe economic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In this paper, estimating the soil salinity of Pingluo County, China by a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R) predictive model was carried out using QuickBird data and soil reflectance spectra. At first,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nsitive bands of soil salinity acquired from measured reflectance spectra and the spectral coverage of seven commonly used optical sensors was analyzed. Secondly, the potentiality of QuickBird data in estimating soil salinity by analyzing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measured reflectance spectra and reflectance spectra derived from QuickBird data and analyzing the contributions of each band of QuickBird data to soil salinity estimation Finally, a PLSR predictive model of soil salinity was developed using reflectance spectra from QuickBird data and eight spectral indices derived from QuickBird dat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ensitive bands covered several bands of each optical sensor and these sensors can be used for soil salinity estimation. The result of estimation model showed that an accurate prediction of soil salinity can be made based on the PLSR method (R2 = 0.992, RMSE = 0.195). The PLSR model's performance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SMR) method.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using spectral indices such as intensity within spectral bands (Int1, Int2), soil salinity indices (SI1, SI2, SI3), the brightness index (BI),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and the ratio vegetation index (RVI) as independent model variables can help to increase the accuracy of soil salinity mapping. The NDVI and RVI can help to reduce the influences of vegetation cover and soil moisture on prediction accuracy. The method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can be applied in other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such as western China.  相似文献   
187.
土壤分层信息,特别是表土层结构,对土地生产力具有重要影响,是评价土壤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土壤分层信息,本文利用探地雷达对分层土壤进行了回波信号采集,并分别在时域和频域分析土壤层位置和层厚信息。首先在信号预处理的基础上,借助包络检波方法确定在土壤分层界面在时域上的位置;然后获取电磁波速度,得到土壤分层厚度。考虑到土壤介电常数与电磁波在土壤中传播速度的相关性,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获取各土壤层时频域特征值,并利用回归分析建立特征值与介电常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实现对各土壤层的介电常数估算,从而计算出电磁波传播速度,进而确定土壤各层厚度。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分别对理想模拟实验环境和农田环境进行了探地雷达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包络检波对探地雷达回波信息进行分析,土壤层检出率达到94.5%,借助STFT谱分析进行探地雷达回波速度估计,对于70 cm深度以上土层厚度计算误差大都保持在10%以下,但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误差变大。总体来说,本方法能有效识别浅层土壤的分层信息,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耕层厚度的估测。  相似文献   
188.
利用CMONOC提供的GNSS连续观测数据分析天顶对流层延迟(ZTD)代替水汽的可行性,并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小波变换(WT)开展GNSS ZTD对超强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超强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会增加中国大陆地区水汽含量,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响应更为显著;同时该事件会影响GNSS ZTD 的显著变化周期,使9个月的变化周期减弱,0.8~3个月内的变化周期增强。  相似文献   
189.
We obtained spectra of comet C/1999 S4 (LINEAR) with the UAGS spectrograph(long slit and CCD) installed on the 1-m Zeiss reflector of the SAO of the RAS(Northern Caucuses, Nizhny Arkhyz) on July 23/24, 26/27 and 27/28, 2000. OnJuly 22/23, before the splitting of the cometary nucleus, several emission lines,such as C2, C3, CN, NH, CH, NH2, CO+, H2O+ wereclearly identified in the spectra. The inspections of the CCD spectra obtainedon July 27/28, 2000 reveals only very weak emission lines superimposed on thesolar reflection spectrum. From analyzing the surface brightness profile of C2 along the slit the velocity of separation of two secondary fragments (V = 10 km/h) and the energy of the fragment separation (E = 8.7 × 1015 erg) were estimated. A luminescence cometary continuum of 26% of the total continuum level is detected in the spectra of the comet at 5000 Å. Possible mechanisms of nucleus splitting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0.
叙述了一种基于短时傅立叶变换的脉冲星消色散算法。首先介绍了脉冲星的色散形成原因以及几种当今流行的消色散算法。接着介绍了短时傅立叶变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时傅立叶变换的消色散算法。然后详细讲述了这种消色散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并且比较了在选取不同长度的时间窗函数的情况下,消色散的处理过程和残余色散量。最后,通过将这种算法的计算量以及结果和其他几种算法做横向比较,得出了结论:这种消色散算法的计算量小,实现简单,可以有效的进行消色散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