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4篇
  免费   432篇
  国内免费   444篇
测绘学   667篇
大气科学   184篇
地球物理   461篇
地质学   1217篇
海洋学   480篇
天文学   420篇
综合类   235篇
自然地理   2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在2维交通网络逻辑数据模型基础上,讨论了概念化的楼层网络,进行了室内连通的3维网络模型的研究。基于ArcGIS的交通网络模型建立了试验区的室内3维网络模型.并给出分析结果,该方法为室内3维网络模型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72.
以太湖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环境减灾卫星HJ-1B影像数据,比较利用最大似然法和支持向量机法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的效果。结果显示,SVM法在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上较传统最大似然法有所提高。SVM分类方法对于有限样本的分类表现出优越的性能,改善了传统分类方法的局限性,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73.
“天绘一号”卫星工程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括“天绘一号”卫星工程的建设历程和卫星系统的使命任务;介绍了卫星系统和相机载荷的能力与技术参数;重点阐述了“天绘一号”卫星无地面控制条件下的摄影测量关键技术, 包括LMCCD相机体制、航天摄影测量相机参数在轨标定技术以及无地面控制点条件的三线阵EFP影像平差技术等的运用, 通过工程实践, 达到了工程技术指标要求;最后介绍数据应用情况, 提出“天绘一号”卫星的发展设想, 为了解“天绘一号”卫星工程提供了基本参考。  相似文献   
974.
付勇  邹松柏  刘会安 《遥感学报》2012,16(S1):94-97
利用多个测区的样本数据和大量的野外实测GPS控制点, 进行“天绘一号”01星立体影像无控制点、不同控制条件下的定位精度检测, 结果表明在无控制点定位时平面精度优于10 m, 高程精度优于6 m, 控制点定向时的检查点平面精度优于9 m, 高程精度优于3 m, 完全满足1:50000比例尺成图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75.
“天绘一号”卫星在轨辐射定标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轨辐射定标包括相对辐射定标和绝对辐射定标, 它是提高遥感数据定量化精度的关键步骤和重要方法。本文阐述了基于均匀场地分区综合的相对辐射定标方法、基于反照率的绝对辐射定标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并首次将其应用于“天绘一号”卫星上的高分辨、多光谱和三线阵相机的辐射定标中。研究结果表明, 相对辐射定标过程去除了卫星图像的条带噪声, 且保存了图像细节;然后, 使用反照率基法, 通过在敦煌场地铺设灰阶靶标, 测量卫星过顶时的地物目标反射率光谱和大气信息, 对“天绘一号”卫星传感器进行了绝对辐射定标;最后, 使用辐射定标结果来反演地物反射率, 与实测的地物反射率相比误差小于5%, 验证了在轨辐射定标系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6.
鉴于MGM(1,n)在预测过程中,不同变量的拟合及预测残差差距较大,本文将自适应回归模型引入到不同变量的残差估计中,对整体的残差起到平滑的作用,从而抑制了残差的上扬趋势,经过实例分析,残差自适应回归MGM(1,n)的预测精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77.
郑伟  许厚泽  钟敏  员美娟 《测绘科学》2012,37(2):44-48,76
本文回顾了国际火星探测计划的历史进程和科学意义,介绍了中国"萤火一号"火星探测计划的基本参数、发射过程、科学目标、核心载荷和关键技术,并且提出了中国将来Mars-SST火星卫星重力测量计划的实施建议:①基于探测精度较高、技术需求较少、测定速度较快、定轨要求较低、可借鉴GRACE的成功经验等优点,采用SST-LL-Doppler-VLBI系统观测模式;②先期开展高精度激光干涉星间测距仪、非保守力补偿系统等关键载荷和地面Doppler-VLBI系统的研制;③卫星轨道高度和星间距离分别设计为50~100 km和100±50 km;④先期开展仿真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978.
979.
We apply the optimal filter technique to 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photometry around Segue 1 and find that the outer parts of the cluster are distorted. There is strong evidence for  ∼1°  elongations of extra-tidal stars, extending both eastwards and southwestwards of the cluster. The extensions have similar differential Hess diagrams to Segue 1. A Kolmogorov–Smirnov test suggests a high probability that both come from the same parent distribution. The location of Segue 1 is close to crossings of the tidal wraps of the Sagittarius stream. By extracting blue horizontal branch stars from Sloan's spectral data base, two kinematic features a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with different wraps of the Sagittarius stream. We show that Segue 1 is moving with a velocity that is close to one of the wraps. At this location, we estimate that there are enough Sagittarius stars, indistinguishable from Segue 1 stars, to inflate the velocity dispersion and hence the mass-to-light ratio. All the available evidenc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that Segue 1 is a star cluster, originally from the Sagittarius galaxy, and now dissolving in the Milky Way.  相似文献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