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9篇
  免费   376篇
  国内免费   650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215篇
地球物理   732篇
地质学   1131篇
海洋学   251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陈青生  高广运  何俊锋 《岩土力学》2011,32(12):3713-3720
利用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不同类型砂土在多向地震荷载输入条件下的动单剪试验,采用弹塑性边界面模型,通过室内动单剪试验实测结果确定模型参数,计算分析地震动特性对砂土震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波加载次序、不对称性、加载方向、地震波类型、加载维数对砂土变形影响显著。当大的应力脉冲出现时,砂土竖向应变明显增大,其增量的大小受到大波出现的时刻和次序影响明显;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地震波不对称性越明显,砂土竖向应变越大;反向加载对砂土具有向下压应力作用,提高竖向应变值,正向加载效应则与此相反;现有的一些规范方法取20周作为转换后的等幅应力波的标准作用次数进行震陷定量计算,其对于振动型和冲击型地震波输入等效性结果差别较大;Tokimatsu 和Seed(1987)震陷分析方法按2倍单向水平地震动引起的砂土震陷简化确定多向地震动引起的砂土震陷,其结果尚待商榷  相似文献   
922.
循环荷载作用下筋土界面抗剪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超  石志龙 《岩土力学》2011,32(3):655-660
利用自主研制的大型结构面剪切仪完成了一系列界面直剪试验,探讨在法向循环荷载与静荷载两种条件下土工格栅与石英砂界面的抗剪性能,比较其在两种法向荷载下的异同点。试验结果表明:循环荷载作用下剪应力随剪切位移的发展趋势与静荷载下的有相似之处,但曲线本身表现出了循环发展的特性;循环荷载作用下剪应力峰值和谷值的最大值与法向应力的关系近似符合摩尔-库仑定律;循环剪应力最大值随着法向循环荷载频率的增加而减小,但随着振幅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循环荷载下筋土界面剪应力随位移而波动,始终处于振幅上下限所对应静荷载下剪应力之间,相关物理量之间具体的定量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23.
杨光华  王俊辉 《岩土力学》2011,32(Z1):33-37
根据原状地基的载荷试验曲线,对于试验曲线为任意形式的情况下,提出了直接应用实测压板试验的P-S曲线,依据应力水平确定原状土切线模量的一般方法,建立了应力水平与原状土切线模量的关系。用该切线模量对地基沉降进行分层总和法计算,反映了原状地基土的特点和土的非线性,可以用于较准确地进行地基的沉降计算,且可以计算地基的非线性沉降过程,同时可以克服原切线模量法中假设压板试验曲线为双曲线方程的限制,使原状土切线模量法能应用于更广的范围。通过实例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24.
水平循环荷载下风电机桩基础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富强  荣冰  张嘎  张建民 《岩土力学》2011,32(7):1926-1930
在近海风力发电工程中桩基是常用的基础型式,海上风力发电机桩基础一般建立于复杂软土地基、承受着海上风浪、潮流等近似水平向的循环荷载作用,而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对基础的承载力和变形有严格的要求。因此,研究水平循环荷载下桩土系统变形规律和相互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典型的近海风机单桩基础,选取典型的饱和砂性土地基,通过离心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水平循环荷载下的风机桩基础的受力变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平向循环作用下,桩周围土体中变形主要呈现为挤压或塌陷产生的沉降和水平向变形,变形主要集中在桩周围较小的范围内;变形呈现逐渐累积特性,其大小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桩身弯矩峰值出现在埋深上1/3处,多次循环后的弯矩大小和分布变化不大;桩周围土体中不同位置产生不同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孔隙水压力发展对土体变形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25.
老挝万象平原盐类矿床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挝万象平原盐类矿层赋存于古近纪古新统塔贡组中,主要含钾矿物为光卤石,少量钾石盐。成矿期塔贡组及盐类矿层主要受北西向的边界断裂及塔贡向斜控制;成矿期后盐类矿层主要受褶皱(盐向斜、盐背斜)控制。在盐类矿层沉积后,先在水平应力作用下形成宽缓褶皱。由于向斜部位相对沉降,沉积速度较快,盐类矿层上部的碎屑岩较厚;而背斜部位相对上升,其上沉积的碎屑岩较薄。盐类矿层与碎屑岩存在较大的密度差,加之向斜与背斜上部的碎屑岩厚度不同,背斜与向斜的盐类矿层之间产生"差异负载"。向斜部位的盐类矿层受到较大的载荷向背斜塑性流动,使背斜部位矿层增厚,形成盐背斜,而向斜部位的矿层厚度明显变小。盐背斜部位往往盐类矿层厚度巨大,埋藏浅,上覆地层常常缺失,甚至于盐背斜进一步发育使钾盐矿层刺穿上覆泥岩层而暴露于相对的淡水环境中而遭受溶蚀。   相似文献   
926.
华南东部地幔过渡带顶部低速层中的熔体含量估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幔过渡带顶部低速层的成因及性质研究,对于认识地球内部物质运移及地幔对流过程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动力学意义.最新的地震学研究显示,华南陆块东部地幔过渡带顶部的低速层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一般认为,该低速层的形成与脱水引起的部分熔融有关.本文利用部分熔融体系的平衡几何模型,重点分析了熔体成分、位温、二面角和玄武质含量等因素对熔体含量的影响,并结合该低速层的分布特征,估算出研究区的南北两个子区域地幔过渡顶部熔体含量分别为~1.18vol.%和~2.02vol.%.这一熔体含量的显著差异可能与太平洋板片多期次俯冲作用的叠加有关.  相似文献   
927.
魏娜  施闯  刘经南 《地球物理学报》2015,58(9):3080-3088
GPS技术能以高空间和高时间分辨率监测地表形变.但由于测量原理的不同,GPS监测的地表形变与GRACE存在差异.本文比较了ITRF2008-GPS残差序列与基于CSR的RL05版本的GRACE球谐系数的地表形变序列的差异.结果表明,GPS和GRACE的周年变化在高程方向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水平方向的差异明显.重点分析了影响GPS/GRACE地表形变差异(尤其是水平方向)的三个因素:不同GPS站时间序列间的不确定性,热弹性形变和区域形变.GPS站地表形变本身的不确定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GPS/GRACE间的差异(特别是水平方向).结合热弹性形变理论指出,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弹性形变也是导致GPS/GRACE的南北方向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利用GPS数据研究地表质量负载时,必须消除热弹性形变的影响.区域负载对GPS/GRACE水平方向差异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特别是对欧洲区域.  相似文献   
928.
本研究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地震重复原则和构造外推原则,以及一段时期内活动断裂上发生地震机制是相似或相近的假设,利用中国已发生的震级为MS5.0以上的地震震源机制解,将其中的一个节面视为实际地质断层参数和静态应力触发计算中的接收断层面,计算了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8.1地震对中国大陆地区的静态应力触发情况.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8.1地震,触发了其后续的2次强余震的发生;本次地震对中国大陆产生的应力变化量值很小,其产生的应力加载主要集中在其邻近的西藏和新疆地区的部分断层上,而其余地区的断层则主要受到了应力卸载作用.  相似文献   
929.
一种低成本无缆地震仪采集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技术被应用到地球物理仪器之中.其中,无缆地震仪采集站具有重量轻、易搬运的特点,适宜应用于如森林、沼泽、沙漠等地面状况复杂的区域,可以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方便地进行地震数据采集,是未来地震仪发展的方向.本研究研发了一种低成本无缆地震仪采集站,通过分析无缆地震仪的发展方向,确定了采集站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了微功耗设计,GPS授时同步与低成本晶振相结合的时钟机制,并设计了基于多项分解的软件滤波器提高24位Σ-ΔADC的动态范围,其低成本、小体积、低功耗的特点使其非常适用于复杂区域下的资源勘探,并可应用于高密度、宽方位等物探新技术当中.  相似文献   
9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