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5篇
  免费   907篇
  国内免费   757篇
测绘学   332篇
大气科学   797篇
地球物理   1890篇
地质学   1871篇
海洋学   238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346篇
自然地理   9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青藏高原东缘重力导纳模型均衡异常时空特征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东缘地处南北地震带,在卫星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图上对应明显的正负异常梯级带变化特征,沿着异常梯级带分布多条深大断裂,属于构造单元的边界区域.本文利用重力导纳分析方法,计算了该区重力导纳模型均衡异常背景场;通过与Airy模型和弹性板模型的均衡重力异常特征对比,结合地震活动性分布特点,评价均衡重力异常计算结果和选择计算...  相似文献   
992.
华北地区热均衡、重力均衡与深部构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最新的全球重力场模型TopexV18.1数据,在区域背景尺度下,计算了华北地区的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并反演了Moho面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地热流测量数据,讨论重力均衡和热均衡调整过程对现今地形的影响;最后,结合已有的速度结构模型和岩石圈热参数,对10个次级块体单元的热均衡特点开展了综合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  相似文献   
993.
基于异常线圈的时间域AEM系统测试和标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检验和测试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的测量精度和有效性,采用地面铺设闭合的异常线圈模拟地下有限导体的方法,将异常线圈的电磁响应理论值与系统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分析,来确定系统误差和飞行几何参数误差.在计算异常线圈电磁响应的基础上,研究了衰减曲线、剖面曲线与线圈的电性、几何参数关系,设计了野外测试实验方案.在长春市大鹅岛附近,采用吊车进行了系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单点实测数据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48 mV,系统相对误差小于1%,飞行高度误差为0.4 m、水平偏移误差为0.2 m.基于异常线圈进行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的测试和标定,是一种准确、快速、经济可行的方法,具有野外施工便捷、参数调整灵活等特点,适用于任何时间域电磁测量系统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4.
勘查地球化学是地质找矿的一种重要手段,而能否有效地提取地球化学异常决定了化探工作的成败。模糊决策树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数据挖掘方法,笔者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模糊决策树的思想来提取地球化学异常,以三江南段地区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为例验证了该技术在寻找多金属矿方面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地球化学元素组合异常与现有矿点吻合程度好,明显优于使用元素累加和求取异常的做法。模糊决策树技术用于提取地球化学异常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对三江南段地区的矿产勘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岔路口巨型斑岩钼矿的发现是近年来大兴安岭北段森林覆盖区找矿的重大突破,其规模居中国北方钼矿之首。矿床位于伊勒呼里山南1 029高地火山机构旁侧,成矿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以超浅成相侵入的石英斑岩、花岗斑岩及其相伴产生的隐爆作用有密切时空关系。矿体产于火山沉积岩和成矿斑岩体中,钼矿化以呈网脉状和细脉的裂隙充填形式为主,少量为大脉状和细脉浸染状;钼矿体呈隐伏穹隆状,延深巨大。热液蚀变发育、分带性明显,以硅化强烈、萤石化广泛为显著特征。矿区剥蚀程度甚低,地表大范围表现为泥化带,仅中心地带发育有弱石英绢云母化和低品位钼矿化;向深部蚀变矿化逐渐增强,矿化延深达千米。钼矿体上部共伴生有脉状铅锌银矿化。成矿同期火山岩碱质含量高,该矿床为碰撞拼接后陆内伸展构造环境中岩浆活动产物,成矿岩浆-热液体系具高氟富硫高氧化的特征,与美国的Climax钼矿较为相似。该矿床的发现和探明,为研究斑岩-脉状钼锌银成矿体系提供了范例,对区域构造-岩浆过程研究与区域找矿勘查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地球化学异常下限不同确定方法及合理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的确定对于圈定有利的成矿带,指导找矿非常关键.文章以甘肃省白银市白银矿区及外围水系沉积物Cu,Pb,Zn,Ag等4个元素为例,分别运用传统方法、归一化法和分形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将3种方法圈定的异常进行比较发现:传统方法圈出的异常有限,主要是在矿区出现异常;而归一化法可以圈出更多的异常,并且与矿化集中区...  相似文献   
997.
A biogeochemical orientation survey was carried out in the vicinity of an epithermal Au deposit in the Moisan Au–Ag mineralized area, Haenam district in Korea. The Au–Ag bearing quartz veins of the mine occur as narrow open-space fillings within Cretaceous silicic pyroclastics. The vein minerals consist mainly of quartz, sericite, pyrite, chalcopyrite, and galena, with some electrum and argentite. The main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study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ocks, soils and plants in this area,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u and associated elements in rock–soil–plant system, and to evalu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biogeochemical prospecting for Au vein occurrences in Korea. Samples of rocks and soils, and leaves of three plant species (Japanese red pine — P. densiflora, oriental white oak — Q. aliena, Japanese mallotus — M. japonicu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target mineralized area and control barren locations, and analyzed for trace elements by instrumental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Sampling lines were composed of one slope line which is almost parallel to the mineralized quartz-veins, and four transect lines spaced 100 m apart across the veins at 20 m sampling intervals. From the multi-element data of rock samples (n = 9), high values of Au (maximum 2030 ppb) are spatially related to Au–quartz veins. Soil samples (n = 61) collected from five sampling lines show higher values of Au (24–825 ppb) whereas soil samples from the control locations have lower values of Au (below 25 ppb). Many plant species collected from the vicinity of the veins have high Au contents compared with those at the control locations, but the ranges of Au values are variable among plant species. In a total of 128 samples of plant leaves, Q. aliena yielded Au values of 0.4 to 6.9 ppb, and M. japonicus 0.9 to 4.1 ppb. Gold contents in P. densiflora ranged from 0.1 to 5.6 ppb. Plant leaves from control areas show less than 1.6 ppb Au. The biological absorption coefficient (BAC) of Au in plants decreases in the order of Q. aliena > M. japonicus > P. densiflora.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Q. aliena appeared to be the best sampling media for biogeochemical prospecting of Au in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998.
谢薇 《地质与勘探》2011,47(3):524-530
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数据是在全国范围内对土壤的地球化学元素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大型数据库,若能将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数据应用于油气化探中,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本文选择对盐池县油气田区域的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油田区土壤中部分元素的含量值出现异常,并且元素的异常与油气田的存在密切相关.通过对元素的平均含量、相关性及其对油气田的反映分析,发现异常元素Cu、Fe、Mn、V、Cl、S是该油区有效的化探指标.本研究有利于扩大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数据的应用范围,使其不仅用于评价生态环境,还可以应用于油气资源的远景评价.  相似文献   
999.
根据中国东部及邻近海域总磁异常计算的三维解析信号振幅值比总磁异常,能精确地刻画磁源体的位置、深度和边界。结果显示在中国东部地区不同构造块体内的岩浆岩深度差异很大,华北块体的磁异常解析信号振幅值较高、尺度大,磁源体埋深达10 km左右或更深,反映了这个古老克拉通块体的中—下地壳内部较为强烈的岩浆活动过程与活化。受构造抬升和岩浆上涌影响,苏鲁—大别造山带的岩浆岩体埋深则相对较浅,多小于5 km。中、下扬子块体的岩浆岩体的埋深也普遍较大,但是岩浆活动微弱,解析信号振幅值很低。受晚中生代古太平洋俯冲的影响,华南块体及其东北海域分布比较孤立的岩浆岩体,其深度大都小于5 km。在东海,受新生代张裂作用的影响,岩浆岩体的深度与基底隆起或沉降呈明显对应关系。琉球群岛对应平静的磁异常并显示较深的岩浆岩体分布,表明琉球群岛不是菲律宾海板块俯冲形成的火山弧而可能是由俯冲增生楔物质和部分从欧亚大陆分离出来的块体构成,其西侧的岩浆岩带才是真正的火山弧。  相似文献   
1000.
高精度航磁调查在新疆西天山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高精度航磁调查在西天山地区的应用效果,在高精度航磁图上,磁异常信息极为丰富,不仅已知铁矿在图上反映明显,而且还新发现了50余处铁矿异常,在已经进行了查证的5处异常中,有4处见矿,分别为14号、20号、169号和374号。这4处异常的成功发现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今后利用高精度航磁调查进行找矿提供了典型的实例。根据该区高精度航磁调查实际效果,笔者认为在新疆西天山地区,乃至整个中国西部勘查程度较低的地区,进行高精度航磁测量,并进行快速的地面查证工作,是寻找铁磁性矿产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