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8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535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75篇
地球物理   548篇
地质学   897篇
海洋学   275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9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惠二青  黄钰铃  刘德富 《水文》2006,26(5):29-32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是地表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也是城镇河流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其识别和控制是目前城市水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沙河是长江的二级支流,流经宜昌市某区,水体水质较差。以该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不同下垫面,通过监测次降雨不同时段各种下垫面地表径流中污染物浓度,建立地表径流污染物负荷估算方法,估算地表径流中污染物负荷量,为城市非点源污染削减和城市河流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2.
南京红层岩性复杂,桩基持力层承载力难确定。依据南京某工程勘察资料,建立南京红层泥岩、泥质粉砂岩不同互层情况的地质模型,运用FLAC3D软件分析,并与载荷板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桩基持力层应选择在厚度大于两倍桩径的泥质粉砂岩地层上,避免放置于泥岩地层;载荷板试验结果偏于保守,设计时可以把这部分作为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33.
地理空间数据传输是构建网格GIS的基础。本文从网格GIS服务的构建、地理空间数据传输协议、地理空间数据传输格式、地理空间数据传输安全机制以及地理空间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网格在地理空间数据传输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GridGML语言的地理数据网络传输策略。最后通过网络评估和网络负载平衡,提出了GridFTP与HTTP协议相结合的地理空间数据快速传输方案。  相似文献   
134.
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一种新型双压花锚具足尺寸试件的试验,研究了这种锚具在低周重复荷载下的性能及其特点、锚具受周期荷载后再次承受静力荷载作用时的性能以及周期荷载的不同应力循环幅度对锚具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压花锚具达到了国家标准规定的周期荷载性能要求;随着周期荷载循环次数的增加,锚具每个循环的荷载与变形关系呈近似线弹性关系;锚具在历经50次重复加卸荷后,其静载性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最大承载力和极限变形能力没有降低。  相似文献   
135.
依据扁铲侧胀试验的结果,对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进行了估算,并估算出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根据单桩水平载荷试验的成果,计算出试验桩的水平临界荷载平均值,并得到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在此基础上,对两者进行了对比分析,其单桩水平承载力非常接近,但比例系数存在差异。认为不宜将试桩的结果直接应用于工程桩的水平承载力计算,应根据工程桩的实际情况,考虑承台、桩群、土相互作用产生的群桩效应。  相似文献   
136.
PHC管桩荷载传递的试验研究和数值分析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通过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桩)的桩顶、桩端及桩周各主要土层的分界面埋设应变计的静荷载试验,研究了PHC管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分析了轴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并以工程中PHC管桩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为基础,运用有限单元法对软土地区的PHC管桩桩-土相互作用进行模拟,在分析中采用弹塑性模型,引入了非线性接触面单元,并且考虑了土体的材料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值和实测值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7.
王红雨  杨敏 《岩土力学》2007,28(8):1677-1681
与地面水平时地基土体的对称破坏模式不同,临近基坑(边坡)地基土体的破坏模式呈现明显的非对称性.利用FLAC-3D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在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临近基坑c-ψ土地基不同工况时的破坏模式,得出了与J.Graham所假设的边坡附近无黏性土地基破坏模式相一致的结论.最后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大尺寸模型试验数据以及J.Graham的基于应力特征线法的非对称滑动破坏模式的地基承载力理论解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叠加计算方法得到的承载力系数Nγq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138.
张莲花  罗康 《岩土工程技术》2007,21(2):67-69,85
介绍了人工挖孔桩桩端土承载力不足进行旋喷桩处理的设计过程以及处理后检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桩端土处理设计可以遵循一般的地基处理设计方法和原则,并针对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和桩端土极限端阻力的检测中存在的差异和共同点,提出组合静载荷试验的思路和方法,并在工程中予以实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9.
基于ArcIMS可以在Web上建立稳定的、高性能的GIS服务,着重阐述了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ArcIMS的技术优势,通过Web传送地图及其数据,如何配置ArcIMS系统以减少因为故障停机的概率,以及如何调整空间数据和地图服务来提高地图服务的性能。最后进行了网络评估和多任务机制分析,为不同的应用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0.
Salt is widespread in the Australian landscape – in soil, regolith and groundwater – leading to concerns that l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may be putting much agricultural land and important water resources at risk of salinisation. Defining the location and nature of salt stores is an important first step in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es leading to salinity of soils, streams and groundwater resources, and predicting areas that may be at risk. Airborne geophysics can define subsurface salt stores and mobilisation pathways. Airborne electromagnetics (AEM) can map the three-dimensional conductivity structure of the landscape but does not, intrinsically, quantify the amount of salt. Salinity, moisture content, porosity and mineralogy all contribute to the electromagnetic signal, and each can vary significantly throughout the landscape.In the Lower Balonne catchment, Queensl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EM and the amount of salt in the landscape was quantified using laboratory analyses of pore fluids from core samples. A general statistical relationship was established between AEM conductivity and salt load (defined as the product of pore fluid salinity, porosity and moisture content)—with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although data were generally widely dispersed. Comparison of calculated salt load with borehole electromagnetic logs gives insight into th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dispersion in the AEM data.The relationship transforms bulk conductivity to salt load in 5 m layers, allowing the genera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map of the salt load. This is a powerful tool for identifying areas that may requir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salinity risk. An example is given of salt loads beneath an established irrigation area in the Lower Balonne catchment, Queensl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