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2篇
  免费   1062篇
  国内免费   2460篇
测绘学   230篇
大气科学   280篇
地球物理   721篇
地质学   6842篇
海洋学   677篇
天文学   191篇
综合类   425篇
自然地理   378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385篇
  2013年   400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438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448篇
  2008年   432篇
  2007年   479篇
  2006年   496篇
  2005年   435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367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332篇
  2000年   255篇
  1999年   254篇
  1998年   198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崂山花岗岩地区含锶、偏硅酸矿泉水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崂山花岗岩地区矿泉水的特征。指出其矿泉类型为含锶、偏硅酸型,并讨论了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52.
应用多组有理数时滞离散系统的比较原理和频域法,将多组有理数时滞区间系数离散系统化为多组有理数时滞定常离散系统,以判定其时滞无关稳定性,并举例说明了新定理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3.
水动力作用下管道稳定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振荡流水槽在以下两种约束条件下,研究波浪作用下直接铺设于砂质海底的管道失稳临界条件:1)管道两端自由;2)管道可水平、垂直自由运动,但流动受到限制。试验结果表明,管重无量纳数G与管道失稳的临界Fr数之间大致呈线性关系,而当G超过一定数值时,管道是侧向稳定的。管道的约束条件、砂床特性和加载速度对管道稳定性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54.
砂石土指第四纪堆积的泥、土、砂,为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源。我国具有丰富的海洋砂石土资源。以广东海域为例,通过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了海岸砂石土资源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其开采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5.
南海北部外陆架和上陆坡海底滑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海洋工程地质调查发现,在南海北部外陆架和上陆坡海底,有大片滑坡,其水深范围约在180-650m之间,它们沿着陆架外缘坡折处呈北东-南西方向分布,其具体位置往往与古三角洲前缘的海底陡坎及古海岸线位置密切相关,大量浅层地震,旁侧声纳,底质取样分析和土体力学理论计算表明,本区滑坡主要是由于地形坡度,沉积物特性,土体自身重力,它们是区内海底很不稳定的地带,是一种重要的地灾害因素,在海洋工程地质设计和实施时  相似文献   
56.
王文介 《海洋科学》1992,16(6):54-57
以神泉通道和乌坎通道的演变实例说明,河口型与河口湾型通道的形成和演变受径流量或潮流量的制约。而人为作用使径流量或潮流量减小,导致通道地形急剧演变和稳定程序变差。因此必须保持径流来量或纳潮量不变。但对不同类型的通道要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7.
天然矿泉水特殊组分的地球化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GB8537-87《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为依据,从理论上阐述了天然矿泉水特殊组分(锂、氡、锶、铁、锌、溴、氟、碘、钼、偏硅酸、偏硼酸、硒、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分布、岍存形式及迁移规律,以便对我国矿泉水勘察和开发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8.
Abstract. An experiment to test C have's hypothesis on temperature dependent MgCO3 concentrations in marine calcareous skeletons was undertaken by transplanting colonies of Heliopora coerulea. The corals were transferred from a shallow lagoon with high average temperatures to the outer bottom of a fringing reef, 16 m depth, with low average temperatures. Against expectation,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average mol % concentrations from 0.48 to 0.54 % for upper growth regions and from 0.49 to 0.62% for lower growth regions was obtained. Temperature records during the experimentation period and the abov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mol% MgCO3 concentration in the skeleton of living Heliopora colonies increases when transplanted to an environment with a lower temperature average than that of their original growth site, and with seasonal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which are smaller in the experimental site than in the control site.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at the control site were up to 2.5 times greater than at the experimental site for most of the observation months. This support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parameters a) minimum temperature and b) temperature stability of the environment are essential for the incorporation of Mg into the carbonate skeleton matrix of marine organisms. With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of a 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 of the carbonate skeleton of H. coerulea are presented and growth data of transplanted colonies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the control site.  相似文献   
59.
单辉  葛磊 《海岸工程》2001,20(2):34-39
根据土力学原理 ,推导出一种在不考虑渗流力的情况下 ,确定斜坡临界滑动面和计算斜坡稳定系数的新方法。介绍了该方法在若干土石方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0.
西太平洋暖池区海—气通量计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J.Launiaimen和T.Vihma提出的近地面层湍流通量计算方法,对我国在1992年11月至1993年2月TOGA—COARE—IOP实验中所获资料计算处理。得出所在站位的海一气间显效、潜热及动量通量。指出西大平洋暖池海区游热通量与显效通量之比为10.14:1;风速大于8m/s后各通量随风速的变化率明显增加;动量与热量的块体通量系数Cd和Ce,h随风速变化有相似的规律;Monin—Obukhov大气稳定度参数Z/L与△T/U_(10)之间有较好的统计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