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7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654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171篇
地球物理   466篇
地质学   1501篇
海洋学   261篇
天文学   85篇
综合类   106篇
自然地理   20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51.
天马山硫金矿床金的赋存状肪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矿床中金主要以独立矿物相存在,少数为细粒分散相,金的载体矿物主要有黄铜矿,毒砂,黄铁矿,综合脉石和磁黄铁矿等,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银金矿,平均成色745.57,金的嵌布类型有粒间金,包裹金,裂隙金3种,金在矿石中及不同矿体中的分布不均匀,金与流,金与砷的相关性因矿体类型及矿石类型的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2.
This paper mainly observed and analyzed the character of shear-wave splitting in rock specimens while they were in the critical state of rupture. The rock specimens for study are made of Laizhou marble from Shandong, China. A series of records were obtained from two rock specimens when they were in the critical state of rupture. The result shows that, in the critical state just before rock rupture, there may be the phenomenon of rise and fall in the time delay of shear-wave splitting, even though the load was kept constant. That is to say, the time delay of shear-wave splitting may have a falling process before rock rupture.  相似文献   
153.
叶素娟  姜亮 《矿物岩石》2001,21(2):38-41
通过对西湖坳陷花港组砂岩成岩作用过程中捕获的有机包裹体研究,表明不同成岩阶段形成的自生矿物中有机包裹体的类型,产状和组分特征各不相同。本研究采用激光拉曼光谱技术测定包裹体有机组分以及α石英ESR测年技术,通过包裹体有机组分的成熟度特征,结合区域埋藏史和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史,确定了砂岩成岩史与有机质成熟史,并探讨了油气运移时间的关系。本区存在两期油气运移;一期与砂岩晚成岩A阶段的石英加大发育期一致,年龄约为24Ma以后,另一期则与N1末期的龙井运动引起的挤压所造成的裂隙有关。  相似文献   
154.
Therelationshipsbetwenearthquakesandpositionsofthesunandmoon(Ⅱ)——Sometemporalcharacteristicsoftheaftershocksequencesofstronge...  相似文献   
155.
岩石受力状态对弹性波传播速度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石所受的三向应力状态对其弹性波传播性质有一定的影响,此认识为所做的以泥质砂岩、泥岩和硅质胶结的坚硬砂岩为试样的实验所证实。为保证岩石中存在微隙,对部分试样还作了高温预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泥质砂岩和泥岩的V_p/V_s值几乎保持不变,但坚硬砂岩的V_p/V_s值曲线却在应力达破坏荷载的90%左右时出现下凹现象,经热处理的硬砂岩的这一下凹现象则更突出。  相似文献   
156.
胶东金矿成矿构造──地球化学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赵伦山  吴悦斌 《现代地质》1996,10(2):213-217
通过对胶东区域断裂构造时空演化的分析,提出郯庐大断裂的次级断裂为胶东金矿的控矿构造,并为导矿构造。晚燕山期区域右行走滑断裂活动产生的浅部张剪裂隙为容矿构造,其张裂变形产生的扩容作用是“泵吸”深部矿液上侵充填的驱动力。张剪断裂以脉动方式释放构造应力,实测差应力值为120~40MPa;从早到晚有衰减趋势。容矿断裂脉动活动可划分为脆性破裂和脆韧性扩张两种动力学状态或阶段,并制约着热液反应体系中成矿和控制反应进行的方向和强度,从而控制成矿元素的富集和分散。热液成矿反应体系的热力学演化与构造动力学条件的耦合是金富矿石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7.
黄河河口拦门沙发育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青超 《地理研究》1996,15(1):58-65
河口拦门沙发育主要取决于河口边界、径流、海洋动力、海面增减水以及河口疏浚等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拦门沙在口门附近呈扇状分布隆起的沙坝,沉积结构为紧密的“铁板沙”.1984-1987年拦门沙自然发育时期,拦门沙长度为7km以上,年平均推进速度1.30km,沙顶高程为-0.1-0.5m;1988-1992年拦门沙人为疏浚发育时期,通过河口疏浚后,拦门沙增长有所减缓,其长度减为4-6km,年平均推进速度降为1.26km,沙顶平均高程下降到-0.7m,相应地减轻了河口地区的防洪压力。  相似文献   
158.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ore-bodies in space can be useful generally in the estim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or the management of exploration. This study is directed to analysis of the undiscovered potential of well known areas of mining district size, referred to as metallogenic units (MUs). The analysis employs an effort-adjusted and truncated probability model for number of occurrences within a subdivision (quadrat) of a MU and Monte Carlo sampling to generate an approximation to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or number of occurrences and number of mines within an MU when it is totally explored. Exploration potential for Monitor, Bodie, Aurora, and Camp Douglas MUs (Walker Lake quadrangle of Nevada and California) are estimated to be 9, 4, 7, and 4 mine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59.
张忠  龙江平  张宝贵 《地质论评》1995,41(4):63-370
研究表明,在砷、汞、锑、金矿床中普遍含有较高的铊,并发现富铊雄黄矿和铊单矿物。铊亲硫和亲石地球化学性质决定铊赋存形式。在岩矿石中铊主要呈单矿物,分散状态铊占次要地位。根据富铊雄黄矿床成矿特点,铊赋存状态,岩矿石中铊含量及其与砷、汞、锑、金相关关系,尝试性提出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岩矿石中铊含量>10×10~(-6),5×10~(-6)—10×10~(-6),1×10~(-6)—5×10~(-6),分别为矿床、矿田和矿带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0.
刘世荣  孙振亚 《矿物学报》1995,15(3):276-280
本文利用EPMA和AEM对预先富集的碳质体中的微细粒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均以偏小的高成色金胶粒被非晶态的碳质体吸附、包裹乃至碳质与之形成碳壳。由研究结果认为:①碳质中金可能析出于胶体凝聚作用;②应该注意有机质以机械方式搬运金粒的可能性;③碳质包裹金粒及在金粒表面形成碳壳是碳质体与金紧密结合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