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6篇
  免费   297篇
  国内免费   684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142篇
地球物理   345篇
地质学   1534篇
海洋学   870篇
天文学   282篇
综合类   183篇
自然地理   45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1.
东山岛周围海域各类水母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加祺  许振祖 《台湾海峡》1996,15(4):363-365
本文分析了1990年春至1991年冬采自东山岛周围海域的浮游动物样本。共鉴定60种水线,水螅水母类在种数和数量上的均占优势。拟细浅室水母,球型侧腕水母和半口壮丽水母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912.
吕小梅 《台湾海峡》1995,14(2):150-154
本文报道了厦门浔江海域棘皮动物调查的结果:初步鉴定棘皮动物46种,年平均生物量23.02g/m^2,栖息密度127个/m^2。对浔江海域棘皮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等生态特点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13.
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油气运聚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平湖构造带是东海西湖凹陷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之一,应用流体包裹体及碳同位素组成等研究了构造带内的油气运聚特征,并与凹陷内的另一个主要油气聚集带-浙东中央背斜带的油气运聚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平湖构造带经历了2期油气充注过程,其中第1期主要充注液态烃,第2期主要充注气态烃,充注时间相对较晚,且第1期古地温低于第2期;构造带内油气运移以侧向运移为主,该区是有利于的油气运移指向区。  相似文献   
914.
从海产品虾和蟹中分离出蛋白酶产生菌共37株,其中YM007菌株蛋白酶生产活力较高,为194.6U/mL。以YM007为出发菌株,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复合诱变,获得了YM079号菌株。对其产酶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它的最适产酶温度为35℃,最适生长pH为7.0,经过190r/min摇床培养36~40h,其产酶活力为240U/mL,比出发菌株的产酶活力提高了22%。该菌株经发酵的粗酶液最适作用pH为7.0,最适作用温度是45℃,是一种中温型中性蛋白酶。  相似文献   
915.
盐度日节律性连续变化对孔石莼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探讨盐度日节律性连续变化对孔石莼(Ulva pertusa)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旨在查明潮间带大型海藻对盐度日节律性连续变化的适应性.实验共设5个盐度日节律变化处理(30±3,30±6,30±9,30±12和30±15)和1个恒盐(30±0)对照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孔石莼能够耐受较大范围的盐度日节律性连续变化,这种变化虽然对孔石莼的生长不利,但是仍然能够使孔石莼的相对生长率保持在12%以上;盐度变化幅度±3~±15与恒盐对照相比明显不利于孔石莼的生长,盐度变化幅度越大,孔石莼生长越缓慢.同恒盐处理相比,盐度日节律连续变化对孔石莼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都有随着盐度变化幅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少的趋势.盐度日节律性连续变化使孔石莼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P<0.05),随着盐度变化幅度的增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增加的趋势越明显,并且在盐度日节律性连续变化下,蛋白质增加的速度比可溶性糖增加的速度要快.同时,游离脯氨酸的相对含量随着盐度变化幅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在缓和的盐度日节律性连续变化下(30±3)孔石莼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却显著小于恒盐对照组(P<0.05).盐度日节律性连续变化同恒定盐度相比,虽不利于孔石莼的生长,却促进了孔石莼生化产物的合成,是海藻干露时品质得以提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16.
东海大陆架海域经济蟹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根据1998年5月、8月、11月和1999年2月东海区虾蟹类资源调查结果,用重量资源密度作为经济蟹类数量分布的数量指标,对东海区经济蟹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季节变化趋势以及数量与环境的关系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东海调查海区,经济蟹类主要有细点圆趾蟹Ovalipes punctatus、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锈斑蟳Charybdis feriatus、武士蟳Charybdis miles、光掌蟳Charybdis riversandersoni和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等。经济蟹类渔获量约占蟹类总渔获量的62.8%,渔获量的季节变化明显,年间有二个汛期,一个出现在春夏季,以细点圆趾蟹为主要捕捞对象,兼捕光掌蟳、日本蟳等,渔场的主体分布在东海北部近海,渔场范围较小,蟹群集中,是捕捞生产条件较为理想的渔场;另一个出现在秋冬季,以三疣梭子蟹为主要捕捞对象,兼捕武士蟳、日本蟳、锈斑蟳、红星梭子蟹等。高生物量分布区主要出现在长江口、大沙、舟山渔场20—60m水深海域,是东海三疣梭子蟹和日本蟳的主要渔场,该渔场也是捕捞条件较为理想的渔场。在长江口以南的东海南部海域也有经济蟹类的较高生物量分布区,是武士蟳和锈斑蟳的渔场,该渔场具有范围较大,蟹群较分散的特征,所捕捞的品种往往只能作为兼捕对象。  相似文献   
917.
雷州半岛红树林滩涂底栖生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广东省雷州半岛红树林滩涂底栖生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点,用Shan 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s种类均匀度(J)、种类丰度(D)、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I)4个测定红树林群落种类多样性指标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所采获的底栖生物种类共有68科165种,种类组成以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为主。红树林滩涂全年平均生物量为223.25g/m^2,平均栖息密度为2lO.97个/m^2。H′甚高,2个季度平均为2.2633~2.7411,J平均为0.6407~0.6411,D平均达到1.4910~2.6232。全年各类群生物组成中,生物量及栖息密度以软体动物居首位。红树林滩涂底栖生物主要经济种类有中国绿螂(Glauconome chinensis)、四角蛤蜊(Mactrar Mactra) veneriformis)、青蛤(Cyclinasinensis)等20多种。  相似文献   
918.
盐度及饵料对马粪海胆幼体生长发育及变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马粪海胆为研究对象 ,对其成熟卵的受精率与受精卵的孵化过程以及其浮游幼体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盐度在 2 7~ 35间的受精率可达95 %左右 ,最适盐度为 31,受精率可达 10 0 % ,盐度高于 35或低于 2 7受精率都将明显下降 ;以角毛藻作为马粪海胆浮游幼体的饵料效果最好 ,成活率可达 6 0 % ,体长可达 76 9μm ;早期投饵密度为 10 4 cell/mL ,后期投饵密度为 8× 10 4 cell/mL ;三角褐指藻饵料效果略差于角毛藻 ,扁藻适宜作为马粪海胆浮游幼体后期饵料。  相似文献   
919.
本文以耳石作依据对大亚湾丽叶鲹的年龄和生长进行了研究。报道了其年轮特征、年龄组成、体长与体重的分布;给出了丽叶鲹的体长与体重、体长与耳石长的关系和生长方程;采用重量法求得了180尾雌鱼的怀卵量,并计算了其绝对生殖力和相对生殖力及其与体长和体重的关系;分析了卵径分布、性成熟系数的月变化及幼鱼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920.
胶州湾及其邻近水域渔业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根据2003年10月-2004年5月逐月采集胶州湾及其邻近水域作业的定置网和底拖网具渔获物的分析与测定,记述了该海区出现的106种渔业生物,并进行了定置网和底拖网的渔获物组成的比较,分析了种类组成特点及生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本调查区域渔获物以小型低值鱼类、经济无脊椎动物和经济幼鱼为主,渔获个体偏小。据此提出了保护近海生物多样性与合理利用近海渔业资源的一些建议。本次调查还首次记录了我国黄海沿岸罕见的蛇鳗科鱼类一长吻沙蛇鳗Ophisurusmacrorhynchus,为青岛近海的渔业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增添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