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45篇
  免费   3847篇
  国内免费   3779篇
测绘学   1323篇
大气科学   1868篇
地球物理   5999篇
地质学   7952篇
海洋学   2693篇
天文学   442篇
综合类   1265篇
自然地理   1829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577篇
  2022年   694篇
  2021年   774篇
  2020年   585篇
  2019年   833篇
  2018年   567篇
  2017年   571篇
  2016年   530篇
  2015年   648篇
  2014年   1052篇
  2013年   757篇
  2012年   984篇
  2011年   952篇
  2010年   961篇
  2009年   947篇
  2008年   977篇
  2007年   845篇
  2006年   874篇
  2005年   866篇
  2004年   705篇
  2003年   825篇
  2002年   793篇
  2001年   780篇
  2000年   621篇
  1999年   495篇
  1998年   536篇
  1997年   472篇
  1996年   453篇
  1995年   404篇
  1994年   374篇
  1993年   373篇
  1992年   350篇
  1991年   255篇
  1990年   244篇
  1989年   188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9篇
  1976年   10篇
  1965年   10篇
  1954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本文搜集江苏台网1982年-1987年2月间发生在江苏及其邻近地区103次地震的1047个P_n数据,经过静校正和质量分类,重新计算了震中距.选择灌云台为参考台,对一次地震的P_n数据,其它台均减去参考台的数据,成功地消除了与震源参数不确定有关的误差.处理中采用质量加权,获得了上地幔平均速度、大部分台P_n残差以及不同方位上P_n视速度估计值. 按Backus给出的波速各向异性的公式,求出江苏地区P_n速度与方位之间有2%左右的速度各向异性,最大方向和对称方向近南北,最小方向为北东东.推断其成因是由于白垩纪至第三纪期间壳下岩石圈北南向流变引起橄榄石晶体从优定向的结果.这为苏北盆地及下扬子碳酸盐岩地区地质构造形成发展动力学的建立提供了有利的深部依据.  相似文献   
942.
本文根据熔体聚合模型和正规溶液模型,建立了非平衡条件下,在二组分硅酸盐熔体固结过程中的非平衡非理想界面反应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对上式进行数值模拟表明,当W/RT<-2时,有三重态,并通过建立界面状态(组成)的质量守恒方程,合理地说明了硅酸盐固溶体矿物韵律结构形成的可能机理之一,寻找界面反应三重态是研究固溶体矿物韵律结构的一条相当普遍的途径。  相似文献   
943.
地台活化与层控铅锌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大多数层控铅锌矿床是产在半封闭沉积盆地碳酸盐岩中,属同生沉积成因。在地台活化时期,由于扬子地台西南缘从稳定地块转向活化。在构造-岩浆作用时期,火山喷气导致了金属聚积。因此,所有的矿床均表现出受超壳大断裂控制,这些矿床可认为是同生沉积-火山喷气成因。  相似文献   
944.
王方国 《矿物岩石》1990,10(1):61-69,T004
本文对川滇地区某纯橄榄岩体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该岩体的岩石新鲜,几乎没有蛇纹石化。岩体具层状构造,岩石中发育扭折带、巨晶、碎斑、等粒镶嵌结构、板块镶嵌结构等特殊的地幔岩结构构造。此外,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了都表明该纯橄榄岩体属于蛇绿岩层序中堆积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45.
川西北龙门山—邛崃山地壳—上地幔的结构构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以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讨论川西北龙门山—邛崃山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构造特征。区内地壳分上、中、下三层。岩石圈西厚东薄。首次发现存在壳内低速—低阻层,推断由糜棱岩化花岗质层所引起,是区内主滑脱面。其上构造岩席,在断面上呈西厚东薄的“楔形”。提出彭灌杂岩属中地壳组分,由西北向东南逆冲达50余km。在区内西部,纵向上存在相互直交的“立交桥式”构造。在映秀断裂带东南侧,显示爆炸地震纵波三角形异常和大地电磁测深高阻异常,它们似由川中克拉通西北部前寒武纪岩浆杂岩所引起,对川西北高原隆升起了砥柱作用。 根据波速度、电性资料,结合区域地质、重磁和天然地震等特征,可将区内划分出4个构造单元。最后简述该区的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946.
闽南软土的成因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大量原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生成、演化的观点,将闽南软土划分为七种成因类型。以此为线索,系统研究了各类软土的地质特征、物质组成、结构特点和物理力学性质,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为闽南软土的利用与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7.
本文分析了热导率与纵、横波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了影响波速测试的几个主要因素;指出用超声检测技术测试岩石热导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48.
地台活化与层控铅锌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忻耕 《矿物岩石》1990,10(1):43-51
本文主要介绍大多数层控铅锌矿床是产在半封闭沉积盆地碳酸盐岩中,属同生沉积成因。在地台活化时期,由于扬子地台西南缘从稳定地块转向活化。在构造-岩浆作用时期,火山喷气导致了金属聚积。因此,所有的矿床均表现出受超壳大断裂控制,这些矿床可认为是同生沉积-火山喷气成因。  相似文献   
949.
斜方辉石的反演畴结构对其衍射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方辉石内部存在着众多的相邻间呈反演关系的(100)晶畴。这些晶畴的存在使斜方辉石的K为奇数的okl衍射之强度明显减弱,且参与衍射的晶畴的数目越多,其减弱的程度也就越大。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斜方辉石P2_(1ca)的真实对称性。与X射线衍射相比,利用电子衍射来研究斜方辉石的空间群类型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