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0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445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282篇
海洋学   117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在将钻井垂直地震剖面(VSP)数据的时深拟合公式应用于深部地层的时深转换时,拟合深度与计算的层速度常常不够准确。本文首先利用多项式和幂函数给出了东海陆架盆地中部某凹陷41口钻井VSP数据的时深拟合公式,并用双程旅行时(TWT)最深达8 s的三维地震速度体数据与多道地震剖面对拟合公式在深部地层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在TWT为8 s时,速度体数据表明41口钻井位置的平均深度为18 140 m,平均层速度为6 208 m/s,二次多项式的平均拟合深度较之偏高9.2%,计算的层速度偏高36.2%,幂函数则分别偏低28.9%与35.6%,拟合效果都不理想。对此,本文采用通过识别VSP数据的增速拐点并对增速拐点前的VSP数据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对增速拐点后的VSP数据进行幂函数拟合的分段拟合模型,将TWT为8 s时的平均拟合深度和层速度的误差降到3.3%与4.7%。地震剖面显示研究区莫霍面深度约为TWT=11 s,分段拟合模型在TWT=11 s的平均拟合深度为27 516 m,层速度为7 334 m/s,更接近前人研究成果,表明该模型能显著提高深部地层时深转换的精度。  相似文献   
952.
东海国际海底光缆故障原因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底光缆的安全性一直是投资、建设、维护各方重点关注的问题.东海区的国际海底光缆阻断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我国对外通信.统计东海区国际海底光缆系统1994.04~2006.03期间所发生的故障,分析故障处光缆结构、埋深、水深、底质及各种人为活动,研究影响东海国际海底光缆安全的因素,为未来东海区海底光缆的设计、施工、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3.
2005年KIGAM利用1035in。的气枪和240道电缆在Ulleung盆地采集了共6600mile的二维地震数据。Ulleung盆地中央深2100m,包含有重力流成因(褶滑断层/滑塌构造、碎屑流和浊积岩)的晚第三纪和第四纪的大部分沉积物。通过分析地震剖面,可以识别BSR、声波空白带、柱状构造、气苗、增强反射。  相似文献   
954.
地震属性可以由多种地震子波的特征来定义。并且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选择叠前地震数据特征可提供丰富的诸如偏移和方向的资料,此次研究中,我们将限制叠后地震数据以提取地震属性,叠后地震数据可以通过子波特征和瞬时特征来分类。  相似文献   
955.
在长江口附近和浙江近海海域,近些年来每年春季几乎都发生大规模的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赤潮,时间通常是在4月底或5月初,但2005年却一直到5月底才发生。本文根据近几年在浙江近海进行的多个春季航次的调查资料和有关站位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该海区2005年春初的温度特征及其对大规模东海原甲藻赤潮发生的影响,阐明了2005年春季大规模东海原甲藻赤潮迟发的主要物理环境原因。结果表明,2005年3月浙江近海水温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偏低,且这种情况在近岸区更为明显;与2004年同期相比,2005年春初(4月初)浙江近海水温偏低,2005年和2004年的这种水温差异在近岸和中上层的低盐水里最为明显,而在远岸和下层的高盐水水温差异则相对要小;近岸低盐水最低温度2005年比2004年低约2.6℃;2005年1—3月浙江近海特殊的气象条件(10 a中最低的气温和强劲的偏北大风)和2004/2005年冬季较弱的台湾暖流是形成4月初浙江近海低温特征的主要原因;2004年冬季和2005年春初浙江近水温偏低很可能是2005年春季东海大规模原甲藻赤潮迟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6.
黄海暖流源区海表面温度锋面的结构及季节内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传玉  王凡 《海洋科学》2009,33(7):87-93
利用1985~2002年月均和每8天平均的AVHRR Pathfinder卫星海表面温度数据,分析了黄海暖流源区海表面温度锋面的分布特征及其季节和季节内演变过程的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黄海暖流源区海表面温度锋面只在冬季及其前后出现,且是一个包含南北两支锋面的锋面系统,其北支锋面位于33°~34°N之间,大体呈东西走向,南支锋面沿长江浅滩边缘,呈西北东南走向,作者称之为黄海暖流源区锋面.该锋面从11月下旬于济州岛西部生成并向西北方向扩展,至1,2月份达到最大程度,于2月下旬后向东南方向退缩并在3月份至5月份之间消失.在该锋面系统的生长期和衰退期,其南北两支锋面有时于西端连接在一起而形成指向西北的舌状锋面.黄海暖流源区锋面的演变过程与黄海暖流的演变过程紧密相关,也对黄东海的质量和热量交换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57.
春季东海产卵场及其邻近海域的浮游植物群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2007年5月在东海产卵场及其邻近海域(26°50′~34°07′N,120°50′~123°59′E)进行的多学科综合调查,研究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经Uterm(o)hl方法分析,共发现浮游植物4门55属144种,其主要类群为硅藻和甲藻,优势物种为柔弱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具齿原甲藻(Prorocendrum dentatum=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中肋骨条藻(Sletonema costatum).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介于0.1×103~1158.6×103个/L,平均值为78.9×103个/L;细胞丰度在表层较高,随水深增加而降低;表层的高值主要分布在长江口至南麂列岛的成淡水交汇处以及象山外海域.调查区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总体水平较低,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均与细胞丰度呈镶嵌分布,细胞丰度较高的区域多样性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958.
利用SeaDAS从SeaWiFS卫星数据反演中国东海叶绿素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海洋遥感反演海中叶绿素浓度,对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及赤潮预报均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SeaWiFS卫星传感器业务化算法OC4,利用SeaDAS软件反演中国东海叶绿素浓度,并与东海同步现场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SeaDAS方法计算的东海叶绿素含量与实测含量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总体上计算值要高于实际测量值;东海叶绿素含量具有分带性,河口、近岸海域高,中陆架次之,外陆架最低,这种发育特点与该海域的陆源营养盐输入、海洋动力系统有着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9.
2008年6月,中国与日本就东海海域进行共同开发做出了临时性安排,这是双方为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使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而采取的重要步骤,是互利双赢的结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研究拟从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视角对东海共同开发的意义进行理解,阐述双边关系的各种因素,把握两国关系的实质.  相似文献   
960.
东海中部夏季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8年8月东海区主要渔场重要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东海中部鱼类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共调查捕获鱼类88种,其中暖水种59种,占67.0%;暖温种29种,占33.0%。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值大于500的优势种鱼类共有5种,分别为带鱼、刺鲳、小黄鱼、六斑刺鲀和鳄齿鱼;种类丰富度指数变动范围为0.10~2.31,平均为0.88;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变动范围为0.01~1.86,平均为0.87;种类均匀度指数变动范围为0.01~0.92,平均为0.41;东海中部夏季鱼类多样性指数与往年相比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