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1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342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90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873篇
海洋学   45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8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在四川盆地西缘首次发现较大规模的晚二叠世长兴期海绵礁,造礁生物主要由钙质海绵的Peronidella cf.regulara和Grossotubenella irregulara组成。该生物礁的发现对于四川盆地的油气勘探和古地理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笔者介绍了高密度电法工作原理、设备和使用方法,详细论述了高密度电法的数据采集和资料分析过程,并应用高密度电法对天津七里海地区牡蛎礁进行了探测,基本查清了牡蛎礁的空间展布规律。事实证明该方法用于宁河县七里海牡蛎礁的勘查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993.
清远稻田甲烷排放实验及技术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测定华南地区水稻田的CH4排放量,清远市气象局与美国波特兰大学、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广东省气候与农业气象中心联合在广东省清远市开展了稻田甲烷排放通量测定实验,期间利用密闭箱法共开展了一季冬旱田、两季早稻、两季晚稻的观测。在此,对实验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对在实验田的选点、实验样气的采集、样气分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对今后类似的观测实验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4.
《浙江气象》2009,30(3):F0003-F0003
新华社伦敦2009年8月14日电(记者黄垄):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8月14日发布新闻公报说,中心的研究人员及其同行利用声呐等手段探测到北极海洋中存在大量甲烷气泡,证实了全球变暖会使海底释放大量甲烷的说法。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甲烷可能会反过来加剧全球变暖。  相似文献   
995.
拉曼光谱原位观测水合物形成后的饱和甲烷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合物形成于相对低温高压环境,这种条件下对水合物形成后的流体中残留的甲烷浓度进行直接的原位观测非常困难.本文在高压透明腔体中成功合成了甲烷水合物,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对水合物形成过程中流体中残留的甲烷浓度的变化进行了原位观测,用拉曼峰面积比值法获得了三个温度、压力下水合物形成后的饱和甲烷浓度值.研究发现,水合物生长过程中,流体中的甲烷被不断消耗而浓度逐渐降低,温度对水合物形成后的流体中残留的饱和甲烷浓度影响很大,温度越低,残留的饱和甲烷浓度越小,与通常条件下甲烷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的趋势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996.
渤海湾西北岸全新世牡蛎礁研究概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环太平洋西岸,特别是渤海湾西北岸沿海平原全新世地层中广泛分布着由Crassostrea gigas牡蛎形成的礁体.总结了渤海湾西北岸30余年来众多研究者的主要成果.论述了C.gigas的定名沿革、生态习性、礁体特征、礁体与海面的关系.测定了C.gigas壳体的18O和13C同位素组成,发现了壳体生物碳酸钙的年际变化规律,结合可靠的14C数据,建立了正常建礁与个体分泌壳体之间的线性函数关系(约1 cm/a)、水平夹层的平均历时(约200a/层)等定量参数,进而提出"礁体历时假说",并将该地区时间跨度约7750~950 calBP的化石牡蛎礁划分为8道礁群,论证了礁体内部水平夹层和礁体之上泥质"转换层"可能记录的百年尺度的"缓变型"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997.
采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15种优势植物进行室内沙培实验,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其甲烷通量,以确定其对大气甲烷的源汇效应;对植物体实施横切、纵切处理,研究植物甲烷排放的机制.结果显示:8种植物为大气甲烷的源,多为草本植物,7种为大气甲烷的汇,多数灌木植物吸收甲烷;横切、纵切处理对于植物甲烷释放速率的影响显著(p<0.05),释放甲烷的植物中5种植物纵切后甲烷释放速率增加,增幅10.9%~ 244.06%,6种植物横切后甲烷释放速率增加,增幅27.04%~37.44%,灌丛植物在横切、纵切处理后甲烷通量都呈降低的趋势;对植物纵切处理后甲烷释放速率显著高于未处理与横切处理后植物甲烷释放速率,推测是由于几种处理间对于植物维管束处的气腔破坏程度不同造成的;温度对于植物的甲烷行为影响显著(p<0.05),随着温度的升高植物甲烷的源/汇效应均呈现增加趋势,甲烷源植物Q10=1.75,甲烷汇植物Q10 =1.44.  相似文献   
998.
北山铅锌、硫铁矿床是典型的密西西比河谷(MVT)型铅锌矿,近几年的深边部勘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新增资源储量达大型.文章在以往找矿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其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的分析,发现张性断层带、层间破碎带和岩性组合为北山铅锌矿床主要的控矿因素,对矿床找矿远景进行分析后,探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99.
塔里木盆地中晚奥陶世发育大量的生物礁。通过钻探,发现了中国第一个奥陶系坡折带礁滩相灰岩亿吨级整装凝析油气田。生物礁生存和发育有着严格的生存环境,但由于构造剥蚀作用,造成塔里木盆地中晚奥陶世原始沉积环境破坏殆尽。这里从地震角度出发,应用地震地层厚度趋势法,对塔里木盆地中晚奥陶统地层进行了剥蚀恢复,再现了生物礁发育的原始沉积环境,并指出塔里木盆地中晚奥陶统在塔中以西,存在环麦盖堤斜坡~塔中~塔北的一条台地边缘相带,其范围广,面积大,为良好的生物礁发育场所,是未来油气勘探的主力区块。  相似文献   
1000.
黔南晚石炭世叶状藻礁灰岩的成岩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偏光显微镜研究和阴极发光技术, 对黔南晚石炭世叶状藻礁灰岩的成岩作用做了详细研究, 认为礁灰岩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 生物黏结障积作用、泥晶化作用、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破裂作用、重结晶作用和溶解作用等。根据岩石薄片阴极发光测试结果的观察、分析, 将成岩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 准同生成岩阶段、早期成岩阶段、埋藏成岩阶段和后生成岩阶段。通过各种成岩作用的标志性特征及它们在阴极发光下的特征, 推测藻礁灰岩主要经历了海底成岩环境、大气淡水成岩环境和埋藏成岩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