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227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1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71.
IPCC AR6报告解读:气候变化与水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水安全是应对和缓解气候变化的核心问题,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二工作组报告单独设立第四章“水”,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全球水循环的影响,评估了水循环变化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指出了当前与未来的水安全风险,分析了与水相关适应措施的收益与成效。报告显示,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加速了全球水文循环,对水安全产生负面影响,面临水安全风险的人口与地区增多,并增加了由社会经济因素造成的水资源脆弱性。水安全风险随全球升温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在水安全脆弱地区表现更为显著。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可有效降低未来的水安全风险,有助于实现水安全、可持续发展和具有气候恢复力的发展三重目标。我国水安全问题突出,急需在“灰-绿”基础设施生态水文效应、三维水资源短缺、水-粮食-能源耦合、地球系统模拟器研发应用等方面重点开展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2.
广西弄拉表层岩溶动力系统水循环碳汇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广西弄拉表层岩溶泉水文动态自动化监测研究,发现在良好的森林植被覆盖条件下,泉域内水资源的排泄方式在不同季节差异较大。丰水期主要以泉口径流排泄为主,而枯水期则以泉域内生态需水消耗为主。4至8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66.24%,泉口水资源输出量却高达全年总量的90.89%。与之相对应,碳输出量占全年总量的90.46%。上述数据说明岩溶碳汇过程主要发生在径流系数较高的丰水季节。在碳汇方式上,碳汇过程明显受到雨水稀释效应、CO2效应及水岩相互作用的控制。在降水初期,受到雨水的混合稀释,HCO3-浓度明显下降。期间受到CO2效应及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使HCO3-浓度波动较大。但随着流量的衰减,水岩相互作用重新又占主导地位,HCO3-浓度动态变化趋于平稳。根据近十年来的监测结果表明,在次生森林植被覆盖条件恢复下,岩溶动力系统中的Ca2+、Mg2+和HCO3-离子浓度均明显增高。以HCO3-浓度增长最为明显,2003—2005年平均值为356.55 mg/L,而2012年上升为432.97 mg/L,其差值76.42 mg/L,十年间增幅达21.4%。  相似文献   
173.
正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下表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R)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H)资料,完成1~2题。  相似文献   
174.
成继龙 《地理教学》2013,(22):19-21
正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用音乐、诗歌创设活动情境,学生在"画、议、说、辩"的"水循环"活动中学会了学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乡土化、生活化的从学生起点出发的活动情境,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疑,能很自然地引起同学们的情感共鸣,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太仓是江南水乡,河流、湖泊随处可见,同学们从小在水中长大,长江养育了我们……教学"水循环"时,我利用与长江有关的音乐、诗歌、图片创设活动情境,并通过"画、议、说、辩"等活动,使学生在体验感悟、体验思维、体验情感、体验创新的基础上学会了  相似文献   
175.
三峡水库蓄水后下荆江河段河床冲刷下切, 局部河段崩岸险情频繁发生。为研究下荆江二元结构河岸的土体特性及崩岸机理,结合近期该河段崩岸情况,现场查勘了6个崩岸点,并对河岸土体进行了室内土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下荆江河岸土体的垂向组成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下部非粘性土(沙土)层较厚,上部粘性土(低液限粘土)层较薄且松散。以河岸崩塌过程分析为基础,提出了二元结构河岸发生绕轴崩塌时上部土层稳定性的计算方法。结合近岸水动力条件计算及土工试验结果,定量分析了二元结构河岸的崩塌机理及其影响因素:① 下部沙土层的起动流速比近岸流速小得多,故该土层容易受水流冲刷;②上部粘性土层崩塌前抗冲强度很大,但多为低液限粘土且相对松散,崩塌后堆积在岸边容易分解并被水流带走;③ 河岸稳定安全系数在一个水文年内呈周期性变化,落水期安全系数最小,故容易引发崩岸,该计算结果与近期崩岸实际统计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6.
沿海与内陆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使得海陆二元化问题日趋凸显,如何减小海陆发展差距,推动海洋经济和内陆经济协调发展,实现海陆统筹是蓝色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首次构建了基于生产函数理论的海陆二元结构生产要素均衡模型,通过数学推导,证明了生产要素海陆间最优配置点的存在,并从内外两方面对海陆二元结构内部生产要素的配置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蓝色经济区建设,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7.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时空分异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1-2005年的统计资料,借鉴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等指标,分析了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总体态势和各省区间城乡二元结构差异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利用GIS技术,选择1991、1995、1999和2003年4个年度做全国城乡二元结构空间分异图,分析了城乡二元结构时空分异形成的原因,提出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8.
陆地生态系统碳- 水耦合机制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水循环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 耦合作用。但是目前对于两者的耦合关系和耦合机制还缺乏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本文在综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 陆地生态系统碳- 水耦合的基本过程和基本作用机制作了概括。我们认为陆地生态系统碳- 水耦合过程共包括土 壤- 植被节点、植被- 大气节点(气孔节点)、土壤- 大气节点和生化节点4 个碳- 水耦合节点。碳- 水间的生化反应、气 孔对光合- 蒸腾的共同控制和优化调控作用、生态系统对碳、水循环的同向驱动机制分别是陆地生态系统碳- 水耦 合的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和生态学基础,共同构成了碳- 水耦合的基本作用机制。我们还用水分利用效率(WUE) 概念对碳- 水耦合过程中的碳/水耦合比例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9.
180.
2009年5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干旱区水循环与水过程模拟重点实验室喜获新疆重点实验室授牌。该实验室瞄准国际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领域前沿,以干旱区内陆河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新疆水资源利用与调控、水环境污染与修复以及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关键问题,将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开展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研究:降水-冰雪径流过程;水耗散和转化过程;水文过程的尺度转化及不确定性;水环境污染与修复;跨境河流水安全等,以期为新疆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