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227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1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田纳西·威廉斯兰福德·威尔逊作品背景为出发点,以"十字路口"为喻,通过对比两人作品中的"南北与东西"、"掠夺与守护自然"、"外乡人与本地人"等几对二元要素,揭示出这些要素对剧作家在刻画人物、突出主题以及体现美国价值观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郑春花 《地理教学》2011,(23):14-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也不断更新,对新课程标准精神的领会也越来越深刻,并积极围绕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研究与改进。不知不觉中,高三复习课也在课改的浪潮中悄然发生着变化。以下就“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的同课异构过程来反思新课改理念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3.
王振奇 《地质学报》2013,87(8):1149-1157
本文根据测井曲线及地震相特征,建立了深水层序界面划分的5种判别标准,将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深水区中中新统一上中新统地层划分了6个三级层序,2个二级层序.根据深水沉积自身沉积旋回所具有的二元结构特征及三角洲与陆架区相对海平面变化之间的关系,将经典的三分体系域划分为二分体系域:异地沉积体系域和原地沉积体系域.其中,异地沉积体系域从基准面下降开始海侵早期,主要发育重力流沉积(块状搬运沉积、浊积扇);原地沉积体系域从海侵中、晚期—基准面上升最大位置结束,主要以原地沉降的泥质披覆沉积为主.本文分析了层序发育的影响因素,综合研究认为:气候条件、海平面变化、构造抬升、沉积物供给、大陆架宽窄等共同制约了研究区深水沉积层序的发育.  相似文献   
84.
中国西部流域水循环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5  
由于中国西部水文循环的地区特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使得中国西部开发面临十分现实和严峻的水资源问题。从中国西部流域水循环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中国西部流域水循环研究基础科学问题。同时,对21世纪中国西部流域水循环科学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核心的方面是: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演变规律是什么?在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如何估算生态需水量?西北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究竟能够承载多大规模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如何合理分配与调控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5.
天山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段的重要水源地.天山地区的水循环系统具有时空差异性大、水源机制复杂、径流构成多元以及水系统脆弱等特点,水循环各环节受陆表格局和气候变化影响显著,水文要素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难以沿用现有的流域水循环模式阐述其内在机理.结合文献阅读和研究,系统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天山地区关键水文要素...  相似文献   
86.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天然水体的环境同位素组成表明,区内各种地表水体(河流和湖淖)在δ18O和δD图上主要分布在雨水线右侧,其关系线的斜率明显小于雨水线的蒸发线,集中反映蒸发作用对地表水体的影响。盆地内地下水大致集中沿雨水线分布,反映了白垩系盆地内地下水为大气降水成因。盆地南北两区地下水的环境同位素具有明显差异性特点,集中体现了盆地南北两区水循环条件的差异。盆地北区各含水岩组间地下水垂向水力联系比较密切,垂向运动特点比较明显,现代水积极循环带的深度为200 m;南区地下水分层性明显,以水平径流为主,现代水积极循环带的深度为160 m。区内浅层地下水以富氚和高14C含量为特征,反映为现代水补给;而中、深层地下水则以贫氚和低14C含量为特征,反映为地质历史时期补给。  相似文献   
87.
岩土材料不同应力路径下脆性变化的二元介质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恩龙  沈珠江 《岩土力学》2006,27(2):261-267
试验研究表明,岩土材料在加卸荷时表现出不同的变形破坏特性,卸荷时脆性增加。建议了一个可以描述材料脆性变化的脆性指数 ,并验证了B指标能较好地描述岩土材料在加卸荷时的脆性变化。应用二元介质模型,对岩样在卸载周围应力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模拟,表明这一模型不但可以模拟岩样在低围压下的应变软化到高围压下的应变硬化现象,而且可以模拟岩样在卸载周围应力过程中的变形破坏过程,特别是对于表现为应变软化的岩样,可以反映出应力峰值前后卸围压时的变形破坏过程的差别。  相似文献   
88.
川北砂岩-泥岩系混合作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沉积岩混合作用判别原理,应用元素铬-钍判别法,判明川北砂岩-泥岩系为二元混合成因。再根据二元混合元素丰度关系定律,由混合变换式求出丰度关系常数,认为川北砂岩-泥岩系既具有互稀释混合作用,又具有稀释混合作用,进而可以对沉积岩端员物质组成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89.
万华岩表层岩溶带岩溶动力系统的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万华岩地区碳酸盐岩中普遍发育的非碳酸盐岩夹层,以及“土层+裂隙层”表层岩溶带双层结构对岩溶动力系统和水循环具有显著影响:非碳酸盐岩地段的地下水因其矿化度较低,CO2 含量较高,而具有较强的侵蚀、溶蚀能力,导致岩溶动力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传输非常活跃,一个岩溶泉年溶蚀量(以CaCO3计)达2795.4kg;由于非碳酸盐岩夹层的普遍存在,不仅阻碍地下水向深循环,而且还有利于土壤、植被的发育。土壤、植被与地表岩溶裂隙网络对区内岩溶地下水还具有较好的调蓄作用,以致使区内有众多的小泉点在地表出露。   相似文献   
90.
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水循环包括自然水循环和社会经济水循环两个方面。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指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各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对目前国际国内关于社会经济水循环关注的主要问题 (水资源安全、水资源社会经济研究、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水环境、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和综合管理) 及其进展进行了评述。水资源安全的主要对策已由增加供给转变为水资源需求管理。增加社会参与和明晰水权是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水价在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和综合管理正逐步落实。水资源需求管理机制、水权水价等水资源管理制度设计、作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基础的生态需水问题和环境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将是未来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