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5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CTDP300多参数自动记录仪对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碧潭泉和水房泉的降雨量、水位、水温、pH值、电导率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的表层岩溶泉水化学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且具不同的表现形式,气温和土壤CO2浓度是引起水化学动态变化的两个重要因子。位于海拔较低的碧潭泉气温,土壤CO2浓度相对较高,岩溶作用也相对强,位于海拔较高的水房泉则相对较弱。受气温控制,前者的水温、pH表现出明显的白天高,夜间低的昼夜变化规律。降雨过程中,至少有两种效应在影响水化学性质:雨水的稀释效应和CO2效应,前者对碧潭泉水化学变化影响较大,降雨可引起泉水电导率、水温及pH的显著下降,降雨强度越大,下降速度与幅度越大,而从泉水电导率下降、pH值略有上升看,两者均对水房泉的水化学变化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62.
佛山作为中国珠三角地区经济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城市,由于其脆弱的地质水文条件,长期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影响。同时,该区域地铁作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工具,其施工和运行所导致的地面沉降也影响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但目前针对佛山地区相关的系统研究不多,对地铁沿线的沉降规律认识不足。利用Sentinel-1数据监测了2015-06至2018-09间佛山市的形变信息,结果表明,佛山市地表形变呈零星分布,未出现大范围的沉降漏斗,形变速率为-20~5 mm/a,局部区域的沉降速率超过-30 mm/a。地面沉降主要与不稳定的地质结构、地下水抽取和局部区域工程施工有关。基于获得的形变结果,对佛山市地铁沿线的形变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对2018年佛山市地铁坍塌事故路段的沉降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在空间分布上地铁沿线沉降差异的成因,并在时间上对地铁沿线的形变进行了模型参数反演。研究工作为今后当地政府开展地表形变普查、沉降灾害预警提供了参考,并为地铁正常运行与维护的安全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利用金佛山高山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金佛山近几十年的旅游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金佛山年均气温8.2℃,气象景观包括云海、晚霞、雪景、雨凇、雾凇等.金佛山全年云海资源丰富,夏季平均1个月大约有10 d可观赏到晚霞,冬季雨凇、雾凇景观较集中,年均出现70 d以上,仅次于峨眉山,金佛山物候景观包括杜鹃花以及独有的方竹林,气候舒适...  相似文献   
64.
以广州、佛山为中心的“广佛经济圈”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增长的地区,对如何保持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区内距今5万年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古河道变迁,探讨佛山地区、广州花都地区、三水大塘、范湖及南海官窑、里水地区的海陆变迁及人居环境特色,以寻求其未来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65.
为进一步研究中国亚热带地区表层岩溶水的动态变化规律,了解亚热带岩溶作用机制,通过分析重庆金佛山表层岩溶泉——碧潭泉和水房泉的全自动观测数据,得出以下结论:(1)长时间尺度监测表明,海拔不同的两个泉水之间水化学性质有较大差异。(2)短时间尺度加密观测表明,碧潭泉和水房泉的水化学性质昼夜变化一致,但有区别。(3)在降雨作用下,碧潭泉和水房泉的水化学动态变化一致。(4)两个泉水水位都比较稳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附近居民的用水,尤其可用于山顶的旅游开发。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表层岩溶水的变化规律,理解亚热带岩溶作用的机理,并且还可以参与到全国表层岩溶对比之中,完善表层岩溶动力系统的分类,指导人们对地表水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66.
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方法,对2 756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1)公众对低碳旅游认知不够深入,具有学历、收入和职业差异.(2)大部分公众愿意学习并实践低碳旅游,其参与意愿具有学历和职业差异,但对于旅游结束后计算“碳排放”并补偿“碳排放”持观望态度;公众不愿意参与低碳旅游的原因多元化,多数人认为低碳旅游只是一个口号,降低了旅游过程的舒适性.(3)大部分公众能采取出行前制定周详的计划、主动关闭电视机和选择有机食品等低碳行为,但只有少数人自愿减少更换被单次数、接受循环使用的旅游包(帽)和自带个人卫生用品入住酒店等.基于上述状况,文中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低碳旅游的推广与实践.  相似文献   
67.
陈慧娴  王硕甫 《广东气象》2013,35(1):37-40,45
对2012年11月21日和25日佛山地区的连续2次大雾天气过程,从大气环流形势背景及演变、大气层结状况、近地面水汽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这2次大雾均是在大气中层有暖平流、大气层结相对稳定和充沛的水汽条件下产生的;而大雾消散的原因有所不同,21日大雾消散是由于气温上升和日照增加,25日大雾消散的原因是冷空气入侵.  相似文献   
68.
济南千佛山及其周边地区的早古生代地层在我国北方极具代表性,该文在结合前人的大量研究总结和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千佛山地区的岩石地层、沉积相、层序地层和区内存在的重要地质构造界面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同时,结合该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中所处的位置对其地质构造演化和古地理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69.
陶培峰  袁月  刘建  张斌  何彦良  肖禾 《测绘通报》2023,(9):82-86+99
黑叶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其生境破碎化加剧,威胁种群的生存安全。本文以黑叶猴在重庆的主要分布区金佛山为例,考虑地形、植被、人为活动和饮水因素等,选取与黑叶猴生境密切相关的7个环境影响因子,对黑叶猴生境适宜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构建了潜在生境之间的生态廊道。结果表明,黑叶猴最适宜生境面积为178.07 km2,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2.15%,主要分布在金佛山中部和东北部地区的沟谷地带,潜在生境斑块呈条带状,破碎化状态明显,具有海拔高、坡度陡、临近水源、植被覆盖度高、远离人为活动干扰等特点;构建的生态廊道共有56条,廊道最小宽度为303.9 m,廊道总长度为147.82 km,总面积为43.89 km2。本文的研究成果对黑叶猴种群和生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0.
为了解济南趵突泉泉域重点渗漏带下伏可溶性岩补源渗漏特征.、影响因素及对泉水的影响,以小岭重点渗漏带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地球物理勘探、钻探、补源试验、模型评估等方法,分析小岭重点渗漏带下伏可溶性岩石岩性、厚度、岩溶发育情况、影响因素及补源渗漏量,评估补源效果。结果表明:小岭重点渗漏带下伏岩层为炒米店组,岩性主要为中厚层微晶灰岩、薄层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厚度自东向西从7.6m向56.3 m增厚,岩溶发育较弱,受千佛山断裂影响,发育规模大的断裂带两侧岩溶越发育,岩溶发育带越宽,补源渗漏能力越强。在钻孔补源条件下,小岭重点渗漏带断裂两侧精准补源地段炒米店组地层补源渗漏量为20 023 m3·d-1。在综合考虑其他补源措施的情况下枯水期补源量为15 000 m3·d-1、补源时长1个月对泉水的影响值为2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