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85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419篇
海洋学   6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侧向测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前言电测井巳成为目前解决地下地貭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在高矿化度泥浆地区、薄交互岩层频繁地区、致密高电阻层地区,一般电测井法则受到严重限制;而侧向测井是解决这些困难的比较理想的测井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2.
基坑开挖及降水引起周围地面不均匀沉降并导致周围建筑物倾斜、开裂等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总结当前地面沉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采用弹塑性有限单元法模拟基坑支护、降水以及开挖步骤,分析其对周围地面沉降及建筑物的影响。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施工支护条件对支护结构周围土体影响较大,考虑降水和不考虑降水计算结果相差20 mm左右,表明抽水引起的变形较大,最后提出了减少沉降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3.
爆炸余震波形持时和余震事件频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封闭爆炸发生后常常产生大量的余震事件,本文对3次爆炸余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结果显示,余震波形持时很短, 70%以上的余震波形持时在2~7 s之间,持时频度衰减指数约为-1.6. 幂函数模型较好地描述了余震序列频度的整体变化特征, 爆炸后约两星期内,余震序列的频度衰减较快,衰减指数约为-1.0. 早期余震以群发式为主,后期余震以单发式为主. 对于同强度的爆炸, 因介质和地质构造的差异产生的余震数量相差几倍; 对于一次里氏震级为5.5级的爆炸,爆炸后约一个月内, 余震事件频度就接近了本底,此后仍有少量的余震发生.   相似文献   
164.
李玉能 《福建地理》2004,19(2):52-54
本文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状况和教育方针出发,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和新的研究方式,阐明了本学科的教学必须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论述了如何从内容、思维、形式、时空、评价等全方位地进行开放式地理教学。  相似文献   
165.
黄河侧渗补给浅层地下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清平  崔玉兰 《水文》2004,24(2):26-30
通过对黄河下游山东东平县银山至滨州市段9条实测断面详细的观测试验、系统分析研究,定性得出了黄河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补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采用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和验证,确定了该段黄河水补给地下水的范围和强度,为沿黄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了依据,对黄河水资源合理利用、黄河下游治理开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6.
1995年日本国兵库县南部地震桩基础典型破坏模式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璇  李亮 《世界地震工程》2004,20(3):100-108
对于发生在1995年1月17日日本国兵库县南部地震中,以神户市为中心的临海地域中大量由于液化土层的侧向流动引起护坝附近建筑物桩基础在地层中的典型破坏形式进行了破坏和应力分析。将震后破坏建筑物详细的地基调查报告以及用倾斜计及可视照相机等测量手段得到的桩基变形实测结果与解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临海建筑物桩基础的破坏机制进行了研究,验证了应力解析的方法-荷载分布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7.
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田异常高压的成因分析及其定量评价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2气田自始新统以下地层内砂岩储层的实测压力梯度为1.8~2.1MPa/100m,过剩压力达30~35MPa,表现为明显的异常高压。前人认为超压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构造挤压作用,此外还有高压天然气的注入、构造抬升等因素,基本不存在欠压实作用。本文首先总结了各种成因机制的可能性,以此为依据,定量评价了气柱浮力、欠压实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等因素对砂岩内异常高压的贡献,并提出了克拉2气田超压形成的概念模式。研究发现,该气田不同深度间的过剩压力差异完全是气柱浮力引起的,但气柱浮力对超压的贡献不超过10%;明确指出欠压实作用肯定存在,且对砂岩中超压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其贡献一般为20%~30%,部分层段高达40%~50%;从构造压实作用机理出发,分三种情况讨论了构造挤压对流体增压的影响,认为构造应力能够传递给流体的最大压力为侧向上的最大主应力与沉积压实阶段的上覆负荷之差,其对本地区超压的贡献最大可达40%~50%,部分层段仅20%~30%。克拉苏地区超压形成的时间先后顺序(概念模式)为:首先因欠压实作用而出现超压,形成了封闭体系;其次为天然气的快速注入;而康村期(N1-2k)以来的构造挤压则引起流体压力幅度的进一步增高。  相似文献   
168.
油气藏微观不均一性及其意义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潘长春  杨坚强 《沉积学报》1998,16(4):98-104
油气储集岩中不同孔隙类型(开放型与封闭型)中的油气组分、孔隙中自由状态的油气组分、矿物颗粒表面吸附(束缚状态)的油气组分、以及矿物内部油气包裹体之间常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甾、萜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成藏阶段油气组成的地球化学特征,展示了油气充填过程,同时为油源对比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9.
侧向千斤顶式取样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侧向千斤顶式取样器设计计算,工作原理,使用注意 事项。  相似文献   
170.
本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程序分析受侧向载荷的单根桩和组合桩的破坏试验。分析中,地基的力学特性用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假定为理想弹-塑性的。用桩的弯曲力矩和曲率间双曲线关系模拟桩的非线性、同晨在数字分析中还考虑到了就地浇注混凝土桩轴向应力的影响。桩承受侧向载荷桩的力学性能,如载荷-位移关系中的最大变形和组合桩中弯曲力矩的分布,还可以很好地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