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1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63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白音查干凹陷达尔其油田原油地球化学与物性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达尔其油田原油的粘度差异很大,稀油、普通稠油和特稠油均有分布。大部分稠油和特稠油正构烷烃分布完整,末见生物降解等次生变化的迹象,具有原生稠油的特征。通过对几个代表性原油和烃源岩的族组成、饱和烃GC和GC/MS分析可知,Da201和Dal402类型成熟稀油来源于埋藏较深、热演化程度较高的下白垩统腾格尔组和阿尔善组烃源岩,而Dal201类型末熟、特稠油则来源于埋藏浅、热演化程度低的下白垩统都红木组一段烃源岩。由油样Da201和Dal201混合(质量比68.7:31.3)而成的油样Da2 12,其族组成、饱和烃色谱和甾、萜烷分布特征与Dal401类原油接近。详细对比二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Dal401类原油比混合油Da2 12含有更多的成熟稀油.稀油比例大于68.7%。Dal401油层油砂样连续抽提实验结果表明,早期注入该油层的原油为Da201和Dal402类成熟稀油。晚期注入的原油为Dal201类末熟特稠油,这进一步证实了Dal401类油为混源油。  相似文献   
132.
本文利用粉煤灰-CaO无熟料粉煤灰水泥作为生产尾矿免烧建筑制品的胶凝材料,采用常压湿热养护技术,实验研究了粉煤灰-CaO胶凝体系和粉煤灰-CaO-尾矿蒸养体系,运用SEM研究手段,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粉煤灰水泥及尾矿建筑材料的显微形貌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蒸养过程中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3.
二连盆地稠油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稠油在二连盆地内广泛分布,其成因可分为原生稠油和次生稠油两类。原生稠油来自未成熟或低成熟的白垩系烃源岩的直接排烃和原油运移过程中的分异,主要为普通稠油(粘度为100~5000mPa·s),而次生稠油则是原生稠油受生物降解、水洗和氧化等次生稠变的产物,并具有不同的稠化程度。基于大量稠油物性、饱和烃色谱和色质分析数据,探讨了不同类型稠油的特征,并根据稠化程度的差异将二连盆地稠油归纳为一个稠变序列,即低成熟—未成熟稠油(粘度100~2000 mPa·s)、轻度生物降解稠油(粘度500~5000 mPa·s)、中度生物降解稠油(粘度1000~50000 mPa·s)、重度生物降解稠油(粘度>50000 mPa·s)。随原油稠化程度的不断增加,其产物从普通稠油变化为特稠油。原油在盆地斜坡带和凹中隆起的高部位最容易发生次生稠变而形成稠油。多种稠变作用的叠加是二连地区稠油大面积分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4.
利用芳烃化合物预测生物降解原油的粘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和溶剂选择抽提-定量GC/MS分析技术,对辽河油田冷43/37断块区21个原油样品进行了粘度与饱和烃、芳烃化合物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原油粘度随饱和烃族组成含量降低而升高,与芳烃族组成无关,但与萘、菲、二苯并噻吩系列芳烃化合物的绝对浓度及其在总芳烃中的百分含量关系密切.就不同粘度范围的原油,其芳烃化合物参数与粘度的相关性亦不尽相同.文中还初步建立了适应不同粘度范围的一系列粘度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35.
采用丙烯酸、丙烯酰胺在水溶液中二元共聚,并以钠基膨润土为无机添加剂,合成了抗温、抗盐性的预交联凝胶.最佳工艺条件如下:反应温度为40°C,反应时间为1 h,交联剂质量分数为0.07%,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1%,丙烯酰胺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1∶2,丙烯酸中和度为80%,膨润土质量分数为7%.预交联凝胶在去离子水中的膨胀率达76 g/g,可抗温110°C,抗盐达150 g/L,在原油中浸泡15 d的收缩率为86%,堵水率大于90%,堵油率小于7%.该预交联凝胶具有良好的封堵选择性和调剖效果,可作为高温、高盐油水井的深部堵水调剖剂.  相似文献   
136.
邢作云  孙国才 《地球科学》1997,22(4):382-382
溶胶-凝胶法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邢作云饶瑞孙国才(材料系,武汉430074)(华中理工大学,武汉430074)纳米材料是指由极细晶粒组成、特征维度尺寸在纳米数量级(1~100nm)的固体材料.由于极细的晶粒和大量处于晶界和晶粒内缺陷中心的原子,纳米...  相似文献   
137.
高岭土矿物组分特征对纸张涂布粘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韩榕 《福建地质》1995,14(1):49-54
粘浓度是纸张涂布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受涂布高岭土的矿物组分特征所影响。蒙脱石、水云母类矿物的存在,特别是蒙脱石的混入对涂布高岭土是有害的。高岭石的结晶有序度与粘浓度存在一定联系。高岭石的结晶指数采用Hinckley方法测定,从0.33变化至1.27,其粘浓度的范围从41.7-66.5%。当结晶度指数大于1时,粘浓度大于66%;当结晶度指数小于1时,粘浓度小于66%。有序的高岭石有利于粘浓度的提高。进  相似文献   
138.
建立了描述具有无限大Prandlt数,变粘度的滞弹性流体运动的稳态和动态三维有限元公式,其中运动方程的有限元公式是由用应力分量表示的平衡方程,再利用牛顿流体的本构关系导出的。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能够分析流体粘度变化所起的动力学作用,而且还能够直接计算温度分布和由流体运动所引起的扰动压力。最后,论证了导出的有限元公式和程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并给出了具有三维流动特征的算例  相似文献   
139.
浙江中生代酸性火山岩柱状节理构造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松年 《岩石学报》1995,11(3):325-332
柱状节理构造历来被众多学者认为只能发育在粘度小、流动性大的基性熔岩中。近年来,在浙江多处中生代酸性火山岩中,发现了十分典型、甚具规模的柱状节理构造。本文从岩石化学角度,对浙江四例酸性火山岩柱状节理构造与浙、苏二省四例玄武岩柱状节理构造做了比较研究。浙江含良好柱状节理构造的酸性火山岩的平均粘度是基性熔岩平均粘度的104倍,酸性火山岩的最大粘度甚至可达基性熔岩粘度的106倍。如此巨大的酸、基性火山岩粘度比率表明,传统冷却收缩说关于柱状节理构造只能发育在基性熔岩中,因而岩浆粘度是制约柱状节理构造发育与否的主要因素的观点应予修正。最后,本文还讨论了关于柱状节理形成机制的流体动力学观点。  相似文献   
140.
琼胶(Agar),也称琼脂、冻粉等。对于其质量要求,因用途不同而异。做为普通生化试剂与药物,凝胶强度并未作出具体的规定,但是,从生产的角度与出口的要求看,却是一个最重要的质量指标。凝胶强度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