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31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811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依据1/20万、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和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异常特征,结合区域及矿区地质、构造等地质要素,综合评价各异常特征所反映的地质找矿信息及其在大横路铜钴矿床找矿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同时对该地区影响地球化学异常强度的各因素等加以讨论。总结出寻找该类型矿床的找矿地球化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和外贝加尔区古河道型铀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俄罗斯3个具有工业意义的古河道型铀矿化发育区(外乌拉尔,西西伯利亚和外贝加尔)的地质背景,铀矿化特征和铀成矿条件,指出切割到基底的古河道型铀矿床,既可产于跨地区的造山周围,也可产于活化的年青地台和古老地盾,既可形成于干燥的气候条件,也可形成于潮湿的气候条件。古河道型铀矿化可以从含矿层的沉积开始一直延续到被泥岩层或玄武岩层完全封盖。古河道的后成氧化分带有两种形式:氧化带-铀矿化带-原生灰色岩石;氧化带-氧化铁再沉积带-漂白带-原生灰色岩石。古河道型铀矿床具宽广的元素谱,这主要是与含矿围岩富含有机质和在氧化带尖灭处存在各种地球化学障有关。  相似文献   
13.
徐启东  李建威 《矿床地质》2003,22(4):365-376
滇西兰坪盆地北部发育了一类受逆冲推覆构造控制的浅成热液Cu—Ag—Pb-Zn矿化,形成了白秧坪、富隆厂、吴底厂、麻栗坪及金满、科登涧等大-中型矿床和矿点,并存在矿化分带。文章利用这些矿化脉体的流体包裹体和热液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资料,研究成矿流体与矿化分带的关系。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主要属于NaCl-H2O成分体系,盐度ω(NaCleq)为2%~11%,形成温度为170~300℃,形成于1.8~3.8km深度内,这些相似性说明这类矿化的发生具有相似的流体性质和沉淀机制。热液方解石在δ^13C-δ^18O图解中呈近水平线展布的型式,指示流体源自地壳浅部的地下水系统,与海相灰岩等围岩作用形成了溶解碳以[HCO3^]-为主的成矿流体,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可能是成矿流体沉淀的主要机理。从西到东,流体包裹体的盐度-温度由高到低变化与矿化分带和逆冲推覆构造的根带→中带→锋带相配套,显示重力驱动流动可能是主要的流体流动机制。成矿流体在不同构造部位流动的通畅及流体.岩石系统的封闭-开放程度等流体流动性质与矿化发生的强度和规模有关,兰坪北部逆冲推覆构造中带的流体通畅地流动及沉淀时处于相对开放状态,有利于该区形成较大规模的浅成热液多金属矿化。  相似文献   
14.
浅论新疆海相火山热水沉积矿床的分带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疆海相火山热水沉积矿床,一般在时间上没有明显的集中生长期。空间上依附于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岛弧带,它在区域上和矿床本身具有矿种转化、类型转换、配套与分带特征。以块状氧化物、块状碳酸盐和块状硫化物转换序次来研究该类矿床。利用铁木尔特铅锌矿上部铅锌下部铜金,预须开普台铁矿上铁下铜;莫托沙拉铁锰矿上锰下铁中间铅锌重晶石等矿种转化规律和由块状氧化物和块状碳酸盐向块状硫化物成生过渡特点,预测诸如蒙库铁矿、赤龙峰火山盆地中铁矿和喀喇昆仑山各铁矿床(点)外围与深部转换、发展成为铜金矿的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碳酸盐岩潜山储层垂向分带及油气藏流体分布规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古岩溶形成的基本条件出发,提出可溶性岩石和具溶蚀性的流动水是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古岩溶与古风化壳常共生.受储层结构的非均质性、构造圈闭分割性、流体分布不完善性及高地温场等因素影响,流体在古潜山奥陶系储层的分布很复杂,孔、洞、缝发育程度及搭配好坏是决定油气产量的核心,圈闭条件与流体分布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相山铀矿田成矿机理研究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4  
本文重点研究了相山铀矿田的成矿时代及成矿环境 ,并剖析了典型矿床在垂向上物质成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相山矿田主要经历了两期铀矿化作用 ,第一期为铀 赤铁矿化阶段 ,成矿年龄为 1 1 5± 0 6Ma ;第二期为铀 萤石 水云母化阶段 ,成矿年龄为 99± 6Ma。两期成矿作用分别形成于不同的地质环境 ,第一期成矿作用主要与大规模火山塌陷及次火山岩侵位有关 ,第二期成矿作用则主要与因太平洋板块的松弛作用而形成的区域性伸展、裂解及中基性脉岩的活动有关。相山矿田的热液蚀变类型不仅在平面上存在东碱、西酸的演化趋势 ,而且在垂向上还存在上酸、下碱的演化规律。通过对相山矿田成矿机理的深入探讨 ,认为相山矿田是成矿元素多阶段富集、成矿热液多期叠加以及多种地质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西藏驱龙斑岩铜钼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驱龙铜矿发育多元素的岩石地球化学异常.成矿元素Cu、Mo、(Ag)异常强、规模大,异常与矿化区一致;伴生元素Au、Bi、Pb、As、Sb、Hg异常在Cu、Mo异常边部并套合产出的B Co、Ni Mn Zn的异常主要分布铜钼矿化带外侧.Na2O在矿化区显示负异常,K2O为正异常.从异常元素组合、水平分带性和贫Na2O、富K2O的成矿环境表明,矿床属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地球化学特征,并受到了强烈的剥蚀.  相似文献   
18.
宋峰 《河南地质》1997,15(1):19-23
西峡县北部有一巨大的与燕山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活动成矿带,从岩浆活动中心向南的成矿可依次分为:内带-中带-外带,其对应主成矿元素为Mo,W-Au,Pb,Ag-Au,Sb,As中带和外带为金的重要成矿带,矿带与燕山侵入体空间依存关系密切,成生时代一致。分带为由岩浆活动中心向外热液温度的降低及扩散距离的远近所造成,它可存在地质体不同规律的尺度上,在东秦岭较为普遍,研究这种分带,对矿产的预测与评价将会有较  相似文献   
19.
低共结系统中存在着两种固溶体交替结晶生长和同时耦合结晶生长这两种生长方式,当液相组分的扩散慢时有利于共晶的交替结晶生长,液相组分的扩散快时有利于共晶的耦合生长。前看有利于形成具有宏观振荡波长球(环)状或条带状分带,后者有利于形成细观振荡波长的层状构造。不规则的周期分带现象与内部非线性机制和外部扰动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甘肃九源─坪定金矿是受地层、构造双重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本文从区域、矿区、矿床地球化学及异常模式研究入手,总结出本类金矿床的最佳指示元素,建立了矿致异常元素分带序列,对寻找该类型矿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