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2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276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925篇
海洋学   136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1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3篇
  1939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博鳌旅游度假区地貌景观演变与岸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傅鳌亚洲论坛为契机迅速发展的位于万泉河河口地区的海南傅鳌旅游度假区,在海内外事有较高的知名度和旅游吸引力。旅游度假区内地貌景观的多样性特征显著,集丘陵山地、海洋、泻湖洼地、岛屿、河道、沙坝、河口海岸等地貌景观为一体,万泉河河口地区长期以来保持优美的自然景观,具有很好的旅游开发前景。博螯旅游度假区以泻湖-沙坝、河口岛屿-潮汐汊道为主的沉积地貌体系,发育于全新世海平面上升的背景下,现代地貌格局约在3000aBP形成。河口海岸和江心洲地貌稳定性问题成为海南岛博鳌旅游度假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其中口门附近的稳定性最差,玉带滩北段的海岸侵蚀比较明显,万泉河主河道南岸的侵蚀比较严重,沙美内海的淤积则不断加强。结合区域地貌特征,提出解决岸坡稳定性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92.
A finite-difference approach is used to develop a time-dependent mild-slope equation incorporating the effects of bottom dissipation and nonlinearity.The Euler predictor-corrector method and the three-point finite-difference method with varying spatial steps are adopted to discretize the time derivatives and the two-dimensional horizontal ones,respectively,thus leading both the time and spatial derivatives to the second-order accuracy.The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the present model are tre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general conditions for open and fixed boundaries with an arbitrary reflection coefficient and phase shift.Both the linear and nonlinear versions of the numerical model are applied to the wave propag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ver an elliptic shoal on a sloping beach,respectively,and the linear version is applied to the simulation of wave propagation in a fully open rectangular harbor.From comparison of numerical results with theoretical or experimental ones,it is found that they are in reasonable agreement.  相似文献   
993.
海底不稳定性 ,如滑塌、滑坡、碎屑流和浊流等是灾难性事件的主要原因。它们对大陆边缘地貌和地层有重要影响 ,取决于有多少沉积物由于重力驱动从浅水搬运至深水中。此外 ,由于海底不稳定性是大陆边缘物理结构的延续部分 ,它们继续引发破坏 ,即使在高海面、有地震活动以及沉积物供应低的地区也是如此。因此 ,海底不稳定性成为对大陆边缘以及资源勘探和利用方面的障碍。大陆边缘上没有哪个地区不受海底不稳定性的影响 ,海底破坏位于海岸线至陆隆的深水区。然而 ,对破坏的次数和水深作图时发现 ,崩塌在大陆坡出现的几率最高。这种情况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994.
四十年来磨刀门河口水动力对地形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磨刀门是珠江的主要泄洪通道之一,径流分配居珠江三角洲八大口门之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磨刀门经过大规模的人工整治,河床形态变化很大。利用磨刀门1964年、1977年、2003年的地形,通过ECOMSED模型模拟了磨刀门海域洪季水动力场,对潮流、水面坡降、潮能通量等特性进行对比,发现整治后磨刀门水动力强度加大,而且流速滩槽分异明显;落潮期间上游水位均大于下游水位,水面坡降落潮比涨潮大一个数量级;水深与流速是决定潮能大小的主要因素,同一位置随着泥沙淤积河床变浅,潮能通量也减小。  相似文献   
995.
以 Iversion的海底稳定渗流理论为基础 ,运用静力极限平衡方法和库仑破坏准则 ,提出了以海底水下斜坡坡度、沉积物有效内摩擦角和内聚力为自变量 ,波浪在海底产生的孔压梯度为参变量的海底稳定性分析方法。并给出了黄河水下三角洲不同土质所需的临界孔压梯度判断曲线 ,预测了黄河水下三角洲的海底稳定性 ,其分析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996.
高桩码头岸坡稳定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岸坡稳定是目前比较前沿的研究成果,该方法在获得抗力分项系数的同时,可以得到岸坡土体的应力、位移场、塑性区以及桩基对岸坡稳定的影响。对国内某突堤码头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土体采用与Mohr-Column准则匹配的Drucker-Prager弹塑性准则,首次利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了在桩基影响下的成层土岸坡稳定问题,并给出了抗力分项系数、塑性区和位移场,从而为高桩码头岸坡的稳定性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利用不同年份的水深地形资料进行冲淤计算,结合实测水文泥沙、现场岸滩沉积地貌观察、新老海堤分布位置及以往浅地层探测和考古等资料综合分析发现,岸滩地貌形态从大约距今7 000 a前的一个古基岩港湾经受细颗粒泥沙长期不断地充填、淤积转化为近乎平直的岸段.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近370 a来海岸线以5.3 m/a的速度向海推移,潮滩以0.25 cm/a的速率沉积.近40余年来水下岸坡平均冲淤速率为-3.8~2.4 cm/a,横向冲淤调整有类似砂质海岸剖面塑造的特性,泥沙经受了在横向剖面"上部微淤、下部微冲"和纵向总体"东侧微冲、中西部微淤"的交替重复调整过程,目前朝着"上部微淤、下部微冲"的均衡剖面调整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98.
K. C. LIU 《地质学报》1944,(Z2):226-244
正 With 5 Plates The region here described as West Hunan includes the drainage area of Yuanshui~1 and Lishui~2 together with their tributaries. As a result of several years' research in this area, the writer has gathered  相似文献   
999.
程裕淇 《地质论评》1939,4(Z1):185-194
導言二十八年一月奉命調查昆陽二區中邑村西燐灰岩礦,於二十八日午後出發,二月二日返省,實地工作凡三日半,测有縮尺一萬分之一地形地質略圖一幅。東起滇池濱鎖水閣,西止歪頭山,長約三公里許,惟礦層向西延長尚遠。區内紅土層及表土之分佈甚廣,岩石露頭不甚完善,致礦層之確實厚度及含礦  相似文献   
1000.
杨伟  梁英英  王振福 《探矿工程》2016,43(10):92-95
吴起县居宁花园后侧山体存在高陡黄土边坡,在长期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下,形成了崩塌地质灾害隐患。对此,提出了采用削方减载和土钉支护加强坡体稳定性的组合治理方案,并结合治理区实际情况,对分级削坡和土钉支护的各项参数、工艺要求、施工方法等进行了设计。按照设计方案施工结束后,坡体得到了有效加固,达到了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