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1篇
  免费   2341篇
  国内免费   3289篇
测绘学   1987篇
大气科学   1782篇
地球物理   1620篇
地质学   6114篇
海洋学   2939篇
天文学   231篇
综合类   797篇
自然地理   881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509篇
  2022年   573篇
  2021年   701篇
  2020年   490篇
  2019年   704篇
  2018年   483篇
  2017年   452篇
  2016年   492篇
  2015年   662篇
  2014年   891篇
  2013年   746篇
  2012年   862篇
  2011年   833篇
  2010年   636篇
  2009年   740篇
  2008年   705篇
  2007年   750篇
  2006年   756篇
  2005年   542篇
  2004年   485篇
  2003年   285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332篇
  2000年   290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76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5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4 毫秒
991.
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超宽带系统的研究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阐述了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MB-OFDM)超宽带系统的基本原理及信号格式,具体分析了相应的发射机与接收机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利用SystemView仿真平台对发射机、接收机以及信道进行了仿真设计,并互连成一个MB-OFDM超宽带系统。最后,分别给出了功率谱密度、子频带切换以及发射端与接收端信号比较结果,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证明了整个系统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2.
运用云南天文台1米反光望远镜及其附设CCD装置在1988年1月23日及24日对3C120进行了I和R波段观测。采用Starlink系统中的ASPIC软件系统作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我们观测到了一次3C120核心区域中的快速增亮现象。平均增亮速度快于约-0.7~m/日。在这一快速增亮的早期,围绕3C120的核心区域有短的亮射线出现。从1988年1月24日的3C120Ⅰ波段像上发现,可能有一个从核心区域向南的新的突出物。  相似文献   
993.
GPS Block IIR(M)����ԭ�����Ӳ�Ԥ���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ú?????????GPS Block IIR??M??????????????????????о??????????GM(1??1)??AR(p)??????????1???????????????1 ns????????10??????????????10 ns??????????????ζ??????GM??1??1???????????????????????IGS(the 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 for Geodynamics)??????????7 ns??????  相似文献   
994.
RFID(射频识别)中间件技术是RFID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分布式环境下的信息交换是这项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随着企业对空间位置信息的关注需求日益增大,空间信息服务也成为RFID中间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RFID中间件和空间信息服务的概念,通过一个RFID物流管理系统应用实例研究了空间信息服务在RFID中间件中提供空间信息操作,处理与交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5.
臼齿构造主要成因模式及时空分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述臼齿碳酸盐岩成因研究历程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评述了6种主要的臼齿构造成因模式,其核心问题是在元古代正常潮下浅海环境中构建成岩作用早期臼齿构造裂缝形成及等粒微亮晶方解石快速沉淀充填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条件.其中,气泡扩张裂缝模式、微生物地球化学模式和同沉积地震脱水模式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臼齿构造多产出于正常浅海潮下环境,并且呈幕式特点产出于前寒武纪地层记录中,其时空发育特点似乎表明与叠层石发育的不相容性.臼齿碳酸盐岩在中新元古代集中发育的事实可能反映了有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在地质历史上的唯一结合.理清臼齿构造成因问题是认识前寒武纪复杂的碳酸盐岩世界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996.
利用荧光标记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fAFLP)技术对文蛤(Meretrix meretrix)、青蛤(Cyclina sinens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和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4种帘蛤科贝类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选择EcoRⅠ/MseⅠ进行酶切,使用6个E 3/M 3引物组合进行扩增,共获得1 096个位点,多态位点比率95.1%,片段长度50~456 bp。其中,文蛤、青蛤、菲律宾蛤仔和硬壳蛤分别得到681,715,702和694个位点,相应的多态位点比率为76.8%,81.7%,83.0%和75.1%,得到17个种特异性位点,可作为4物种特征标记。分析了群体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以及种间遗传相似系数。结果表明,硬壳蛤群体遗传相似系数最高(0.670 9),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0.236 0);菲律宾蛤仔群体遗传相似系数最低(0.592 5),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0.261 8);根据遗传相似系数采用UPGMA法构建了4物种32个体的聚类图,表明文蛤与菲律宾蛤仔遗传关系最近,青蛤与其他3物种遗传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了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a)幼鱼的摄食特性。结果表明:在幼鱼阶段,云斑尖塘鳢的摄食方式为主动掠食;个体全长10mm的日摄食量约为体重的11.66%,40mm的日摄食量约为体重的51.04%,69mm的日摄食量约为体重的55.30%;日摄食量与幼鱼全长呈正相关关系:A=11.3577+0.7664L(r=0.876);云斑尖塘鳢幼鱼的适口饵料鱼全长为其全长的25%~50%,幼鱼摄食15~17h后可完全消化饵料鱼;云斑尖塘鳢幼鱼昼夜摄食节律明显,一昼夜出现一个摄食高峰,高峰时段为19:00-01:00。  相似文献   
998.
条石鲷早期发育的形态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Temminck et Schlegel 1844)的受精卵为球形浮性卵,卵径为0.79~0.90 mm,无色透明,油球一个,卵黄靠近动物极有龟裂结构。在22℃±0.5℃,盐度为30的条件下,卵子授精后31 h仔鱼孵出。初孵仔鱼全长1.66~2.20 mm,在背鳍膜的前边缘上有4~5个星状黑色素;1日龄仔鱼全长1.83~2.32 mm,背鳍膜上黑色素异常明显;2日龄仔鱼,胸鳍原基出现,尾部鳍膜中间开始出现放射丝;3日龄仔鱼,背鳍膜上黑色素消失,上下颌开启,部分仔鱼开口摄食;4日龄仔鱼,卵黄囊吸收殆尽,鳔原基出现;5日龄仔鱼,胸鳍可垂直向外伸展,上下颌开启频繁;12日龄仔鱼,具有集群和趋光性;20日龄仔鱼,体前部呈黑色,在水中分散均匀,摄食旺盛。25日龄稚鱼,全长6.55~8.42 mm,体前部开始出现黑色条带痕迹;30日龄稚鱼,头部眼的上缘由一横带,鱼体体侧出现3条黑褐色的横条带。40日龄幼鱼,全长15.50~35.55 mm,鱼体体型与成鱼相似,体侧有6~7条黑褐色的横条带。通过对条石鲷早期发育的形态学观察,了解其卵胚及仔稚的发育规律和种属的特异性,不仅可以丰富我们对鱼类早期生活史的认识,而且对进一步进行条石鲷的生产育苗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9.
褐菖鲉网箱养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年4月30日在浙江南麂海域3 m×3 m×3 m网箱中放养0.9 g自然海区捕获的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苗种,进行为期2年多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该鱼生长缓慢,养殖38 d体质量为8.3 g,养殖240 d为24.8 g,养殖787 d为112.3 g.总养殖成活率为20.1%,平均日增体质量0.142 g,平均日增体质量率0.62%.秋末至夏初低水温期是褐菖鲉的主要生长期,在9~13℃较低水温下亦会摄食与生长.饵料系数为3.6.冬春季养殖成活率高于秋夏季,第一年夏季养殖成活率低,仅28.1%.养殖方式以混养为宜.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本征模态函数的正交分解方法对日长(LOD,length of day)数据序列进行分解,得到了日长变化的101个正交本征模态函数.通过对其中几个主要模态函数进行分析,发现日月地的相对位置与其中几个模态函数极值发生的时间极其吻合,并据此推断出日长变化的主要激发源.同时还发现日长变化存在准周期约为206 d的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