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839篇
海洋学   102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研究三峡坝库区的地壳稳定性,根据奥陶-侏罗纪地层中构造变形的实际观测资料,计算了秭归龙会观5.1级震区及其邻区新生代以来区域应力场的主应力方向。结果表明:主压应力为北东东向,主张应力为北北西向;现代构造应力场与新生代以来应力场基本一致;晚第三纪以来,该区构造应力场相对稳定和统一。  相似文献   
92.
王高强 《湖南地质》1998,17(2):119-122
湘乡桃林水库左坝肩的渗漏,是地层岩性、断层构造、变质作用与风化作用等内外营力综合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其岩强风化带、崩塌岩块的松散堆积体为主要渗漏带,并提出了该水库的主要渗漏途径及其治理方案。治理后,经汛期水库高水位运行检验、止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3.
<正>为全面落实全国和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工作,分析当前青海省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和耕地保护形势,安排部署2015年工作任务,3月4日,全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和耕地保护工作座谈会在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召开。国家土地督察西安局副专员刘志宏、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朱小川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市(州)、县(市、区、行委)国土资源局及省国土资源厅相关处室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西宁市和大柴旦国土资源局作了经验介绍,厅耕保处和省执法监察总队分别就《2014年全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情况》和《2014年全省执法监察  相似文献   
94.
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极限抗震能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强震区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的特点,在三维真非线性有效应力地震反应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极限抗震能力的研究方法。从稳定、变形、防渗体安全等方面,对建在深厚覆盖层上的长河坝高心墙堆石坝的极限抗震能力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根据坝坡稳定性、地震残余变形、液化可能性、单元抗震安全性、防渗心墙及坝基防渗墙安全等多角度的评价结果,初步认为,长河坝的极限抗震能力为0.50~0.55g。  相似文献   
95.
<正>2009年8月莫拉克台风造成于台湾小林村献肚山大山崩,于旗山溪形成堰塞湖后在很短时间内发生溢顶破坏。该研究由航照图、灾前与溃坝后DTM、土壤物性试验与野外调查,根据崩塌与坝体堆积平衡,结合堰塞湖溢流时间,重建小林村天然坝地形与水文参数,并进行坝体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小林村堰塞湖天然坝主要由透水性低、易冲蚀的细颗粒组分组成,坝体积为15.34×10~6m~3,溢流点坝高及最大坝高分别为44m及60m,坝长与坝  相似文献   
96.
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小水沟泥石流治理防治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对甘肃省陇南市造成了严重危害。震后次生地质灾害对陇南市城镇村庄、交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武都区蒲池乡小水沟震后产生了大量的崩塌、滑塌堆积体,一旦遭遇暴雨,极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直接危及小水沟沟口左岸九年制义务学校一座及沟口两岸居民,因此治理该泥石流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当地暴雨特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泥石流固体物质源及形成的踏勘,针对该泥石流具有危险度高,流量大的特点,执行全面规划、重点治理的设计思路,采取了防护、生物工程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拦挡工程为有效发挥工程泻洪、拦渣、调节、固床、稳坡和控制固体物质补给量,预防沟道下切及沟壑发展,减少泥石流对下游村庄危害,起到了积极作用;生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稳固堤前砂土、减缓水石流流速、减小水石流对护堤的直接冲蚀和破坏、保障堤内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耕地的正常使用、增大植被覆盖率,绿化环境等。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宁夏彭堡地下水库拟选坝线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所得资料的综合整理研究,对拟选坝线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评价。初步评价工程场地为具湿陷性、中等液化和普通水泥具结晶性硫酸盐弱腐蚀性的一般建筑场地,区域稳定性一般。工程建设场地位于大厚度湿陷性、饱和黄土(粉土、壤土)分布区,为适宜该工程建设的一般场地,属抗震不利地段。查明了库区拟选坝线工程地质条件,为设计部门提供地下水库可行性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98.
拜仁达坝和维拉斯托是近年来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发现的2个大型银多金属矿床,文章对其开展了硫和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拜仁达坝矿床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为-4.0‰~+1.6‰,维拉斯托矿床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为-0.8‰~+2.0‰,与岩浆热液型矿床的硫同位素值接近,表明这2个矿床中的硫主要来自岩浆。拜仁达坝矿区43件金属硫化物的206Pb/204Pb值为18.333~18.515,207Pb/204Pb值为15.532~15.656,208Pb/204Pb值为38.057~38.610;维拉斯托矿区20件金属硫化物的206Pb/204Pb值为18.304~18.377,207Pb/204Pb值为15.520~15.610,208Pb/204Pb值为38.112~38.435。拜仁达坝东矿区矿石中的铅同位素组成与维拉斯托矿区相似,变化范围小,相对贫放射性铅同位素,并且均为混合铅。矿石中的铅可能来自围岩地层及深源岩浆。  相似文献   
99.
江琳  支霞臣 《岩石学报》2010,26(4):1265-1276
本文报道了采自汉诺坝玄武岩区周坝和白龙硐剖面以及白布洛张20井等地29个玄武岩样品的Re、Os含量和~(187)Os/~(188)Os比值。Os含量为11×10~(-12)~314×10~(-12),Re含量为40×10~(-12)~238×10~(-12),Re和Os含量有正相关趋势。碱性玄武岩(AK)的Re、Os含量高于拉斑玄武岩(TH)和过渡玄武岩(TR),玄武岩Os含量变化与分离结晶作用有关,玄武岩的低Re含量与地面喷发的火山岩浆脱气过程中Re的挥发性丢失作用有关。玄武岩的~(187)Os/~(188)Os比值为0.14735~0.61136,AK的~(187)Os/~(188)Os比值比TH和TR低且变化小。玄武岩的~(187)Os/~(188)Os比值与Os含量有负相关性。随着Os含量降低到小于75×10~(-12),~(187)Os/~(188)Os比值迅速升高,反映了地壳混染在TH和TR成因中的贡献。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观察到类似的地壳混染作用,说明了Re-Os同位素体系在示踪壳源物质上的优势。一些Os含量较高的TH的~(187)Os/~(188)Os比值表明其地幔源区既非亏损的又非经交代富集的SCLM,可能是混入了地壳俯冲物质的"Marble cake"型地幔。总之,汉诺坝玄武岩的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支持了以往研究的主要成果,两类玄武岩地球化学差异性和异源成因论;分离结晶和部分熔融过程在玄武岩成因中的重要作用;碱性玄武岩的成因与地幔柱的关系等。同时揭示了一些新的现象:汉诺坝玄武岩形成中存在少量的地壳混染作用;地面喷发的火山熔岩在脱气过程中Re的挥发性丢失;拉斑玄武岩的源区更有可能为"Marble cake"型地幔。  相似文献   
100.
洪友 崇  郭新荣 《地质通报》2010,29(203):188-194
1996 年,张海春发表《新疆准噶尔盆地中生代直脉科(昆虫纲)昆虫化石》一文[古生物学报,35(4):442-494],共有5个新种和5个老种,其中1个老种定为Mesopanorpa obscura(Martynov, 1927),包含3 个标本:① NIGP126378(92-T-22/K1),② NIGP126377(58SK15/K3),③ NIGP126376(92-T-22/K3)。另1个标本NIGP126379(93-HE-2K1,2)定为Protorthophlebia latipennis Tillyard, 1933。笔者在研究长翅目化石的过程中,发现张的4个标本系异物同名,前3 个标本即:① NIGP126378号标本勉强修订为1个近似种P. (Protorthophlebia) aff. obscura (Martynov,1925) Martynov,1927;② NIGP126377号标本修订为新名种Protorthophlebia(Protorthophlebia) badouwanica nom. nov.;③ NIGP126376号标本, 由于这个标本脉序结构与副蝎蛉科 Parachoristidae Tillyard, 1937的脉序特征相同,已被修订为另一个属、种Junggarochorista tuzigouensis Hong, 2009[13],已转移归入该科。④另1个标本NIGP126379号标本被修订为新名种 P.(Protorthophlebia) karamayiensis nom. nov.。上述被修订后的新名属、种在本文中作了必要的重新描述。修订的标本,都根据张海春论文中原标本照片显示的脉纹特征和文字描述。所修订学名的原标本均按原文的记录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