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9篇
  免费   1180篇
  国内免费   1074篇
测绘学   2290篇
大气科学   1169篇
地球物理   1122篇
地质学   3984篇
海洋学   773篇
天文学   118篇
综合类   676篇
自然地理   231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324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449篇
  2013年   379篇
  2012年   472篇
  2011年   482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481篇
  2008年   565篇
  2007年   473篇
  2006年   443篇
  2005年   488篇
  2004年   422篇
  2003年   398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369篇
  2000年   276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对虾一种无包涵体杆状病毒病原的PCR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建立对虾无包涵体杆状病毒的快速诊断技术,应用PCR技术分别对暴发性流行病发生前、流行中和发病后的对虾样品进行了检测.根据已克隆的对虾杆状病毒部分基因组序列而设计的引物能特异性地扩增出靶DNA片段,最低可以检测1pg的病素DNA.由典型发病症状对虾的胃、腮、肝胰腺、中肠、游泳足、肌内和心脏等器官和组织中成功地检测到病毒.不同组织和器官经扩增得到的信号强弱不同:病虾的胃扩增得到的信号最强,中肠、肌肉、心脏和游泳足次之,腮和肝胰腺信号最弱,说明病毒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数量及感染程度不同.在对虾发病前及发病后,用二次PCR还能检测表面不发病呈隐性感染状态的对虾携带的病毒;而对野生健康虾的检测结果为阴性.研究表明,PCR是检测对虾暴发性流行病快速、灵敏而准确的方法,对病毒病的早期诊断、防治和高健康对虾品种的选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2.
不同软基处理方法适用性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的软土地基处理的各种方法。通过对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软基处理的工程实例处理效果的定量对比,发现不同软基处理方法的适用性差异很大,多数工程中仅用一种方法很难达到设计要求,而两种或多种方法联合则可望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Gene specific primers and DNA probe we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sequence of 18S rDNA cloned from the red tide alga Thalassiosira rotula. A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RFQ-PCR)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T.rotula. The RFQ-PCR assay data showed that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the RFQ-PCR quite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with the light microscope (LM) counting method,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RFQ-PCR could be a useful method for red tide alga detection.  相似文献   
34.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迫切需要数字海图,用扫描方式数字化海图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讨论扫描海图智能屏幕数字化的人机协同策略和在该策略指导下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要素分类以及面向对象的栅格矢量的编辑、精确定位、识别等处理,以及采用这些技术在Windows环境下甩Visual C++语言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35.
臭氧消毒技术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6.
37.
水产养殖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海水、淡水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水产养殖中疾病的危害出现了日益严重的趋势。为了对各种暴发病、流行病进行深入研究和监控 ,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各种病原诊断和防治 ,建立灵敏、准确、快速的病原检测技术已迫在眉睫。本文简要对目前的水产养殖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进行介绍。1免疫学检测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利用抗原抗体间能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原理来检测病原 ,是运用较为广泛、成熟的检测技术。在抗原抗体反应当中 ,应用的抗体有多抗 (抗血清 )及单抗。抗血清制备相对简便易行 ,然而易发生血清交叉反应 ,需利用吸附法除去产生…  相似文献   
38.
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数字海图质量检测中存在的缺陷,然后阐明了数字海图检测的内容及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论述了"数字海图质量检测与评估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应达到的技术性能指标、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和其模块组成.  相似文献   
39.
贺电  吴后波 《海洋科学》2007,31(3):76-81
在动植物病原体的检测中,方法学历经了生物培养、显微镜观察、生化检测、免疫学到分子生物学几个阶段的变更,朝着更特异、更快速、更便捷、更安全、集成化、微量化、定量化、费用低廉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病原检测主要依据致病病原体在介质或细胞中的培养、分析病原体表型或血清型特征,或采用组织学检测病原体对宿主器官的影响[1]。这类方法耗时、特异性和灵敏度低,远远不能满足日常快速检测工作的需要。免疫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检验时间,就灵敏度而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要高于免疫荧光、反向免疫凝胶电泳和免疫扩散,是最常用的免疫学检测病原体方法[2]。  相似文献   
40.
ADCP的观测及资料处理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RD-VM型ADCP为例,结合中美海气相互作用合作项目中的使用情况,介绍了ADCP的基本原理、特性,观测实施及资料处理,并指出了该仪器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