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6篇
  免费   555篇
  国内免费   895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360篇
地球物理   278篇
地质学   1981篇
海洋学   40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17篇
自然地理   11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2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51.
北秦岭商南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南花岗岩体位于北秦岭造山带商丹断裂北侧,属新元古代花岗侵入体,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岩体具I型或S型花岗岩的双重特征。属于H型花岗岩;在构造环境上,又具有火山弧型和同碰撞型花岗岩特点,成岩物质来源于壳幔混合源,形成于华北的扬子陆翰在晋宁期由活动陆缘向碰撞带构造环境转变过渡时期,岩石构造类型属碰撞前-同碰撞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952.
蒋全荣  郑定英 《气象科学》1997,17(2):143-150
分析表明,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海水表层铅直热通量收支的分布特征与海流密切有关。暖流区的受热相对较小或失热相对较大,冷流区则反之。海水表层铅直热通量收支的季节变化分别具有一年、半年和四个月三种周期,并分别与太阳辐射、海流以及大气环流等相系。海温变化的滞后时间,基本场为2个月,扰动场为1个月。  相似文献   
953.
文章分析了华北地区夏季旱涝的前期春季大气环流和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分布特征,探讨SSTA与异常环流的关系,并用OSU-AGCM进行黑潮地区热源异常强迫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当春季北极低涡明显减弱,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纬向环流加强,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北偏西,且存在负PNA型异常环流时,华北地区夏季多雨涝;反之则少雨干旱。  相似文献   
954.
胡增臻  黄荣辉 《大气科学》1997,21(5):513-522
通过诊断分析指出,80年代菲律宾周围的对流活动2~4年周期振荡比较明显;北太平洋风暴轴中心有线性增强、偏北、偏东的趋势,2~4年周期振荡也比较明显;在2~4年时间尺度上,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的变化与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变化有密切联系:当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强(弱)时,北太平洋风暴轴中心偏强(弱)、偏东(西)、偏北(南)。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表明,产生这种联系的物理机制是,当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强(弱)时,在东亚-北太平洋-北美地区产生一个距平波列(ANA),位于美国西海岸的正(负)距平及其北侧的负(正)距平,使气压梯度增大(减小),北太平洋急流和风暴轴中心强度增强(减弱)、北抬(南退)、东伸(西退)。  相似文献   
955.
北京山区泥石流降雨特征分析及降雨预报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北京山区近几十年的泥石流活动特点,阐述了泥石流的时空分布及活动强度与降雨之间的关系,认为,泥石流集中暴发区为大暴雨笼置空间所控制,发生时间多取决于一场大暴雨过程中高雨强出现之时;发生的数量与规模既决定于降雨的空间又取于降雨的强度。  相似文献   
956.
通过大量钻井、岩矿及古生物资料,对孤北洼陷沙一段储层(以碳酸盐岩为主)特征、沉积相带、成因及含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阐述了当时为温湿的亚热带气侯,由区域沉降发生海浸而形成了大面积的水进环境,并发育了滨浅湖亚相水下生物浅滩和半深湖-深湖亚相化学沉淀的隐晶灰岩。论述了生物灰岩是由特殊地史事件形成的,而白云岩是次生的。论述了陡岸带由水动力作用导致块体滑塌形成了巨厚的螺云岩,总结了油气富集规律,指出了今后的  相似文献   
957.
刘义德 《辽宁地质》1995,(3):194-198
家峪-北五台沟-带太古宙变质岩经过韧性剪切作用。变质岩中石英的应变特征揭示了该韧性剪切带各种因素的量,经分析计算差异应力为σ1-σ3=122.87MPa,最大剪切应力为τmax=61.44MPa,剪切带的温度为550-650℃,剪切带形成深度为18-22km,静压力即围压为450-600MPa,弗林指数K=0.49-0.50,经历三维应变,X轴增加60%,Y轴增加25%,Z轴缩短50%,体积缩小3  相似文献   
958.
笔者把下奥陶统新二台组分为三个岩性段,下奥陶统新建五个笔石带、北天山西段以笔石带化石的混生为显著特点,除巳公布的Cardiograptus-Oncograptus混生外,Anisograptus和Triograptus的混生为一新的例证、Anisograptus和Triograptus在我国华南它们分别是新厂期X_1和X_2的笔石带化石,而在果子沟它们上延到相当华南新厂期X_3的层位、此两笔石属的个别分子可继续上延到Tetragraptus(Etagraptus)approximatus带的底部和T.fruticosus带、风沟组被厘定为中奥陶统下部.在科古琴地区发现有中奥陶统上部层位和晚奥陶世地层.  相似文献   
959.
顾平  仵国政 《气象科学》1989,9(3):328-334
本文利用ECMWF/WMO2.5°×2.5°网格点资料,对1982年7月西平洋副高的一次明显北抬过程中水汽场及水汽收支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高北抬活动中水汽场分布和水汽收支有明显的特征,北抬阶段与北抬后稳定阶段有明显差异。进一步认识了副高水汽场结构的复杂性,为探讨水汽场及水汽收支的变化在副高北抬活动中的作用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