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0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以我国岩金矿床成矿的层控特征为切入点,对云南北衙金矿矿区地质特征、矿区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云南北衙矿区地质形式繁杂,成矿形式多种多样,各不相同,同时拥有多期次、多时期、多矿种类的矿床形式。北衙金矿矿区成矿机制复杂,矿化类型多、矿种多,在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了解北衙金矿的成矿的地质特征和其采矿前景,有利于金矿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2.
北衙富碱斑岩体分布在北衙向斜两翼,其展布主要受北北东、北北西及东西向3组断裂控制,绝大部分呈南北走向,平面上呈脉状,剖面上呈钟状、脉状,局部透镜状,向深部有膨大相连趋势,北衙金多金属矿化分布主要与近南北向的富碱斑岩体关系密切,矿化主要发生在岩体与三叠系中统北衙组(T2b3—T2b5)灰岩的接触破碎带及灰岩层间构造破碎带中。通过对大量钻探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北衙金多金属矿床及其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富碱斑岩体中的石英正长斑岩,属于富碱斑岩-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23.
不同有机酸对矿物溶解的动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传平  固旭  周苏闽  刘建平 《地质学报》2008,82(7):1007-2008-01-30
用石英、微斜长石和方解石混合颗粒模拟碎屑组分分别与不同有机酸水溶液进行溶蚀实验,以比较储集层内不同矿物在含低分子量有机酸地层水中溶解的速率,并试图探讨矿物溶蚀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①所有矿物颗粒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溶解,表现为颗粒失重,溶液中SiO2和金属阳离子含量增加,pH值上升。②优先溶解的是方解石,其次是硅酸盐矿物。③温度增加,硅酸盐矿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增加,而方解石的溶解度基本不变。④由于不同有机酸与二氧化硅和金属阳离子生成的络合物稳定性不同,因此,在不同有机酸水溶液中,矿物的溶蚀速率有较大差别。多官能团有机酸的水溶液中,不同矿物有更大的溶解;但在含有丰富Ca2+的草酸水溶液中,由于矿物颗粒表面难溶草酸钙的沉淀,方解石的溶解变得更加困难。⑤多官能团有机酸与SiO2形成的多环螯合物由于完全取代了硅氧四面体的氧原子,在水中具有高度稳定性,可能有助于(铝)硅酸盐的溶蚀和硅元素的迁移  相似文献   
24.
东昆仑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Au-Cu-Co-Ni-Fe-Pb-Zn及其他多金属成矿带,2011年夏日哈木超大型镍矿床的发现使东昆仑一跃成为我国重要的铜镍资源基地。经过多年的勘查,东昆仑成矿带Cu-Ni找矿取得了较大突破,陆续发现了一批具有较大找矿潜力的岩体,如石头坑德、阿克楚克塞、浪木日和尕牙河等岩体。笔者依据近些年研究的成果对东昆仑成矿带岩浆铜镍矿床的成矿规律和成矿特征作初步总结,并指出下一步找矿方向。形成的主要认识如下:东昆仑造山带至少发生了4期强度不等的Cu-Ni-Co-(PGE)成矿事件,分别为寒武纪—奥陶纪(535~445 Ma)、志留纪—泥盆纪(440~394 Ma)、二叠纪—早三叠世(271~239 Ma)与晚三叠世(233~208 Ma),其中志留纪—泥盆纪的岩体数量最多、矿化率最高,产出的矿床数量多、规模也最大,而其他期次岩体的数量少、规模小与矿化弱;与其他成矿期的岩体零星分布于整个东昆仑成矿带不同,志留纪—泥盆纪岩体严格产在昆中断裂以北,又以昆中带数量最多,丛聚性明显;成矿具有显著的专属性,成矿岩体均以杂岩体产出,岩相发育齐全,富含贵橄榄石和斜方辉石的超镁铁质岩是最重要的含矿岩石,多属于铁质超基性岩;原始岩浆起源于软流圈地幔的大比例部分熔融,地壳物质混染是硫化物饱和的关键因素;志留纪—泥盆纪岩体找矿潜力最大,主要分布在昆中带,是今后找矿勘查的主攻方向和区域,其他期次找矿潜力较小,但仍需进一步评价寒武纪—奥陶纪岩体的Cu-PGE含矿性。  相似文献   
25.
王绍波 《地质与勘探》2023,59(3):465-480
作为高新产业重要原材料的关键金属,在地壳内平均含量低和分布不均匀,使得其优势矿床类型尚不清晰,尤其是多类型多金属的共存储库—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内共(伴)生的关键金属值得深入关注。北衙多金属矿是金沙江-哀牢山成矿带内与喜山期富碱斑岩有关的斑岩型铜金钼-矽卡岩型铁金铜-浅成低温热液型铅锌银金复合成矿系统。在系统梳理前人有关主体金属矿物原位微量元素研究的基础上,本次研究初步查明共伴生的关键金属包括四种:(1) Re:赋存于斑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化的辉钼矿中,含量为2.51×10-6~62.64×10-6;(2) Co:以类质同象替代形式赋存于矽卡岩型矿化的磁铁矿中,含量为0.13×10-6~41.1×10-6;(3) Bi:以铋化物形式赋存于斑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化中,包括铋铅矿、Bi-Cu硫盐、Bi-Pb硫盐、Bi-Ag硫盐、Bi-Cu-Pb硫盐、Bi-Pb-Ag硫盐和含Bi硫族化合物,其中辉铋矿是主要含铋矿物;(4) Te:赋存于斑岩型、矽卡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化的硫化物(碲含量:80×10...  相似文献   
26.
周放  王保弟  贺娟  郝明  王鹏 《中国地质》2022,49(1):241-252
[研究目的]位于金沙江—红河巨型构造-岩浆成矿带中段的北衙超大型矿床(已探明金151.28 t,铜22.17万t),是三江特提斯成矿域东段典型的斑岩-矽卡岩型金多金属矿床.近年来,矿床浅部地质结构与资源状况已得到初步揭示,但是其深部地质结构、深部控矿构造及深部找矿潜力还不清楚,制约了深部的找矿发现.[研究方法]本研究以...  相似文献   
27.
杨夕辉 《地质与勘探》2010,46(6):995-1000
北衙金矿找矿突破是一个曲折的过程,50年代勘查铅锌铁矿,70年代发现了金矿,以"红土型"金矿勘查为主,90年代在分析研究前人勘查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对矿床的成因类型认识获得突破:金多金属矿床受岩体、构造、地层三位一体控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幔物质,主成矿期为与岩体侵位的喜马拉雅山期,成因类型为斑岩-热液型金矿床。再用岩体+构造+综合异常圈定万硐山为找矿靶区,采用高精磁测定位矿体,钻孔验证发现了斑岩型金矿体,并成功地用商业性地质勘查对金矿床进行了快速勘查评价。  相似文献   
28.
龙深1井是松辽盆地南部英台断陷深层天然气勘探的突破井,其深层层位归属问题是英台断陷资源评价和储量预测的关键。利用岩电特征、井间对比、孢粉化石组合分析、井震结合等综合确定了龙深1井的深层地层分层,认识如下:龙深1井营城组主要是由两套较厚的火山岩(火成岩)与两套较薄的沉积岩组成,与上下地层岩、电、震特征差别明显;龙深1井营城组孢粉化石特征与上下地层差异明显,裸子植物花粉体积分数为65%、蕨类植物孢子体积分数为35%,且可与松辽盆地北部营城组地层进行对比;龙深1井营城组的顶底界分别为2 895 m和3 532 m,沙河子组未钻穿。  相似文献   
29.
Based on the study about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Beiya Gold Deposit,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conducted about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al stress field for Beiya Gold Deposit by applying finite element theory and by employing a linear elasticity model.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 indicate that the Beiya syncline is a faulted basin, and a hidden fracture occurs in the west wing of the syncline.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EW-trending compressive force, four nearly NS-trending fractures (groups) were generated in the stress stretching areas of the two wings of the syncline, and these fractures constitute favorable tectonic positions for the upward intrusion of porphyry magma and the occurrence of Au-Pb-Zn polymetallic deposits.  相似文献   
30.
复电阻率法和CSAMT法在土屋铜矿区的勘查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野外已知矿上方法试验结果,结合矿区的实际条件,选择复电阻率法(CR)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对西磁异常进行评价。工作结果为地质钻探、物化探工作的布署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