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149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305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1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3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4篇
  1938年   3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5篇
  1934年   1篇
  1933年   2篇
  193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运用几何匹配法处理了南京雷达和热带测雨卫星(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上搭载的测雨雷达(Precipitation Radar,PR)的反射率因子探测资料,统计分析了2008—2013年共245个时次的匹配数据。 以TRMM PR工作多年持续稳定特征为参照,揭示了南京雷达6 a的探测资料情况。结果表明,南京雷达和TRMM PR探测降水具有较强的一致性,6 a时间里南京雷达存在一定的运行不稳定情况,南京雷达0℃层以下数据存在“3段特征”:时段Ⅰ2008年1月—2010年3月,时段Ⅱ2010年3月—2013年5月,时段Ⅲ2013年5—10月。3个时段之间整体回波强度有差异,时段Ⅱ整体回波强度比时段Ⅰ、Ⅲ偏小2—3 dB;而3个时段内的回波整体保持相对的稳定,南京雷达与TRMM PR的回波强度差值随回波强度的变化呈线性关系;在中低回波值时TRMM PR比南京雷达大,在中高回波值时南京雷达比TRMM PR大。基于两种雷达回波强度值的拟合关系,对南京雷达的反射率因子进行分段线性订正,有效地改善了南京雷达的一致性:3个时段回波强度的整体差异减小到0.75 dB以内;在245个匹配时次和105894个匹配点上南京雷达和TRMM PR的反射率因子的相关系数增大,南京雷达-TRMM PR值的标准差减小。  相似文献   
22.
南京湖山地区大石碑断层位于大石碑向斜北西翼,在北东方向人工开采的剖面上表现为正断层性质。通过对大石碑 断层及其附近断层和节理的构造要素测量分析、构造应力场求解等研究,文章认为该断层以右行平移断层为主,兼有正断 层的性质。印支期该区在北西-南东方向挤压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北东方向的褶皱(宁镇山脉)、北西方向的右行平移 断层和北北西方向左行平移断层,其中北西方向的右行平移断层在北东方向的剖面上表现出正断层的假象,是断层效应的 一个典型教学实例。  相似文献   
23.
季强  季燕南  詹庚申 《江苏地质》2021,45(2):113-121
简要介绍了北京周口店北京直立人发现的过程、已发现的化石材料、现存的化石材料及首批复制的头盖骨模型。描述了北京直立人的主要形态特征,讨论了直立人与现代人在形态特征上的差异,认为包括北京直立人在内的东亚地区直立人是一个灭绝的支系,没有留下后代,不是现代东亚人或中国人的直系祖先。大约在2.0 Ma前,直立人起源于非洲的匠人或能人,而后走出非洲扩散到欧洲和亚洲。非洲的直立人约在90万a前演化为先驱人,约在60万a前演化为海德堡人,约在30万a前演化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和包括现代人在内的智人。推测从非洲向欧洲扩散的海德堡人后来有可能演化为尼安德特人,而向亚洲扩散的海德堡人后来可能演化为丹尼索瓦人和智人。讨论了北京直立人的分类位置和名称有效性问题,认为亚种不可能单独存在,必须有2个或2个以上的亚种才有效。当前需进一步深化研究北京直立人,探讨周口店的直立人与爪哇岛的直立人究竟有无差别。如果二者没有差别,那么周口店发现的直立人北京亚种(Homo erectus pekinensis)就不是有效名称,应直接归于直立人(Homo erectus),称为“发现于北京的直立人”(Homo erectusunearthed from Beijing)。如果二者差异明显,有2种处理方法:一是直接提升为种,称为“北京人”(Homo pekinensis);二是保持现状,仍然称为“直立人北京亚种”(Homo erectus pekinensis),但印尼爪哇岛发现的直立人学名需作变动,应称为“直立人直立人亚种”(Homo erectus erectus)。  相似文献   
24.
城市化对南京地区土壤多样性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土壤资源被侵占。本文借助RS和GIS技术,根据1984年、1995年、2003年3期TM遥感影像 (30m×30m),采用多时相连续对比法对南京地区近20年来城镇扩张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南京地区土壤图,利用生态学领域中的多样性测度方法计算了城市化背景下南京地区的土壤多样性指数 (HP)、土壤均匀度指数 (Jsw) 和土壤丰富度指数 (R2),进而在镇级尺度上对1984~2003年南京地区土壤多样性时空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南京地区各级行政区划单位的扩张对土壤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各级行政区划中村庄的扩张对土壤多样性指数的影响最广,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0%;镇、县和市的扩张对土壤多样性的影响逐渐减少,各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6%、7%和7%。  相似文献   
25.
2006年10月9—11日,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成立50周年暨第九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在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封底照片)。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等单位承办,1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共400多位  相似文献   
26.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促进身体活动是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当前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依托南京市居民身体活动调查数据,选择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最普遍且有益健康的步行活动作为研究主题,探究建成环境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理论与实践提供有益探索。研究表明:① 老年人日常步行空间范围可作为步行所涉及建成环境边界,不同类型的主要活动场所则可识别建成环境要素需求差异。② 日常生活所涉及的公共开放空间、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密集性,以及主观建成环境感知对老年人交通性/休闲性步行活动具有显著影响。③ 基于老年人日常步行活动习惯及建成环境对步行活动的影响,可从有效供给日常步行生活空间、积极引导健康生活方式方面提出相应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27.
趣谈云锦石     
钟华邦 《地质学刊》2006,30(2):119-119
在江苏省已知的80余种观赏石中,云锦石是20世纪80年代后新开发的观赏石。云锦石属于图案类观赏石,它产于南京东郊其林门等地区。因石头切面中的花纹似南京著名的云锦花纹而得名。云锦石呈浅黄、黄白、灰黄白等色调,石头大小不等,大者可大于1m,小者不足10cm。石头切面上的花纹图案十分美丽,令人浮想联翩。经地质人员研究后认为:云锦石的矿物组成主要是文石,其次为方解石。化学成分主要是碳酸钙(CaCO3)。摩氏硬度(H)为3~4,密度为:2·7g/cm3~2·8g/cm3。有时局部硅化后形成玛瑙时,则硬度较大。云锦石的成因较复杂,其物质来源是古生代及中生代…  相似文献   
28.
走遍南京TM系列地图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金奖后,其编图理念和手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编者在市场和市民的要求下,编制了走遍南京TM系列地图的又一作品——《南京详图》。本文对该图的设计、编制过程进行了回顾,并对编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南京汤山驼子洞洞穴堆积观察描述和样品分析测试,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汤山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的历史,讨论了驼子洞堆积的时代、堆积过程和方式,并对其蕴含的构造、地貌、气候和生物进化等古环境信息进行了合理的挖掘。初步研究表明驼子洞堆积可能是跨早更新世与中更新世早期的地层,其上部含哺乳动物化石的堆积可能反映了偏暖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30.
罗桑扎西  甄峰 《地理研究》2019,38(7):1594-1608
针对已有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方法存在视角单一,对活力多样性体现不足的问题,本文在深入理解活力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多维视角下的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方法。从个体行为、空间活动、空间交互联系网络的复合视角,围绕活力的核心,综合考虑活动类型及空间联系,提出了重访性、混合性、网络交互中心性三项测度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方法框架。以南京市公园为例,采用手机大数据,进行了公园活力的综合评价。分析表明:手机数据可从多个维度快速准确的识别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现状,并展开综合评价。同时,可进一步参照活力不同维度特征的测度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活力营造及提升策略与路径指导,体现了本方法对已有评价方法具有一定修正和延展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