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测绘学   147篇
大气科学   348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234篇
海洋学   7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论砂岩储集岩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储集岩相是以基本标志反映储集岩的沉积相、成岩变化以及油气显示面貌的。采用的标志包括:岩石学标志(沉积相、镜质体反射率),物性标志(三维孔喉比、配位数)以及有机地球化学标志(单有机包裹体光化学参数)。区分出的储集岩相类型不仅根据上述定量标志能进行自身评价,还可以编入相柱状图和古地理图进行预测和追索油气藏。依据由岩心或者岩屑制成双面抛光不加盖片的薄光片(岩心部分副样要浸注玫瑰红荧光剂并制成平行与垂直层理的三维薄光片),用显微镜光度法、显微付里叶红外谱和激光拉曼谱确定以上标志。  相似文献   
182.
用TM影像和DEM获取黑河流域地表反射率和反照率   总被引:28,自引:13,他引:15  
传统的大气校正方法原理比较复杂,而且有些参数特别是实时的大气剖面资料难以获取。本文利用DEM对TM 影像进行地形校正后,用简便而又实用的方法对TM影像进行了大气校正,较精确地反演出黑河流域河西走廊中段对应于Landsat TM 1~5 和7波段的地表反射率。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波段地表反射率的组合,获得了地表反照率。通过与实地观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对于植被覆盖区用TM 2,4,7波段组合结果较好,而在非植被覆盖区用TM 1~5,7这6 个波段组合结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3.
星载高光谱Hyperion数据在海滩涂调查应用中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江苏苏北地区为研究区,较系统地分析了目前世界上星载传感器中光谱分辨率最高的EO-1卫星Hyperion数据的基本特点和处理方法,研究了将图像的灰度值转变为辐射能量值和反射率的方法和步骤,并选取了15类典型地物,进行了样本采集、辐射亮度和反射率反演,最后对典型地物的光谱曲线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概括了苏北沿海滩涂典型地物的基本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184.
镜质体反射率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回顾了镜质体反射率测定的发展过程,概括了镜质体反射率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影响镜质体反射率测定的因素。这些因素既有地质的,也有人为的,包括:镜质体本身的局限,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岩性,样品采集与处理过程以及测定环节4个方面。镜质体反射率测定结果正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体现。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提出几点建议,供有关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5.
用T—矩阵法分析降水粒子在微波段下的ZDR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康  王庆安 《气象科学》2000,20(4):469-477
本文采用T-矩阵方法从理论计算的角度分析了在X、C和S波段下不同轴此,大小和相态的扁椭球降水粒子的差反射率因子ZDR,对为三种波长的双偏振雷达实际动用提出了更合理的解释,得到若干有用的结论,文中还对T-矩阵方法的准确性进行地评价。  相似文献   
186.
综述了笔石,几丁虫,虫牙等动物碎屑的时空分布、光性特征及影响动物碎屑反射率的因素。由于下古生界源岩中缺乏能表征成熟度指标的镜质体,使得动物碎屑反射率无法与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成熟度指标--镜质体反射率直接进行对比,而得利用CAI、红外参数及沥青反射率等中间媒介质间接地与镜质体反射率进行对比,由此建立起的动物碎屑反射率与镜质体反射率的对应关系的准确程度就受到一定影响。同时由于动物碎屑分布层位有限及本身光  相似文献   
187.
以1990年4~6月在成都采集的113份雨滴谱资料为基础,着重分析了低涡云系和槽后西北气流影响本地降水的雨滴谱浓度、雨水含水量、雷达反射率因子、雨滴谱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发现,雨滴谱浓度大,含水量小,平均谱合乎M-P分布。还讨论了滴谱浓度、雨水含水量、雷达反射率因子与雨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8.
垂直指向法标定是双偏振雷达的差分反射率因子ZDR标定有效方法的一种,可以订正ZDR测量误差,提高雷达数据的质量。本文基于双发双收模式的X波段双线偏振天气雷达系统,通过分析雷达硬件系统和垂直指向法标定的数据,诊断了观测数值的一些质量问题,初步判断是方位旋转关节损坏而导致ZDR的数值在某一固定区域上出现较大偏差。更换新的方位旋转关节后,对比处理问题前后的垂直指向标定数据证明能有效解决此问题。最后,经过多次试验分析表明,当垂直指向法标定在回波强度为25.5~30.5dB之间的中等范围稳定的层状云降水情况下使用时,其标定的数据能有效订正系统ZDR偏移量。  相似文献   
189.
杨可  傅云飞 《湖北气象》2023,(5):572-584
获得准全球雨粒子谱(DSD)特征对研究降水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在测雨雷达探测反演降水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利用2014—2020年6—8月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飞行中心(GFSC)提供的2ADPR数据以及欧洲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ERA5),分析了准全球DSD参数(粒子中值直径D0、粒子浓度参数dBNw)和降水反射率因子(PRF)的三维结构特征,并对不同纬度带及青藏高原地区DSD参数和PRF三维结构特征的区域差异及海陆差异进行了对比和讨论。结果表明:DSD参数D0和dBNw的空间分布型不同,表现为dBNw大值区(>35)具有小D0(<1 mm),而dBNw低值区(<30)具有大D0(>1.2 mm)。近地面各纬度带上陆地平均D0均大于洋面,但平均dBNw均小于洋面,且热带及北半球地域的海陆差异很大。PRF的垂直分布主要由D0决定,dBNw为次要因子。D0平均垂直分布廓线表明大、中、小降水粒子的主要微物...  相似文献   
190.
利用布设在秦皇岛市抚宁地区的OTT 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和卢龙地区S波段天气雷达,对2017—2019年4—9月共23次降水过程进行了观测,并分析了基于雨滴谱参数(滴谱粒子数N(D)和粒子直径大小D0)计算的雷达反射率因子ZD和雷达探测的雷达反射率因子ZR的差异ZC。结果表明,N(D)主要集中在130~530个范围内,ZC标准差随着N(D)的增大而逐渐减少;D0主要集中在0.8~1.6 mm范围内,ZC标准值在D0<1.2 mm范围内随着D0的增大而逐渐减少,D0在1.2~1.6 mm范围内趋于稳定;ZD主要集中在15~40 dBZ范围内,ZC标准差在15~35 dBZ范围内随着ZD值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