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3篇
  免费   1614篇
  国内免费   2770篇
测绘学   260篇
大气科学   546篇
地球物理   1074篇
地质学   8598篇
海洋学   998篇
天文学   45篇
综合类   649篇
自然地理   457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334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442篇
  2011年   486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442篇
  2008年   531篇
  2007年   500篇
  2006年   483篇
  2005年   482篇
  2004年   379篇
  2003年   479篇
  2002年   563篇
  2001年   625篇
  2000年   330篇
  1999年   376篇
  1998年   347篇
  1997年   321篇
  1996年   339篇
  1995年   314篇
  1994年   324篇
  1993年   246篇
  1992年   219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195篇
  1989年   184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2年   4篇
  1954年   3篇
  1946年   3篇
  194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991.
P-T-t轨迹研究是当前变质动力学研究的前沿课题。笔者初步探讨了压力(P)的确定或解释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热应力、构造应力或流体压力是某时、某空间位置产生压力异常的原因,并以辽河群盖县岩组为例说明了区域变质作用中各种压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以前有关深成岩体的侵位研究都试图解释岩体侵位空间如何形成。事实上,幔源岩浆侵位期间在地壳中“制造空间”的途径不外乎;(1)莫霍面降低;(2)地球表面外移。其它的“岩体侵位机制”均是不增加地壳体积的物质迁移作用(MTPs)。得到广泛引用的“同心带状气球膨胀岩体”侵位时的MTPs是岩体附近围岩的韧性流动。这类深成岩体附近可能形成的构造和总应变与岩体的三维形态、接触变质带的宽度以及岩体是否为刺穿底辟有关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辽河盆地桃园构造东营组砂岩的储集空间类型及成岩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桃园构造位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其产层老第三系东营组砂岩主要属河流相砂体。砂岩孔隙发育,渗透率大,属高孔、高渗储层。其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粒间原生孔、粒内溶孔、粒间溶蚀扩大孔及粒间胶结物溶孔。对砂岩有影响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东营组泥岩中有机质为半成熟阶段,属早成岩阶段B期。引起砂岩中矿物溶蚀的有机酸主要来自下伏地层。而构造上发育的张性正断层成为深部地层中流体向上运移的通道。  相似文献   
996.
过去一直认为稳定氯同位素比值(~(37)Cl/~(35)Cl)几乎不变。80年代以来利用高精度质谱法成功地发现了自然界氯同位素分馏作用。单纯的溶解和对流迁移作用不能引起同位素组分变化,而扩散作用、离子渗透作用和对流混合作用却可导致同位素分馏。各地不同深度海水的氯同位素成分极为一致,故以标准平均海水氯(SMOC)作为对比标准。得克萨斯—路易斯安那海湾油田水的δ~(37)Cl大致为+0.5‰~-1.25‰,且与氯浓度大致呈正相关。热液成矿系统中,氯同位素可作为研究矿床成因的示踪剂,如美国田纳西州密西西比河谷型矿床(MVD)的δ~(37)Cl在+0.2‰~-1.1‰之间,几个斑岩铜矿床(PVD)的早期脉岩与晚期脉岩中不同δ~(37)Cl的存在,都表明在成矿过程中有不同氯源的参与。  相似文献   
997.
蓝藻聚铁作用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模拟前寒武纪大气的高二氧化碳分压(PCO2),低氧浓度条件下,加入较低浓度(6μg/g)铁的Zarronk培养液培养蓝藻Spirulina platensis,观察铁的沉淀与凝聚。藻在生长过程中不断改变环境的离子平衡系统以及pH,Eh等,造成铁的氧化、还原、络合和Fe3+沉淀。实验组与未加蓝藻的对照组有显著差别。实验证实藻在聚铁和铁矿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伸展地区铲式正断层作用及其大地测量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桂Kun长 《地质论评》1993,39(3):196-204
铲式正断层作用是伸展构造区最主要的构造运动形式。本文根据铲式正断层作用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结合华北平原伸展区大地测量观测成果,探讨伸展区构造形变铲式正断层现今活动的地表形变效应及其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999.
新疆北部泥盆纪火山沉积岩系的作用相类型主要包括:爆发相、溢流相,火山碎屑、钙屑、陆屑风暴岩相,火山喷发海啸岩相,粗粒、中粒、细粒火山碎屑浊积岩相,同沉积、软变形震积岩相和砂质、粉砂泥质等积岩相。文章阐述了它们的特征和识别标志,并以东准噶尔纸房剖面和西准噶尔沙尔布尔提山剖面为例,讨论了作用相和环境相的时空结构及与板块构造的关系。并认为以作用相为主体的相分析是槽区、造山带和活动大陆边缘相分析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000.
在裂解的华北地台北缘裂陷槽内,狼山-渣尔泰山中元古代拉张型过渡壳建造中,火山活动和陆源侵蚀形成的成矿元素伴随着陆源碎屑沉积形成矿源层.在长城纪末期的褶皱回返过程中,渣尔泰群经受了强烈的顺层滑动、褶皱叠加和逆冲推覆构造的改造.在东升庙-炭窑口地区,极为强烈的逆冲推覆构造导致热液蚀变作用和混合岩化,促使成矿元素迁移到裂隙发育,在有利交代作用的白云石大理岩中富集成矿.而在渣尔泰山地区和狼山北西侧,强烈的褶皱作用叠加促使矿层在褶皱的转折端部位加厚富集成矿.故此,提出了断裂成矿模式和褶皱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