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240篇
测绘学   83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143篇
地质学   808篇
海洋学   153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2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46年   2篇
  1942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现代沼泽沉积物中五环三萜类的组成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段毅  罗斌杰 《沉积学报》1993,11(3):82-87
本文所研究样品采自甘南寒冷潮湿区沼泽。对其烷烃馏分进行GC-MS分析后,检测出五个新的脱A-羽扇烯和二烯,通过质谱分析,初步确定了它们的烯键位置,并探讨了脱A-羽扇烯形成的可能途径。检测出的类化合物包括C27、C30和C31烯以及C27、C29-C32烷。 根据类化合物的分布,提出了C29烷可能主要来自陆源物。高碳数的类化合物可能主要来自细菌和水生生物。烷构型组成以ββ型为主;烯占较高的比例,这些都反映了早期成岩阶段的特征。有意义的是样品中均含D环芳构化8,14-断烷。  相似文献   
72.
在泥河湾盆地可望找到二百万年前的人类遗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20年来,在泥河湾盆地陆续发现了一系列早更新世的旧石器遗址,由于没有发现人类化石,出土的石制品成为泥河湾盆地早期人类活动的唯一证据,在帮助了解当时人类技术发展水平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长梁遗址出土石制品的某些技术的"超前"与年代的古老,曾给我国老一辈考古学家裴文中和贾兰坡先生留下深刻印象。贾老还考虑人类起源的时间比目前习惯所说的二三百万年还要早得多,并推论在泥河湾会发现更加古老的人类活动遗迹。1997年夏在东谷防遗址的新一轮发掘门中出土了一系列具有固定打片程序的预制石核,为上述推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类型和技术两方面的初步观察还表明,这套石核与东北亚、北美传统的细石叶石核关系十分密切,可  相似文献   
73.
本文通过对海西早期花岗岩的地质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同位素等方面的详细论述,探讨了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和岩浆起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花岗岩的形成环境。笔者认为海西早期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以Ⅰ型花岗岩为主,岩浆起源于上地壳下部;花岗岩是在中泥盆世晚期准噶尔板块向南与伊犁板块挤压碰撞时,在博罗科努加里东褶皱带上形成的同构造碰撞期花岗岩。  相似文献   
74.
我国云南是世界上早期脊椎动物化石的重要产地,古生代中期的鱼类不仅门类齐全,而且大多出现时代早、地区性属种多,其中不少化石材料如今已成为探讨如脊椎动物起源、硬骨鱼类起源、四足动物起源等一系列生命史中重大课题的关键资料。主要对古生代中期云南早期脊椎动物化石的研究做一个系统、全面的回顾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有关研究的重点与方向进行了展望。在探索生物演化格局的同时,不仅要加强对演化机制、环境以及古地理背景的研究,而且更要强调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充分利用我国古生代中期丰富的鱼类化石资料,在早期脊椎动物系统演化、古地理与古气候等方面做出原创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75.
描述了发现于合川自流井组东岳庙段的三种似木贼植物化石,即Equisetites flus Harris,E.1ateralis(Phillips)和E.columnaris(Brongn.)Phillips。标本保存良好,依据植物和双壳类化石的分布关系,提出自流井组东岳庙段的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至中侏罗世早期。同时,分析了东岳庙段的岩相特征和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76.
大井矿冶遗址冶炼产物的输出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井矿冶遗址是我国北方发现最早的一处古铜矿遗址。本文利用ICP方法,测试了该遗址的铜矿、炼渣和辽西地区出土的部分青铜器。结果显示,遗址的冶炼金属产品Ag、As、Sb、Bi、Co、Zn等元素含量偏高,Mo含量偏低。同时发现,这批辽西地区出土的青铜器样品微量元素特征明显不同于铜绿山和皖南的铜锭,而与大井铜矿很相似,其铜料来源很可能来自大井古铜矿或其周边铜矿。这一结论,对探讨大井古铜矿冶炼产品的使用范围和辽西地区的冶金历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水库现代沉积过程沉积磷的早期成岩作用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沉积磷形态分析、孔隙水化学、核素计年以及吸附解吸实验等的基础上,运用一维“反应-平流-扩散”模型,研究了红枫湖现代沉积过程中磷的沉积改造。结果表明:红枫湖现代沉积过程中,有机态磷的矿化分解和铁结合态磷的络合/溶解,是控制沉积物磷迁移转化动力学的主要机制。沉积物-水界面附近有机磷的快速降解,可能克服沉积界面上铁氧化物对溶解磷的吸附缓冲,而形成向水体的磷酸盐迁移通量;自生磷灰石的沉积改造相对不明显,沉积磷向稳定形态含磷矿物(钙氟磷灰石)的转化过程同样不能影响红枫湖现代沉积过程中磷转化的质量平衡。  相似文献   
78.
天主教耶稣会作为一个社会公共机构,通过下属自己的学院和大学,以及通过其个别科学家成员,对地震学所做的贡献,在地震学这门科学的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特别体现在这门科学发展的早期阶段。有几篇论文,如Sanchez Navarro-Neumann(1928,1937)、Heck(1944)(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都花在美国的耶稣会方面)以及Linehan(1970,1984)的文章,有趣而简短地描述了耶稣会会士在地震学方面的部分工作。然而他们最近的或者综合性的工作却不涉及这个题目,关于这方面新近的成果或者综合性的研究都是一个空白。另外,最近许多耶稣会的地震台站被关闭了,  相似文献   
79.
综合分析了西藏阿里札达盆地早更新世早期的多种与气候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的地质记录,结果表明该区早更新世早期的沉积可划分为3种不同的沉积相和4个岩性段;古气候与古环境变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1)2.68-2.45Ma。为冲洪积相沉积。冻融褶皱开始出现,植被以乔木为主,主要为松、藜、蒿,属山地寒温气候;(2)2.45-2.11Ma,为冲洪积相,地层中冻融褶皱多呈扭曲状,草本植物迅速上升,显示出灌木草原气候特征,气候变得凉爽干燥;(3)2.11-1.49Ma,沉积相为冲洪积相-冰缘沉积相,以冰缘沉积相为主,冻融褶皱层开始增多,出现了喜凉的介形类化石。草本植物数量和种类达到最大,灌木也相对增加,显示气候进一步趋于干旱;(4)1.49-1.36Ma,为冰湖沉积相。地层中普遍出现冻融褶皱,喜凉的介形类化石丰度很高,草本植物有小幅下降,但蕨类植物增加幅度较大,显示了干冷草原气候特征。气候干旱寒冷。  相似文献   
80.
报道了首次在河南省汝阳县发现的大型蜥脚类恐龙股骨化石。从股骨近端的大小来判断,该股骨的实际长度可能超过2m,应属于巨型蜥脚类恐龙的股骨无疑。虽然化石破碎,种属的归属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它的发现无论从晰脚类恐龙的分布、演化还是从地层学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恐龙股骨化石的发现,将该地区原认为属于古近系蟒川组的时代向前推至早白垩世晚期或晚白垩世早期,同时其下伏地层陈宅沟组也应划归白垩纪时期的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