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8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315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188篇
地质学   641篇
海洋学   645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104篇
自然地理   19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991.
王渊源 《台湾海峡》1996,15(A00):1-5
本文阐述营养素引起水环境的变化,水环境影响动物对营养素的利用,和怎样调节营养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2.
Lagenidium scyllae a marine mastigomycete from ova and larvae of the mangrove crab, is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as new. The fungus grew at a temperature range of 16 to 42℃, with the optimum of 22.5—31.8℃. It grew well in peptone-veast-glucose(PYG) broth containing 2—3%NaCl.  相似文献   
993.
作者提出1985.8—1986.7月长江口南岸底栖动物种类组成、污生生态、群落特征和长江口南岸水、底泥和生物中重金属含量,并以污生生态特征和重金属分布特征对该区污染状况作出评价。本文还就各断面的优势类群、多样性指数、生物重金属含量与污染源的关系及长江口南岸底栖动物的污生生态指标种和重金属污染指标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4.
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纽带——头索动物文昌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头索动物文昌鱼是现存的最接近脊椎动物的无脊椎动物,它的形体结构简单却具有脊索动物的基本特征,而且其没有经过大规模复制的基因组结构与脊椎动物的始祖很接近。文昌鱼占据着重要的进化地位,并且长期以来在进化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研究领城中一直作为模式动物,本文从文昌鱼的发现、形态结构、物种及分布、生活习性和胚胎发育等方面作以阐述。  相似文献   
995.
南黄海春秋季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现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 2 0 0 0年 1 0月和 2 0 0 1年 3月在 1 2 1°— 1 2 5°E、33°— 36°N海域范围内的 1 7个取样站采集的 482号采泥样品和 5 4 6号拖网样品共计 2 72种动物 ,经实验室鉴定、称重、计数、计算 ,分析研究了南黄海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在春季和秋季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 ,在 2 72种大型底栖生物中 ,多毛类 84种 ,软体动物 76种 ,甲壳动物 83种 ,棘皮动物 2 9种。从分析结果看 ,春季和秋季大型底栖生物的栖息密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而生物量却变化很大 ,秋季的生物量远高于春季。这与底栖生物在春季繁殖 ,多为幼体或低龄个体 ,而秋季基本长大成熟有关。与 1 95 9— 1 960年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对南黄海底栖生物的调查结果比较 ,表明当前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分布格局和生态学特点没有根本的改变 ,但春季的生物量较 1 95 9年低  相似文献   
996.
活性多糖对水产动物免疫功能的调节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活性多糖是一种免疫增强剂,它能增强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而且具有无药物残留、无污染以及病原菌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本文按照多糖的来源及组成对其进行了分类,并且着重综述了活性多糖的免疫作用机理、活性多糖对水产动物的免疫功能的调节以及抗应激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活性多糖的活性受其剂量、作用时效、分子结构和给予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对此也进行了讨论,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与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九龙江口红树林区底栖动物的生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1987年2、5、8、11月的调查资料,研究了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区底栖动物生态。结果表明,该区共有底栖动物172种,主要由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组成,以近岸广盐性种类占优势。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48.03g/m~2和311个/m~2,以甲壳动物占优势;数量的季节变化显著;中潮区数量较大。潮汐、盐度和沉积物是影响本区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8.
作者对秦山核电站邻近水域进行了春、夏、秋、冬(1989年4月~1990年1月)四个航次的综合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和个体数量极为贫瘠(分别为0.03g/m~2和2.0个/m~2),生物种类组成简单,经鉴定有33个种类,并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表现出鲜明的河口或近岸性广温低盐的生态特点。属杭州湾的白虾—长臂虾群落,夏季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占绝对优势。水动力因子、沉积作用和盐度是决定调查区域底栖动物种类、数量和分布的关键因子,而季节变化则主要受温度所控制。  相似文献   
999.
国外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海洋生物是抗肿瘤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近十几年来,已从不同的海洋生物中分离鉴定了许多结构新颖的抗肿瘤活性物质,显示出诱人的研究开发前景。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外从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和海洋微生物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开发进展。  相似文献   
1000.
20 0 0年 1 2月 5日 ,在装备了“阿尔文”号水下带人装置的“阿特兰蒂斯”号科研船上 ,美国考察团发现了海底浅色碳酸盐热液构筑物 ,其形状类似柱子。其中某些柱子的顶部和壁部被所谓闪光水或不匀波纹的温暖 ( 40~ 75℃ )溶液冲刷着。含碳酸盐构筑物的海底地段被命名为“被遗弃城市” ,这是由于缺失其他活动热液场所特有的海底动物聚集。“被遗弃城市”热液场位于北纬 3 0°,离大西洋中脊与阿特兰蒂斯转换断层交叉点 1 5km处。该区洋壳的年龄为 1 50 0ka。阿特兰蒂斯地块从转换断层附近海底 3 80 0m深处上升至不到 1 0 0 0m深处。应该说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