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志峰 《海洋通报》1994,13(2):50-54
对青岛东风盐场东半区底栖动物的各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进行了调查。共获得底栖动物28种,其中腔肠动物1种,多毛类8种,软体动物9种,甲壳动物7种,昆虫幼虫2种,鱼类1种;总平均生物量为68.47g/m^2;总栖息密度为5048个/m^2。生物量组成以软体动物 为主要类群,占总生物量的50.9%,栖息密度组成以甲壳动物为优势类群,占95.33%;底栖动物分布不均,高生物量和高栖息密度均集中在2号站,且该站底栖动物种类也相对多样化。  相似文献   

2.
夏季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3年8月在大亚湾海域进行的海洋生态调查所采集的底栖动物样品及环境参数,研究了夏季大亚湾海域底栖动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53种,其中环节动物81种、软体动物37种、甲壳动物25种、棘皮动物6种、其他类动物4种;环节动物种数占总种数的52.94%,是构成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优势种类为短吻铲荚螠和波纹巴菲蛤。底栖动物平均丰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410ind·m~(–2)和84.83g·m~(–2)。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将大亚湾的底栖动物分为5个群落。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夏季大亚湾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沉积物石油类。BIOENV分析表明,底栖动物种类丰度与有机质和重金属的铅、铜和镉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于2011年10月对乳山湾潮间带进行了8条断面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调查,在调查潮间带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04种,其中多毛类45种、软体动物14种,甲壳动物37种、棘皮动物2种和其他类6种。调查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丰度为817.22 ind/m~2,总平均生物量为14.01g/m~2。调查潮间带多样性指数在1.173~4.332,平均值为2.770。以40%相似性尺度,可将所调查潮间带站点划分为4个站组。  相似文献   

4.
大亚湾红树林区底相大型动物的群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吴启泉  郑凤武 《台湾海峡》1992,11(2):161-166
本文据1987~1989年实地调查资料,研究了大亚湾红树林区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结果表明,分布于湾顶5种红树林内的底栖生物70种,主要由多毛类(23种)、软体动物(23种)、甲壳动物(12种)和星虫动物(8种)组成;平均生物量219.77g/m~2,平均栖息密度281个/m~2;在数量上以软体动物的腹足类占优势。文中应用群落结构指数进行分析,并与九龙江口的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6—2019年夏季在长江口海域进行的4个航次的生态环境调查,分析了长江口海域季节性低氧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2019年长江口海域夏季底层DO最低值为1.51 mg/L,存在不同程度的底层低氧现象。低氧区与非低氧区之间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丰度、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均存在显著差异。多毛类表现出对低氧较强的耐受能力,为低氧区的主要优势类群,中蚓虫(Mediomastus sp.)、索沙蚕(Lumbrinereis sp.)为低氧区的主要优势种。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棘皮动物的分布趋势则与多毛类相反,其中甲壳动物对低氧的耐受能力较弱。MDS多维尺度排序表明,低氧区与非低氧区之间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组成差异明显;CCA分析表明,长江口海域夏季底层低氧已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乳山湾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合理利用乳山湾生物资源,于2011年5和10月分别对乳山湾内外21个站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取样,用2种Brey模型估算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次级生产力、P/B值和各类群次级生产力所占百分比,并分析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产力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该海域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61种,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丰度为2 607.14ind/m~2,年平均生物量为266.37g AFDW·m~(-2);运用Brey(1990)经验模型估算的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年次级生产力平均值为26.43g AFDW·m~(-2)·a~(-1),P/B值为1.81;运用Brey(1990)改进模型估算的大型底栖动物年次级生产力平均值为11.06g AFDW·m~(-2)·a~(-1),其中湾内东流区最高为42.34g AFDW·m~(-2)·a~(-1);湾内西流区较低,为3.17g AFDW·m~(-2)·a~(-1),湾外区域最低,为1.33g AFDW·m~(-2)·a~(-1),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P/B值为1.55;通过对2个模型的对比,建议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次级生产力估算时选用Brey(1990)改进模型;通过与其他海域次级生产力比较,发现乳山湾内外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低于胶州湾西部海域,高于桑沟湾和深沪湾。  相似文献   

7.
山东长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15年11月(秋季)、2016年2月(冬季)、2016年6月(春季)、2016年9月(夏季)大潮期间对山东长岛列岛中南长山岛和北长山岛的3个不同底质类型的潮间带采样点进行了系统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研究了其数量特征和季节变化,包括群落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优势种、物种多样性等,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隶属7个门,共81种。其中环节动物门多毛类动物25种,软体动物门25种,节肢动物门22种,棘皮动物门6种,其他类群共3种(包括纽虫、腔肠动物和鱼类各1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118.97 ind./m~2,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占据了研究区域底栖群落的密度主要成分,两者分别占比为39.58%和36.68%。各采样点平均密度为北长山岛(BCS)(141.17 ind./m~2)避险角(NCS1)(122.33ind./m~2)明珠广场东(NCS2)(93.42ind./m~2);各采样点平均生物量为128.03g/m~2,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占据了研究区域底栖群落的生物量主要成分,两者分别占比为58.56%和35.32%。平均生物量北长山岛(BCS)(234.95g/m~2)避险角(NCS1)(99.99g/m~2)明珠广场东(NCS2)(49.13g/m~2)。从季节来看,各站点的物种数、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季节变化的规律性不明显,总体为秋、春季较多,夏、冬季较少。3个站点物种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2.30、1.99和0.79,各潮区中,均为中潮带低潮带高潮带,各季节变化不明显。优势种受底质类型和季节变化的影响明显,没有在各站点和季节均为优势种的种类,主要的优势种有平背蜞(Gaetice depressus)、绒螯近方蟹(Hemigrapsus penicillatus)、短滨螺(Littorina brevicula)等。与以往历史资料相比,长岛潮间带生物出现了一定变化,种类和数量减少,与烟台近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8.
2012年春季和夏季大潮期间在舟山嵊泗10个无居民海岛布设10个岩相潮间带断面进行底栖动物样品采集。经实验室鉴定,春季共采集到23种潮间带底栖动物,其中软体动物16种、甲壳动物6种、腔肠动物1种,潮间带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范围为907.52~3 402.43g/m2,优势种为鳞笠藤壶、厚壳贻贝和日本菊花螺;夏季共采集到34种潮间带底栖动物,其中软体动物23种,甲壳动物8种,腔肠动物、海绵动物和多毛类各1种,潮间带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范围为358.09~4 790.95g/m2,优势种为厚壳贻贝、疣荔枝螺和紫贻贝。潮间带底栖动物的区系按温度性质可分为沿海广温广布种、亚热带种、暖温带种三大主要类群。春季和夏季潮间带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均较低,分布不均匀。通过ABC曲线分析发现,潮间带底栖动物已受到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或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根据2013年5月在山东省广饶县潮间带海草床及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采样数据,对斑块状海草床及邻近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组成和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本研究的海草床及附近海域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41种,其中甲壳动物的物种数量最多(16种),多毛类动物(15种)和软体动物(10种)次之。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有7种,包括多毛类3种,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各2种。整个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平均丰度为661.33 ind/m~2,最主要的丰度贡献者为光滑河篮蛤和丝异须虫,它们的丰度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动物丰度在海草床覆盖海域明显高于非海草覆盖海域。聚类分析、nMDS排序、SIMPER分析和IMS分析结果显示,在沿海草床的距离梯度上,大型底栖动物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线性趋势。因此,斑块状海草床的生态服务功能仍然存在,但相当有限。因此,对功能退化的斑块状海草床的保护势在必行,以期恢复其原有的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0.
渤海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渤海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调查共获得276种底栖动物,其中腔肠动物9种,多毛类115种,软体动物75种,甲壳类59种,棘皮动物12种和脊索动物6种。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平均分别为22.76g/m~2和343个/m~2。生物量组成中主要是软体动物,平均为13.37g/m~2,占总生物量的58.7%。栖息密度组成中主要是甲壳类,平均为132个/m~2,占总栖息密度的38.6%。  相似文献   

11.
东山湾潮下带多毛类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何明海 《台湾海峡》1990,9(3):206-211
本文根据1988年5,8,11月和1989年2月在福建东山湾潮下带调查中获得的底栖生物多毛类定量样品,分析了该海域多毛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与季节变化特点,探讨了多毛类分布与底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鲁琳  吴启泉 《台湾海峡》1991,10(2):189-193
本文根据大亚湾50个站底栖生物生态调查资料,对孔径1mm和0.5mm筛网中多毛类的种类数、主要种、平均密度、平均生物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孔径1mm的为14种/站、9种、110个/m~2和8.03g/m~2,而0.5mm为22种/站、12种、216个/m~2和0.71g/m~2;1mm筛网多毛类密度(X)与0.5mm的密度(Y)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93X+113.77;在估算海域生产力中,应当使用0.5mm孔径筛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大亚湾潮间带生物数量与分布特点,结查表明,其平均生物量为732.859/m~2,平均栖息密度为 1239个/m~2,生物量以藻类居第一位,栖息密度以软体动物居首位。岩石、沙滩和红树林泥滩生态相数量比较,生物量以岩石相最高,栖息密度以沙滩最高。数量垂直分布,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均为低潮区>中潮区>高潮区。  相似文献   

14.
张雅芝  胡家财 《台湾海峡》1997,16(4):441-448
本文分析了东山湾潮一带底栖生物种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区系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等生态特点。共鉴定了247种,大多数种类为热带,亚热带暖水肿和广温性种类平均总生物量为213.0g/m^2,平均栖息密度为316.8个/m^2。底栖生物的分布与沉积物等环境因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钦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特征,探讨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于2011年5月在钦州湾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并同步采集沉积物样品,进行理化性质分析。使用Surfer软件绘制各群落特征指数的平面分布图,用SPSS软件分析群落特征指数与沉积物环境因子之间的关联性。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种类55种。平均生物量为105.48 g/m2,平均密度为50ind/m2。香农-维纳指数(H')、种类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的平均值分别为1.44,0.63和0.64。群落特征指数与沉积物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密度与Cu,Pb,Zn,Cd,Cr,Hg以及有机碳呈显著负相关;种类数与所分析的10项沉积物环境因子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均匀度指数与Hg和有机碳呈显著负相关;丰富度指数与硫化物呈显著负相关;生物量和香农-威纳指数与沉积物各环境因子之间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厦门港湾蟹类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蔡尔西 《台湾海峡》1990,9(2):166-171
本文根据我所1980年8月至1981年10月厦门港湾海洋环境综合调查,选取其季度月(11,2,5,8月)资料,研究该港湾蟹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与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7.
红树林区底栖动物污染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丽  蔡立哲  袁东星 《台湾海峡》2003,22(1):113-119
综述了底栖动物污染生态学研究的现状。目前有关底栖动物的污染生态学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污染物在底栖动物体中含量测定及一些污染物在底栖动物中累积分布的研究。(2)污染物对底栖动物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3)污染物如城市污水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4)底栖动物在水质和底质污染中的监测应用。分别综合和评述了红树林底栖动物污染生态学在重金属、城市污水和有机物污染对红树林区底栖动物的生态效应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今后红树林区底栖动物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应着重生态毒理学和实验生态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秦山核电站邻近水域进行了春、夏、秋、冬(1989年4月~1990年1月)四个航次的综合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和个体数量极为贫瘠(分别为0.03g/m~2和2.0个/m~2),生物种类组成简单,经鉴定有33个种类,并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表现出鲜明的河口或近岸性广温低盐的生态特点。属杭州湾的白虾—长臂虾群落,夏季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占绝对优势。水动力因子、沉积作用和盐度是决定调查区域底栖动物种类、数量和分布的关键因子,而季节变化则主要受温度所控制。  相似文献   

19.
李荣冠  江锦祥 《台湾海峡》1993,12(2):171-179
本文研究了东山湾潮下带前鳃类软体动物的生态。结果表明,该湾有前鳃类软体动物31科59属86种。其中,分布到黄、渤海的有18种,分布到东海的有59种,只在南海分布的有26种。广温广布种占20.93%,暖水种55.81%,热带种仅5.81%。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125.37g/m~2和16个/m~2,数量分布不均匀并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该湾主要有三个群落:棒锥螺-浅缝骨螺-红带织纹螺群落、假(?)拟塔螺-线缝骨螺-细肋蕾螺群落、细肋蕾螺-假(?)拟塔螺-双带光螺群落。前鳃类软体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结构与底质环境关系密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在粘土质粉砂和粉砂质粘土底质中较高。  相似文献   

20.
胶州湾底栖软体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采用1998年2月—2002年11月,共5年19个季度月对胶州湾10个站进行综合调查的资料,对胶州湾大型底栖软体动物的种数、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三项数量指标与温度、盐度、底层初级生产力、底质四项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底栖软体动物是胶州湾重要的生物类群,共发现了51种。生物量和栖息密度最高的站均为2号站,分别为1015.6g/m^2和1041ind/m^2。软体动物的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与底质、温度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同时底栖软体动物的出现种数和平均栖息密度与底层初级生产力呈线形相关,但三者与盐度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