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125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80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61.
提出一种顾及接收机未校准硬件延迟偏差(uncalibrated phase delays,UPD)的PPP分步模糊度固定方法,利用卫星端UPD产品对观测卫星的浮点模糊度进行改正,采用与整数无关的三角函数进行计算,得到接收机端UPD估计值.基于非差法估计接收机端UPD,根据非差窄巷模糊度协方差大小进行分步模糊度固定,并选...  相似文献   
362.
氮是引起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营养元素之一。本次工作从贵州两个重要水库(红枫湖和百花湖)采集了未受扰动的沉积物样品性,分析了分层沉积物样品中的总氮,无机交换性氮和固定铵的含量及垂直剖面分布,研究表明,红枫湖和百花湖沉积物中具有较高的全氮含量,平均含量约为沉积物干重的0.36%~0.40%,其垂直分布在埋藏过程中受到成岩作用改造,沉积物交换性氮在沉积物中的赋存受到全氮含量和埋藏环境的双重控制,红枫湖和百花湖沉积物具有较强的吸持固定铵的能力,沉积物固定铵的绝对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434.05mg/kg和416.94mg/kg,分别占全氮的13.53%和12.53%。  相似文献   
363.
《极地研究》2021,33(3)
通过长时间序列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难言岛固定冰信息,获取了2008—2018年夏季固定冰的变化规律。利用曼努埃拉自动气象站(Manuela AWS)同期观测气象数据进行了固定冰变化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难言岛沿岸固定冰在每年11月覆盖范围最大, 12月底至1月初彻底消失, 2月底开始重新生长。通过相关分析可知,气温升高是固定冰减少的主要驱动力,日均气温-10℃为固定冰面积增减的临界点,日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固定冰开始减少。固定冰消减期处于年际风力最小时段,因此,虽然下降风有助于海冰漂离,但下降风仅是固定冰减少的次要驱动力。掌握南极科考站区固定冰变化规律,对于我国南极科学考察工作的行程规划制定和具体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4.
在河口海岸工程中,常常会面临岸滩冲蚀、岸线演变、航道淤积、建筑物底部淘刷等涉及泥沙起动和输运的问题,而水流对底床的剪切力是研究泥沙起动与输运的重要参数。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底床剪切力测量装置,在不同流速的水流中,分别在固定砂床(定床)和可移动砂床(动床)上进行了底部剪切力的直接测量;同时,根据试验中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测得的流速信息,采用湍流动能法对底床剪切力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当比例系数取值0.19时,估算出的底床剪切力与测量值吻合较好。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流速较小、砂粒未起动时,动、定砂床上的底部剪切力大致相同;在有砂粒起动的情况下,动床上的底部剪切力比定床上的大,相对差值最大约20%。因此当涉及底床剪切力的问题时,需要先确认床面形式,然后再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65.
随着海水利用的增加,含盐污水的排放量也逐年增加,如何对含盐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成为限制海水直接利用的关键因素.试验采用循环流动法把驯化后的耐盐菌固定在活性炭纤维上,研究了生物活性炭纤维对含盐污水处理效果,考察了该工艺对含盐污水中CODα、氨氮、总磷、浊度的去除率.在系统连续运行下,温度为17~25℃,pH值在7.56~8.12时,系统对CODα、氨氮、总磷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74.51%、75.59%、38.60%、90.06%.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活性炭纤维发挥了活性炭纤维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显著提高了含盐污水的净化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66.
针对BDS-3新频点在精密单点定位解算中的模糊度固定问题,该文采用绝对信号偏差(OSB)改正的方法,对B2a频点在精密单点定位方面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与整数钟差法进行对比实验,验证OSB改正法在模糊度固定方面的可靠性,之后采用该方法对B2a频点构建的双频无电离层组合进行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PPP-AR)实验,与B1I/B3I的PPP-AR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定位精度。结果表明,OSB改正原始观测值的模糊度固定方法有较好的可靠性,收敛速度提升20%,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在90%以上;新频点B2a的精密单点定位性能较好,收敛速度和定位精度与B1I、B3I频点相当,采用B2a频点得到的双频无电离层组合在PPP-AR解算时能完成模糊度的快速固定,收敛时间在25 min以内,收敛后误差小于2 cm, B2a频点可用于PPP-AR解算。  相似文献   
367.
针对因估计对流层延迟导致固定模糊度的精密单点定位(PPP-AR)收敛时间长的问题,该文基于全球大地测量观测系统(GGOS)格网产品,利用双线性二次内插的方法构建了顾及高程补偿的对流层延迟虚拟观测值,提出了一种顾及高程补偿附加对流层约束的PPP-AR方法。将其与传统估计对流层延迟值的PPP-AR及附加国际GNSS服务(IGS)对流层产品约束的PPP-AR进行对比,分别从定位精度、收敛时间和模糊度固定率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估计对流层延迟相比,该文提出的方法在U方向定位精度提升明显,平均可提升2.94 cm,提升11.2%;收敛时间平均缩短14.5%;模糊度固定率平均提升1.9%。  相似文献   
368.
陈刚 《测绘科学》2023,(2):70-76
针对目前实时精密单点定位(PPP)收敛速度还相对较慢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实时模式的宽巷及窄巷相位小数偏差(UPD)估计算法。采用180个全球均匀分布的多模实验跟踪网(MGEX)站,分析了基于实时轨道钟差产品进行实时UPD解算及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PPPAR)定位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GPS和BDS-3的相邻两天宽巷UPD相减所得偏差的均值以及标准差基本上在0.025周左右,因此采用宽巷UPD预报值进行后续解算是可靠的。GPS浮点PPP和PPPAR定位结果表明,PPPAR的定位误差相较于浮点解PPP在E、N、U方向分别提升了36.4%、25.0%和22.2%,定位收敛时间也从31.9 min下降到24.8 min。GPS+BDS-3的PPPAR定位结果表明,定位时加入BDS-3可以缩短PPPAR的首次固定时间,最终的三维定位误差也从单GPS系统的2.55 cm下降到了GPS+BDS-3的2.17 cm。基于实时模式UPD解算和PPPAR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UPD实时估计算法是可靠的,估计出的实时UPD产品应用于PPPAR可以获得较好的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369.
本文主要研究了GPS、Galileo、北斗三号(BeiDou-3 Global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BDS-3)的未校准相位延迟(uncalibrated phase delays,UPD)稳定性以及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增强的非差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模糊度固定.基于全球分布的126个测站2022年001—007共一周的观测数据进行GPS、Galileo、BDS-3的UPD估计分析.宽巷UPD每天作为一组常数估计,窄巷UPD每15 min作为一组常数估计.结果表明:宽巷UPD在一周之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平均标准差小于0.05周;窄巷UPD在一天之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平均标准差小于0.06周.使用估计的UPD产品进行PPP模糊度固定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GPS、Galileo、 BDS-3各系统静态PPP的平均收敛时间分别由20.75 min、 23.78 min、 30.60 min缩短至10.69 min、18.27 min、24.80 min;平均模糊度固定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370.
低轨星座具有卫星数目多、几何构型变化快等优势,有利于精密单点定位(PPP)中模糊度参数的快速收敛,从而提升其收敛速度与定位精度.但由于未能精确消除大气误差的影响,难以实现瞬时厘米级定位.提出一种低轨增强北斗PPP-实时动态(RTK)方法,结合高精度大气增强信息与模糊度固定方法(AR),进一步改进北斗快速精密定位性能.首先设计了包含192颗低轨卫星的极轨星座,仿真了22个地面测站的观测数据,在估计相位小数偏差与精密大气延迟改正数后,分别测试了低轨增强北斗PPP、PPP-AR与PPP-RTK的定位性能.结果表明:在低轨星座增强下,可视卫星数目增加6~8颗,22个测站北斗PPP的平均初始化时间由552.1 s缩短至102 s,提升了81.52%.模糊度固定后,初始化时间进一步缩短至1 min以内.通过180 km地面参考网增强后,低轨增强北斗PPP-RTK可以实现瞬时厘米级定位,定位精度相较于PPP提升98.5%.将地面参考网扩大至500 km后,低轨增强北斗PPP-RTK仍可以实现约10 s的快速收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