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6篇
  免费   851篇
  国内免费   713篇
测绘学   739篇
大气科学   741篇
地球物理   845篇
地质学   1313篇
海洋学   521篇
天文学   70篇
综合类   183篇
自然地理   9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资料处理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多道反射地震资料,采用反射振幅随炮检距变化AVO(Ampltude versus Offset)技术和其他地震正、反演方法,通过研究地震剖面上的拟海底反射层(BSR)分布、地震弹性参数特征,来探讨BSR上、下方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和含游离气沉积层的内部结构和某些主要物理性质,如沉积物的空隙率、天然气水合物的饱和度等,由此来评估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前景并研究其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33.
南黄海海水中悬浮体垂向分布类型及跃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水中悬浮体的垂向分布并非上下均匀,而是具有明显的层化现象,这种情况与海水中的温度、盐度、密度等物理性质的层化现象一样,不是偶然的,而是常年存在的,同时,悬浮体含量的层化分布对于海水的某些物理性质有较大影响。 1958年中国科学海洋研究所在南黄海南部海水中悬浮体的调査中已发现了悬浮体含量分布的层化现象。1981年, Kanau Matsuike等(1983)在东海区悬浮体的调查中发现了长江口外浅滩区海水中光束衰减的层化现象。Gorsline和Swift (1977)在关于大陆架沉积动力学的论述中指出,海水密度的层化现象总是伴随着悬浮体浓度的层化现象。1983-1984年中美南黄海沉积动力学联合调查中,作者(秦蕴珊等,1986)也发现了该区内海水中悬浮体含量的层化分布现象,并且提出了“悬浮体跃层”的概念。同期,赵保仁等(1986)在研究秋末南黄海海水透光度及其与环流的关系时指出,水体中透光度存在着一个“跃变层”。实际上,影响海水透光度衰减的主要因素是悬浮体浓度,因而,上述透光度之“跃变层”乃是悬浮体跃层在光学方面的表现。上述报道结果说明,悬浮体垂向分布的层化现象及悬浮体跃层的存在已经引起了有关学者的注意。但是,其性质、季节变化及成因等问题却很少有人研究,它们对海水许多重要物理性质的影响也鲜为人知,因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在总结了历年调查资料基础上,作者于1988年4月又在南黄海进行了补充调査,共设55个站位(图1),对本区悬浮体分布中的层化现象、跃层问题及季节变化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且对其成因及其物理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关于悬浮体的平面分布问题作者已有专文讨论,兹不赘述。  相似文献   
34.
海冰板的环形屈曲的压缩破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轴对称条件下,给出海冰板的环向屈曲面临载荷,从细观力学的观点分析了微裂纹开裂的条件,扩展方向并给出绕海洋平台柱腿冰的损伤区的尺度。所给出的临界半径是一个与冰材料力学特征,冰的微结构参数一海洋平台柱腿半径相关的特征参数。对现场所观察和测量的结构给出了解释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5.
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的一种简便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拉格朗日插值导出了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地面以及地面之上不同高度的求导系数。该公式可以计算地面上的重力垂向一阶导数,还可以直接计算地面之上任意高度上的垂向一阶导数。鉴于该公式除系数不同外,与上延公式完全相同,因此,程序设计尤为简单。使用本公式对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进行了处理,证明了本算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6.
杜其方 《地震地质》1989,11(4):31-42
本文讨论了鲜水河活动断裂带炉霍段的水平断错、古地震遗迹与地震重复间隔等问题。晚更新世以来断裂的平均滑动速率为13毫米/年。全新世中期以来大震的重复间隔时间小于600年  相似文献   
37.
三种电离层延迟多频修正算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离层延迟多频修正算法在修正电离层延迟的同时会放大观测噪声等伪距误差的影响。分析了电离层延迟双频修正、三频一阶修正和三频二阶修正三种修正算法及观测噪声的影响。以Galileo系统的四个载波频率为例,对不同频率组合下三种修正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电离层延迟多频修正中,并不是观测量的频点数越多或修正掉的高阶项越多修正精度越高,还与观测伪距噪声的大小以及采用的修正方法有关。为多频测距系统的电离层延迟修正算法和最佳频率组合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8.
FPAR的Monte Carlo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PAR (fraction of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absorbed by the canopy)是植被冠层阻截太阳光合有效辐射的比例,是遥感估算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的重要参数.利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光子在植被冠层中的辐射传输过程,以植被冠层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模拟来验证模拟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400-700nm光合作用波段范围内的植被叶片吸收光子辐射比例的FPAR进行模拟.FPAR的Monte Carlo模拟结果,揭示了FPAR与太阳天顶角及植被冠层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一种高精度伪距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位同步、帧同步、码捕获、码跟踪算法以及载波辅助技术等方法来获取高精度伪距测量值。重点研究了秒模糊度、毫秒模糊度和毫秒内的精度测量方法,得到了通过设置码跟踪环的相关间隔来设置其测量精度的方法。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0.
全站仪似水准法和对向法高程测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东升  李星照 《测绘科学》2008,33(1):152-154
通过对似水准法和对向法高程测量原理、误差来源及精度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随着距离和竖直角度的增大,对向法高程测量中误差的变化大于似水准法高程测量中误差的变化;当两观测点间的水平距离小于等于1km时,对向法高程测量精度一般高于似水准法高程测量精度,但是当两观测点间的水平距离大于1km时,似水准法高程测量精度一般高于对向法高程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