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357篇
海洋学   49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华北寒武、奥陶系灰岩潮汐韵律与地月轨道参数的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瑶琪  陈海云 《地球科学》2002,27(6):671-675
通过对采自华北地区寒武、奥陶系灰岩样品进行磨光、涂漆等处理,在放大镜下读取小层厚度数据,进行傅立叶频谱分析,识别出相对应于日、双周、月的潮汐周期的记录,得到寒武、奥陶纪每个太阴月有29.9,29.8d;参考生物化石研究成果,对寒武、奥陶纪地月轨道参数进行计算,得到寒武、奥陶纪每年分别有384.5,381.7d,每天分别有22.798,22.963h;寒武、奥陶纪地月距离分别为58.76,58.96个地球半径及月球后退速率分别为4.25,4.18cm/s等地月轨道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从寒武纪到奥陶纪,具有地球旋转速率变慢、地月距离增大、月球后退速率减小等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52.
本文讨论了电磁波在电子密度呈正态分布的等离子体鞘套中的传播,导出了反射系数、透射系数的表达式,给出了具体例子及若干分析意见。  相似文献   
553.
闽、台及海峡三区域发生的较大强度的地震,在时间上具有成丛性系列的特征,在空间上具有一定顺序的迁移性。其所呈现出的不同形态的时、空、强韵律,其原因可能是“多应力集中源”效应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554.
双要素长期韵律预报程序及应用孙玉敏,孙英萍1前言双要素长期韵律预报程序是用两个前期逐日资料的气象因子,预报一定时段以后降水过程的预报程序。该程序根据单站资料模式卡预报法的基本原理,利用韵律关系,结合数理统计分析而编成。程序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预报...  相似文献   
555.
556.
东太平洋锰结核中叠层石纹层周期信号的谱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一取自东太平洋的光滑型锰结核中的叠层石纹层进行分级统计,得到纹层带、纹层组和纹层对的韵律周期分别约为500μm、50-42.8μm和11-9.0μm。利用电子探针线扫描分析获取了锰结核磨光面上一生长剖面(长0.7mm)的Si、Al、Fe、Mn元素的含量变化序列,运用功率谱分析方法识别出上述4种元素序列具有111.3μm、46.5-40.6μm、24.9-28.1μm、23.1-23.9μm和11.7-13.4μm的显著振荡周期。除了纹层带周期由于受剖面长度限制没有出现外,显微镜下统计得到的叠层石的纹层组和纹层对周期在元素序列的功率谱分析结果上均得到了反映。通过对锰结核生长速率的讨论,认为锰结核的纹层韵律很可能与地球轨道参数的周期性变化有关,纹层组周期可能对应地球轨道的黄赤交角变化周期,纹层对周期可能对应地球轨道的半岁差周期,所研究剖面叠层石的生长速率约为1.134mm/Ma。  相似文献   
557.
张本仁 《西北地质》2001,34(3):1-17
本文讨论了如何改进岩石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判别方法及其应用于研究造山带构造演化的问题,在论述了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形成构造环境关系实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优选判别指示元素,参数和方法的准则及应用实例;并提出采用岩套内岩类配套及相邻相造期岩套或岩石建造时空配套综合分析途径的建议,从解决某些岩石化学特征在反映构造环境方面存在的多解性问题,推动造山带构造演化细节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58.
新疆阿拉套山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对煤田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地洼学说的观点,明确提出本区经历过地槽、地台、地洼三个大地构造发展阶段;详尽阐述了地台、地洼发展阶段的构造运动、地貎和沉积环境演化特征;指出本区存在地台型煤田;并探讨了地洼构造对煤田的改造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明确的找煤远景区。经实践验证的成果表明:应用地洼学说研究本区的中新生代构造演化是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559.
白文吉  周美付 《地质论评》1989,35(2):107-118
洪古勒楞蛇绿岩层序出露较齐全,在岩石中保存了比较新鲜的造岩矿物。本文以电子探针分析数据为基础,讨论了其中辉石的化学成分特征,证明辉石化学成分受寄主岩石类型的制约:但在同一寄主岩石中,单斜辉石比斜方辉石富含较多的TiO_2、MnO和Cr_2O_3。统计分析表明,从蛇绿岩的底部到顶部,二种辉石的化学成分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从富Cr_2O→MgO→Na_2O、K_2O→NiO→FeO→TiO_2、MnO。根据辉石的化学成分特征提出堆积岩可能为岩浆堆积成因的观点。  相似文献   
560.
孙建中  李虎侯 《沉积学报》1989,7(1):109-116
马兰黄土平均沉积速率为0.078毫米/年.但又可分为三个沉积速率层段,即上部中等,中部最大,下部最小.沉积速率的变化与黄土颗粒粒径有关.粒度粗,分选好.沉积速率最小.反之.沉积速率则大.更重要的是,沉积速率受控于古气候的演化.气候愈旱干、寒冷.沉降黄土的次数增多.沉积速率就愈大.相反.暖湿气候则不利于黄土沉积.黄土-古土壤系列反映了这期间气候韵律和黄土沉积速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