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1篇
  免费   337篇
  国内免费   979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111篇
地质学   2613篇
海洋学   295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61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6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It has been found that stream waters were severely contaminated with wastes from a long-time smelting factory in Hezhang, Guizhou, China. The main sources of contamination are the smelting wastes stored in the open air and abandoned in the vicinity of stream. A method of lead isotope was adopted in order to identify relations between tailings and water contamination. Representative samples of tailings and stream sediments were collected. Mineralogical characterizations were conducted using XRD and TEM/SEM, while acid digestion was carried out for determining metal contents. BCR sequential leaching tests were performed in order to assess metal mobility. The tremendous ‘actual' and ‘potential' mobility of heavy metals indicates that the smelting waste and stream sediments present a considerable threat to the environment. Besides the chemical remobilization of heavy metals from the sediments and the reworking of riverbed sediments act as a secondary source of pollution. Also groundwater and stream water were sampled in specific locations and were measured.  相似文献   
43.
采用浮游植物指示法评价了福州省山仔水库2005年不同季节水体的富营养状况,结果表明:冬、春季库区水体处于中—富营养水平,夏季发生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水华”,水体处于富营养水平,秋季水体处于中营养水平.由于浮游植物的生长状况受到多因素的影响,有必要进一步结合其他评价方法对整个水体的富营养状态做出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44.
作为公益性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省级地震系统实现开发富局,应该要从稳定项目收入,拓展自营收入,培育和发展生产点,推进制度创新着手。本文试图从预算和管理的角度对其作一点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45.
尾矿是块宝——实施矿业循环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矿山开采出来的矿石,经过选冶提取出有用物质以后,剩下的就是人们所说的尾矿了。人们除用少部分尾矿回填坑道采场和制砖铺路或他用外,绝大部分却长年累月堆放在矿区,形成一个个尾矿坝(库)。这些尾矿坝(库)不仅占据大片土地,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甚至造成安全事故。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认识到“尾矿不可废,尾矿是块宝”。利用先进技术不仅从尾矿中可提取大量有用矿物,而且围岩矿渣也大有用场,有的经过加工甚至可以成为高价值产品。与此同时,伴随尾矿的利用和消化,周边生态环境也可得到彻底治理和恢复。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把沉…  相似文献   
46.
红旗岭铜镍矿床地处华北地台与吉黑地槽系接触带--辉发河断裂北侧.区内出露30多个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其中1、7号超镁铁岩体中赋存铜镍硫化物矿(床)体.含矿岩体分相明显,各类岩石均具堆积结构.铜镍矿体呈似板状、脉状、透镜状及囊状赋存于超镁铁岩体底部橄榄辉岩相中.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7号岩体形成以流动分异为主,1号岩体为重力分异;原始岩浆属拉斑玄武质,块状矿石系压滤作用产物,后续岩浆的补给和混合补充了成矿物质,硫化物不混溶程度受挥发分制约,矿床属岩浆深部熔离分异成因,成矿时代为印支期.  相似文献   
47.
藏南地区金和锑矿床(点)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次对藏南地区金和锑矿床(点)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总结,对金和锑成矿作用与中新生代构造一岩浆活动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对区域地壳演化过程中金和锑成矿动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该区的金和锑矿床(点)可按容矿围岩划分为:①变质岩为主要容矿围岩矿床(点),包括金和金一锑矿床(点);②沉积岩为主要容矿围岩矿床(点),包括金、锑、金一锑和锑多金属矿床(点);③火山岩为主要容矿围岩矿床(点),以金一银矿床为代表。根据金和锑矿床(点)空间分布特点和地质特点,将本区划分为4个矿化集中区:拉昂错一马攸木一帕羊金矿化集中区(A),然勒金和锑矿化集中区(B),洛扎一措美锑矿化集中区(C)和邛多江金一锑矿化集中区(D)。各矿化集中区内大多数金和锑矿床(点)与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富碱火成岩具密切时空分布关系,它们是古板块对接碰撞期和碰撞期后大规模构造一岩浆活动的产物。近东西向挤压性和南北向张性断裂交汇部位以及富碱火成岩发育区是寻找金和锑矿床(点)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48.
新疆葫芦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时代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哈密葫芦铜镍矿是东天山地区典型的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对其中含铜镍硫化物的基性-超基性岩用Re-Os等时线法定年,获得(283±13)Ma的等时线年龄.这表明,葫芦与东天山其他铜镍矿床乃至喀拉通克和箐布拉克铜镍硫化物矿床一样,主要形成于海西期,同位素年代学界定的成岩成矿时间大致在320~280 Ma,表明海西晚期在新疆北部为一个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矿床成矿高峰期.  相似文献   
49.
内蒙古中部苏尼特左旗富钾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精确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定表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富钾花岗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423Ma±8Ma和424Ma±10Ma.综合区域资料,认为该年龄代表了内蒙古中部志留纪期间发生弧-陆碰撞事件的时限.  相似文献   
50.
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石主要成分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等脉石矿物。切成长40mm 直径17mm 的矿石圆柱用20wt%NaCl 溶液浸泡260小时后装入长江500型活塞-圆筒式三轴应力试验机,在362℃414MPa 围压下加1342MPa 轴压,13小时后于空气中自然冷却。实验后试样长度压缩为32.3mm,算得应变速率为4.1×10~(-6)/s。实验产物中出现大量垂直应力轴的松弛裂缝。黄铁矿强烈脆性破裂,而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以塑性变形为主,局部也发生脆性破裂。再活化黄铁矿、磁黄铁矿和黄铜矿分别充填同种矿物的碎粒间隙。再活化产物也呈细脉穿插脆性变形的黄铁矿碎斑,细脉中以黄铜矿为主,其次是磁黄铁矿,有时含极少量闪锌矿,在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的塑性变形区内,以及变形的石英和其它脉石矿物中均无再活化硫化物产出。实验结果表明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强干性矿物和地质体容易发生脆性变形,从而为再活化成矿流体的运移和析出矿质提供通道和空间,而韧性变形区较难提供流体通道和矿质沉淀空间。所以,再活化成矿作用容易发生在脆性变形区和韧-脆性转换部位。原生矿石中的黄铜矿在实验条件下比其它三种硫化物更容易再活化。脆性变形的黄铜矿和黄铁矿比起其它矿物来更容易接受含铜流体的叠加,因此地层中的含铜黄铁矿矿胚层最容易受叠加流体作用而形成层控富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