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8篇
  免费   512篇
  国内免费   1763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20篇
地质学   4087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309篇
自然地理   14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0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莱芜市岩溶塌陷原因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霞  付东叶等 《山东地质》2002,18(2):32-35,48
莱芜市孟公清-西泉河一带石灰岩溶洞裂隙发育,局部与上覆砂砾石层直接接触,形成“天窗”,在矿区超采地下水及矿山疏干排水影响下,地下水下渗携带砂砾石进入灰岩溶洞裂隙中,突发岩溶塌陷。1973-1997年共塌陷139处,塌陷面积6435m^2,致使1324户民房开裂,328户报废。根据1997年在莱芜市的矿山地质勘察工作成果,采用综合指数法对评价区进行了预测评价,将评价区划分为岩溶塌陷区、预测岩溶塌陷区和不具备塌陷条件区,并根据岩溶塌陷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建议,为今后对岩溶塌陷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2.
43.
《中国岩溶》2002,21(2):119-119,130
  相似文献   
44.
45.
介绍了某地地面塌陷的特征和环境条件,分析了该地地面塌陷的成冈,说明了调查和分析这一类地面塌陷成因的基奉方法和应急处理描施,提醒人们采矿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与地质环境条件有者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6.
湘桂黔滇藏红色岩溶风化壳发育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对湘,桂、黔,滇,藏等地岩溶区红色风化壳的野外和室内研究,从表生地貌学,粘土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角度分析红色石灰土性质与地貌演化的关系,提出红色岩溶风化壳发育的二阶段模式;1)地貌夷平-风化物质积累阶段,在地貌演化过程中溶蚀残余物质不断积累,最后在夷平面上形成厚层连续的泥质风化壳,夷平面的地貌水文条件有利于粘粒的形成和保存,但限制了富铝化作用的有效进行,造就了岩溶风化壳粘粒含量高,富铝化程度低的特点,这与研究区23个红色岩溶风化壳剖面化学,粒度特征和粘土矿物组合特点一致。2)地貌切割-风化壳淋溶阶段,原始夷平面上的风化壳大多呈灰色,只有在构造隆升和地表微切割导致地下水位降低,淋溶条件开始改善的情况下,风化壳才有可能枞根本上转为红色。  相似文献   
47.
李德荣 《广东地质》2003,18(3):20-26
主要介绍在石灰岩分布地区广东省英德市寻找隐伏岩溶水的多种经验方法。根据地面塌陷的成因、特点以及找水标志,设计供水井位,寻找岩溶水,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研究和利用这些经验,对于寻找隐伏岩溶水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8.
北江大堤石角管涌多发段基岩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量的地勘工作发现,北江大堤石角管涌多发地段基岩存在强透水破碎带、溶孔、溶隙及纵横交错的节理,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表明,基岩地下水与外界水力联系密切,堤内管涌水除来自第四系冲积层地下水外,亦有部分是基岩水,为下一步采取工程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9.
受玄武岩盖层的影响,石林地区的地下水在雨季和旱季对碳酸盐岩都具有侵蚀性,玄武岩盖层空气CO2呈现出低—高—低的双向变化梯度。溶蚀试验表明.地下0~0.6m,水平方向的溶蚀量大于垂直方向的溶蚀量,而随着深度的增加,垂直方向的溶蚀量大于水平方向。富含CO2的水通过具有最大渗透张量和较小主轴倾角的玄武岩裂隙下渗,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表现为一个脱钙、富铝铁、硅迁移的复杂过程,并在地下0~0.6m形成许多水平凹槽、穿洞等岩溶形态,而地表0.6m以下以垂向溶蚀为主,有利于石柱的形成与发育。  相似文献   
50.
运用构造控水分析、水化学同位素等方法,对宁南“南北古脊梁”岩溶裂隙水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讨论。本区储水空间以岩溶裂隙为主,岩溶水的空间分布明显受南北向大型断裂构造控制。岩溶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起源为主,并表现为多元水混合。水质分布呈南优北劣的分带特征,北部水-岩相互作用形式为溶滤-蒸发浓缩型,呈高矿化咸水;南部为溶滤-混合型,呈低矿化淡水。根据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特征,划分了3个相对独立的岩溶水子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