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4篇
  免费   615篇
  国内免费   1822篇
测绘学   111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164篇
地质学   4363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327篇
自然地理   19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8年   1篇
  1925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英国钙华苔藓植物区系特征及其主要钙华沉积类型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根据1998— 2000年作者采自英国39个钙华沉积区1245份的野外苔藓植物标本研究, 英国钙华苔藓植物区系具有下列特征:(1)区系种类由19科34属50种(含变种亚种)组成, 其中含英国钙华苔藓新记录26种;(2)区系生活型含高丛集型(10 %)、矮丛集型(32%)、交织型(44 %)、扇型(2 %)和平埔型(12 %)5 种类型;(3)区系地理成分含北温带分布(46 %)、温带欧洲分布(6 %)、欧洲-非洲分布(2 %)、欧洲-北美分布(10 %)、旧世界温带分布(4%)和世界广泛分布(34%)等6种成。根据钙华生长的环境特征, 英国苔藓植物钙华可划分为泉华、瀑华、溪流钙华和洞穴弱光带钙华4 种基本类型及12 种小类型。   相似文献   
992.
万华岩表层岩溶带岩溶动力系统的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万华岩地区碳酸盐岩中普遍发育的非碳酸盐岩夹层,以及“土层+裂隙层”表层岩溶带双层结构对岩溶动力系统和水循环具有显著影响:非碳酸盐岩地段的地下水因其矿化度较低,CO2 含量较高,而具有较强的侵蚀、溶蚀能力,导致岩溶动力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传输非常活跃,一个岩溶泉年溶蚀量(以CaCO3计)达2795.4kg;由于非碳酸盐岩夹层的普遍存在,不仅阻碍地下水向深循环,而且还有利于土壤、植被的发育。土壤、植被与地表岩溶裂隙网络对区内岩溶地下水还具有较好的调蓄作用,以致使区内有众多的小泉点在地表出露。   相似文献   
993.
韩颖 《中国岩溶》2002,21(4):283-289
本文通过晋陕蒙接壤地区岩溶地下水与黄河水环境同位素特征的分析、研究,得出由补给区→迳流区→排泄区,岩溶水氚值由高变低, 14C年龄具有由低逐渐升高的变化规律;利用同位素的高程效应,计算得到岩溶水补给区的补给高程为1500~1600m;利用氚值的衰变估算,岩溶地下水的运移速度为3. 8~2. 1km /a,反映出岩溶水由补给→排泄区由快到慢的运动过程。文中还利用黄河水与岩溶水的氚值,估算了黄河西岸岩溶水中有25%来自黄河水入渗,75%来自东部岩溶水的补给。   相似文献   
994.
海相成油新理论与塔河大油田的发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塔里木盆地北部超亿吨级塔河油田是中国第一个海相古生界大油田,它的发现、探明与创新理论的指导及采用先进技术有直接关系,本文阐述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塔河油田的发现、基本特征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995.
人类活动胁迫下岩溶含水层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洪海 《热带地理》2004,24(3):212-215
从水文地质本身的内部要素分析岩溶含水层高度脆弱的原因,详细论述了农业活动、工业和城市化以及矿山开采等对岩溶含水层脆弱性的影响,认为人类活动的叠加无疑加剧了岩溶含水层的脆弱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因此,合理规范人类活动,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是岩溶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证.  相似文献   
996.
广西弄岗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群落的小气候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不同演替阶段群落不同梯度的气温、湿度、土壤温度、光照强度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演替群落的平均气温,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气温上升和下降的速度随着群落演替的进展呈下降趋势,各群落的气温垂直变化一般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各演替阶段群落的土壤5cm处的温度变化呈不规则的单峰曲线;随着演替的进展,各群落的空气相对湿度增大,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幅随着演替的进展而变小;一般来说,随着高度的增加,各演替阶段的光照强度也增加.  相似文献   
997.
导电、导磁聚苯胺纳米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纳米Fe3O4晶体粒子存在的情况下, 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乳化剂及分散剂, 通过HCl调节体系的酸度, 合成了导电、导磁的Fe3O4-聚苯胺(Fe3O4-PANI)纳米复合物, 用X-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红外(FT-IR)等对该复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显示: SDBS与HCl发生竞争掺杂行为, 复合物的组成为Fe3O4-PANI-DBSA, Fe3O4平均粒径约13 nm, 且均匀分布在聚苯胺基体中, 该复合物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及导磁性, 随着纳米Fe3O4含量由7.79%增加到35.34%, 复合物的电导率由1.71 S/m下降至0.41 S/m, 复合物的比饱和磁化强度σs则由6.14 A·m2/kg增加到18.11 A· m2/kg, 其矫顽力在0.52~0.73 A/m之间.   相似文献   
998.
高压富水区隧道帷幕注浆止浆系统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顶立  李治国 《岩土力学》2004,25(7):1151-1154
针对圆梁山隧道高压富水区的岩溶水分布特点,确定了合理的注浆范围和注浆参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高压帷幕注浆的止浆系统,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和验算,以确保施工安全。在工程实践中,该技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保证了高压注浆的顺利进行,它对类似条件的注浆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9.
微生物及其碳酸酐酶对岩溶土壤系统钙镁元素淋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室内模拟土壤- 灰岩岩溶系统,对不同微生物处理条件下的土柱进行降水淋滤,系统监测了淋出液的pH、电导率、Ca2+ 、Mg2+ 以及碳酸酐酶( C A)活性。结果表明,微生物对该模拟系统Ca、Mg 元素迁移有较大促进作用。扫描电镜显示,埋入经微生物处理土柱的试片表面较对照(未埋入土柱和埋入灭菌土柱的试片)有明显侵蚀现象。另一方面,各处理的淋出液中均检测出不同程度的C A活性,说明土柱中的微生物产生了胞外CA并被淋出。相关分析表明淋出液中CA平均活性与Ca2+ 总淋失量之间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说明CA是影响Ca 元素淋失的主要因素。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解释生物岩溶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00.
关于西南岩溶山区生态建设的一些讨论—-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在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方岩溶山区生态退化和重建研究实践方面的薄弱环节及国外岩溶区生态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岩溶山区生态建设的特殊性进行了重新认识。指出岩溶山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必须是一种经济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必须由扶贫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单一坡改梯向多途径特色农业转变,由防护型向开发型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参与式转变。在恢复和治理生态的前提下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将环境资源转化为有形商业产品,形成生态环境外部经济效益良性循环的机制,以中止岩溶脆弱生态背景上土地退化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