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1篇
  免费   1190篇
  国内免费   2756篇
测绘学   9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011篇
地质学   7761篇
海洋学   14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05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383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312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302篇
  1996年   277篇
  1995年   258篇
  1994年   261篇
  1993年   246篇
  1992年   260篇
  1991年   248篇
  1990年   187篇
  1989年   182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0篇
  1954年   6篇
  1951年   7篇
  1950年   6篇
  1948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卓群 《华南地震》2002,22(3):76-79
岩石破裂实验,地球岩石层断裂构造运动,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过程等研究表明,地震活动的时间、空间和强度分布特征具有分形结构。作为一种分维理论的应用,本文利用厦门数字化地震遥测台网的数据,采用信息的分析方法,对福建省的地震多发区-漳州、华安、龙岩地区的地震活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讨论了信息维随时间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3.
湖泊沉积物中胶黄铁矿的鉴出及其磁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青藏高原东部若尔盖盆地钻孔获取的湖泊沉积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调查及矿物学鉴定, 发现大量胶黄铁矿存在, 并认定其为主要的磁载体. 该矿物颗粒细小, 粒度均匀, 可能为生物化学成因. 与大量文献报道的相反, 在长期暴露于空气后, 样品中的胶黄铁矿仍未被氧化. 这可能与钻孔内该矿物被硅质胶结物包裹有关. 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湖泊沉积物磁学研究的复杂性, 同时也为环境磁学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24.
华北岩石圈三维流变结构的一种初步模型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利用华北地区(105~124°E, 30~42°N)的地震P波速度资料和大地热流资料建立了华北岩石圈的三维波速分布及温度分布. 考虑了摩擦滑动、脆性破裂及蠕变三 种主要的流变机制在岩石圈中的作用. 计算了华北岩石圈流变强度及粘度的三维分布. 结果表明, 岩石圈的流变强度和粘度有着明显的分层特征. 在应变率为 的情况下, 上地壳上部为脆性区, 下部有可能是以蠕变为主的延性区; 中地壳可以是以脆性破裂为主的脆性区, 也可以是上层以脆性破裂为主而大部分是以蠕变为主的延性区; 而下地壳几乎均是以蠕变为主的延性区; 壳下岩石圈上部是以脆性破裂为主或以蠕变为主的高强度区. 同时可以看出, 流变强度在水平方向上有很大的不同, 与大地构造有着明显的联系. 讨论了岩石圈波速结构, 温度分布对流变结构的影响, 并对改进岩石圈流变结构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5.
依据加速蠕变效应,提出构造地震孕育即将完成阶段的不稳定模型。得到地质体脆性破裂前非弹性形变结束阶段前兆显示区的空间尺度和持续时间的估计。理论估计与实地观测资料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6.
分析用方程Q(t)=Q(t1) A1-A2(tf-t)^m[1 ccos(2πlog(tf-t)/p-φ)]来模拟强震前地震能量释放过程的一些条件,式中的Q(t)是在时间t以前所累积的“贝尼奥夫”总应变,tf是主震的时间,A1,A2,c,m,p,ψ都是模型的参数,Q(t1)是已知量(t1≤tf时)。表明在一定假定条件下幂指数m=α(2-d) 1。这里d是主震周围地震潜在震源群震中的尺寸,参数α决定着幂律。根据这个规律,地震时释放的地震能量和总能量的比值随地震的震级而变化。模型可用于分析实验研究岩石破裂释放声能的动力学,也适用于对堪察加一些强震前地震活动性的回溯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7.
含预制软弱带的岩石破裂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考虑到岩石脆性破坏过程中介质的不均匀性之特点,对岩石样品中含预制弱介质条带的岩石样品破坏过程进行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并对弱介质带的破坏贯通过程、新的断层的产生和有关的地震活动进行了研究.数值模型展示了岩石从变形、微观破坏到整体破坏的全过程以及微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应力、应变和微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形象地描绘了岩石变形的局部化和时空迁移等现象,这与实际地壳中所观测到的现象是一致的.此外,模拟结果与实验观测结果也是一致或相似的.   相似文献   
128.
地震前兆时空非均匀性指标Cv值的实验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双向加载条件下,对两种构造和介质不同的岩石标本进行变形实验,测量了标本表面不同部位的应变.在此基础上,利用王晓青和陈学忠等提出的描述地震前兆非均匀分布的参量————Cv值,分析了标本变形失稳过程中应变异常的分布,以期从实验角度检验Cv值方法并探讨其物理意义.研究表明,Cv值的变化与岩石变形特征的变化有关,是描述前兆分布非均匀性的一种有效指标;Cv值在失稳发生前先异常上升,然后下降,并在Cv值恢复过程中或恢复后伴随着失稳事件的发生.因此,Cv值是一种有效的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29.
饱和岩石的各向异性及非线性黏弹性响应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MTS伺服压机上对不同饱和状态的砂岩、大理岩标本进行了垂直层理和平行层理两个方向的正弦波加载试验,研究了饱和岩石的各向异性及非线性黏弹性行为. 在最大载荷低于岩石的屈服点时,获得的衰减、杨氏模量、泊松比、波速都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同时它们还具有较明显的应变振幅效应和频率效应. 随着应变振幅的增大,衰减近似呈线性增长,杨氏模量和泊松比近似呈线性下降. 在0.005-4Hz频段内除衰减不明显依赖频率以外,杨氏模量、泊松比、波速对频率的依赖性都较强; 当频段扩大到15Hz时,这4个参数都表现出较强的频率效应. 饱和岩石的衰减、杨氏模量、泊松比、波速均随饱和液体的黏滞系数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0.
岩石圈流变机制的确定及影响岩石圈流变强度的因素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讨论了确定岩石圈流变强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Byerlee定律,给出了在Anderson断层系统下三种断层的摩擦滑动强度公式,利用小标本实验结果外推,用大标本实验结果作约束,得到岩石圈几种典型岩石的脆性破裂规律,利用上述结果和传统的方法,分别得到了鄂尔多斯和山西裂谷两个典型地区的流变强度随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以往的计算对岩石圈流变强度的估计过高,对脆性形变区估计不足,流变机制估计不对;岩石圈有力学分层的特性,但各地分层的深度范围不同,使得成层和力学作用变得复杂,讨论了水、应变率以及多相矿物对流变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