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7篇
  免费   778篇
  国内免费   1041篇
测绘学   134篇
大气科学   442篇
地球物理   597篇
地质学   2896篇
海洋学   561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247篇
自然地理   133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54年   5篇
  195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造山带中残存有许多前寒武纪地质体,其中一些被当作前寒武纪基底用于探讨所在微陆块的大地构造属性。由于微陆块属性对于造山带结构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及所讨论的前寒武纪地质体蕴含地球早期历史演化信息,对微陆块属性的厘定成为造山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笔者等以中亚造山带南缘中段的微陆块为例,总结梳理了微陆块厘定的相关依据:岩石组合和变质变形特征,碎屑锆石谱峰显示的源区时代特征,地质事件序列,前寒武纪地壳演化信息,继承锆石、捕获锆石和古生代侵入体同位素显示的深源地壳信息,以及地球物理等方面的特征。由于不同学者采用的厘定依据不同,对微陆块属性认识争论不断,即使相同依据也有一定的差异,从而影响对造山带结构和演化的认识。基于以上原因,笔者等认为前寒武纪基底的亲缘性探讨不仅要注重岩石组合和形成时代,还要在精细野外解剖和高精度年代学工作基础上,注意其变质—变形特征、接触关系、源区时代特征、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地壳增生信息和深源地壳信息等的综合对比分析,以得到较全面依据,探讨其构造属性。当获得一组前寒武纪地质体信息时,可先进行同构造单元内对比,再与其他构造单元对比。当特征相异时则需进行构造单元拆分或考虑构造就位的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推覆体、走滑外来体、俯冲刮削的构造岩片);当特征相似时,可能指示了相同微陆块的裂解或破坏或者不同的微陆块共同经历了相似的前寒武纪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992.
基于伊犁河谷伊宁站内布设的微雨雷达(MRR)、地面OTT-PARSIVEL雨滴谱仪以及雨量筒观测资料,针对2019年9月30日伊宁地区一次大雨过程,对比检验MRR数据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探究降水不同时期MRR的微物理量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种仪器观测的降水量较为接近、变化趋势一致,MRR观测的近地面35、70和10...  相似文献   
993.
一次新型液态CO2播撒效果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三维积层混合云人工增雨数值模式对2002年7月11日的一次天气过程进行了由播撒液态CO2引起的微物理量变化及云动力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播撒后,云中最大上升气流速度增大,由未播撒时的0.37 m/s增大到播撒后的0.54 m/s,播撒使云中出现最大上升速度W的时间比未播撒提前了4 min,表明播撒液态CO2影响了云的动力过程。同时与未播撒相比:云中雨水含量最大值由1.04 g/kg增加到1.40 g/kg;冰粒子含水量的出现提前了88 min,最大值的出现提前了76min;冰粒子浓度的出现提前了72 min,最大值的出现提前了72 min;雪粒子含水量的出现提前了72 min,最大值的出现提前了128 min;云水含量最大值由1.21 g/kg减小到0.87 g/kg。证明了播撒液态CO2后可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从而导致地面降水的增加。  相似文献   
994.
为解决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信息不共享、结果矛盾,以及原有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调查监测信息系统整合统一等问题,提出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结合现流行的微服务技术框架,构建一套数据完善、应用全面、管理精细以及智慧服务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系统的方法。本文详细阐述了系统建设的内容、框架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实现以及关键技术,为其他城市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5.
996.
谢瑞祥  汪敏 《天文学报》1996,37(2):187-200
作为微耀斑能量释放的证据,本文扼要介绍了云南天文台“四频率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观测系统”(1.42,2.13,2.84和4.26GHz)1989年12月-1993年4月的观测事例,包含低强度的毫秒尖峰辐射(msspike),类尖峰辐射(spike-like),快速脉动现象,两种新的快速精细结构──微波Ⅲ型爆和微波类斑点结构.统计了快速精细结构的寿命,在统计基础上分别以实例描述了各类现象的观测特征.  相似文献   
997.
海南岛西部“军营群”发现志留纪微古植物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8.
除草剂丁草胺对黄鳝的遗传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9.
浙江鱼山潜在滑坡体的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是浙江省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本文通过对鱼山潜在滑坡体的考察和研究工作,提出其成因、可能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地下水位微动态资料的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位动态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含水岩体应力-应变造成的地下水动态(即微动态),不能单纯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进行分析,我们从其他学科引入一些方法,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当分离水位趋势变化和短周期变化时,用别尔采夫滤波方法;当分析并排除影响水位动态的相关因素时,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水位固体潮的若干潮波时,用调和分析方法;综合预测水位动态,寻找异常时段时,用多道维纳滤波方法。最后,通过北京塔院井水位观测的具体震例,来说明资料处理对了解水位的正常动态、异常动态,提取地震前兆信息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