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切变线降水系统微物理特征及隆水机制个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机载云粒子探测系统(PMS).对2004年7月1日影响吉林省的一次切变线降水过程进行了探测飞行,利用所获取的宏微观资料对此次降水过程的微物理结构、降水机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切变线降水云系主要由高层云、雨层云、碎云构成,高层云和雨层云中间夹有1100m左右的无云区;3类云中平均云滴浓度、平均云滴直径各不相同;云水含量随高度分布不均匀,云的不同部位云水含量起伏较大;冰晶浓度平均为17.3个/L;此次探测的降水云系符合Bergeron提出的催化云一供水云相互作用导致降水的概念.根据云图及其他探测资料综合分析,冰晶主要产生于高层云上部或卷层云的冰晶播撒,供水云为高层云中下部和雨层云.  相似文献   
2.
一次新型液态CO2播撒效果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三维积层混合云人工增雨数值模式对2002年7月11日的一次天气过程进行了由播撒液态CO2引起的微物理量变化及云动力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播撒后,云中最大上升气流速度增大,由未播撒时的0.37 m/s增大到播撒后的0.54 m/s,播撒使云中出现最大上升速度W的时间比未播撒提前了4 min,表明播撒液态CO2影响了云的动力过程。同时与未播撒相比:云中雨水含量最大值由1.04 g/kg增加到1.40 g/kg;冰粒子含水量的出现提前了88 min,最大值的出现提前了76min;冰粒子浓度的出现提前了72 min,最大值的出现提前了72 min;雪粒子含水量的出现提前了72 min,最大值的出现提前了128 min;云水含量最大值由1.21 g/kg减小到0.87 g/kg。证明了播撒液态CO2后可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从而导致地面降水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研制成的液态CO2播撒设备进行了地面试验。并应用于外场飞机人工增雨工作中。试验结果和应用情况如下:利用水平和垂直分档方案测得液态CO2的最低温度分别为-80.8℃和-54.8℃,且最低温度与喷嘴直径的大小无关;不同喷嘴直径其播撒持续时间不同,适合外场作业的喷嘴直径分别为0.4mm和0.5mm,其播撒持续时间分别为44min和40min。2002、2003年共飞行作业82架次,作业情况良好。同时,利用机载PMS粒子测量系统对2002年7月11日的一次天气过程进行了科研探测并进行了由播撒液态CO2引起的微物理量变化和引晶效应的初步分析。PMS资料分析结果表明,作业后小云滴的总浓度变化不大,但含水量和滴的平均直径约增大两倍.体积直径增加比较多;大云滴浓度明显增多,雨滴浓度减少,含水量增大,而过冷水含量减少,冰晶浓度增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