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322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28篇
地质学   995篇
海洋学   56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5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地台-黔南台陷-望谟北西向构造变形区的牛角寨背斜,区内以褶皱、断裂构造为主,导致层间滑脱,挤压破碎,为成矿提供了构造控制条件,矿床成因类型为微细粒侵染型低温热液矿床。共圈定6个金矿体,褶皱、断裂发育地段,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与三叠系下统罗楼组接触部位、三叠系中统新苑组第一段与三叠系下统罗楼组接触部位是金矿成矿的有利部位,研究对以后的地质勘查具有很重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992.
993.
燕辽坳拉槽中元古界高于庄组桑树鞍亚组底部为锰富集层段,虽然对于锰质来源、锰矿成因及形成环境存在认识分歧,但多数学者均认为高于庄组锰矿的形成与燕辽坳拉槽的盆地裂谷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搜集前人锰矿勘查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对典型锰矿床——迁西秦家峪锰矿进行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类型及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其锰质主要来源于海底热液。通过分析主要锰矿点分布与燕辽裂谷盆地主要断裂之间的关系,发现在裂谷盆地内北东向主断裂与北西向传递断裂的交汇处,或被断裂所围限的闭塞、深水滞流环境,是高于庄组锰矿形成的最有利部位,矿层厚度大,品位相对较高。该研究表明燕辽坳拉槽裂谷盆地结构对高于庄组锰矿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且同沉积断裂作为热液活动的通道,为成锰盆地提供了主要的矿质来源。  相似文献   
994.
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中,干涉相干是局部干涉条纹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但是由于各种失相干源的影响,会出现失相干现象,而这可能会丢失重要的形变数据。本文首先利用ENVISAT ASAR的两景影像获得了2009年意大利拉奎拉MW6.3地震的带有失相干现象的同震形变场,对数据预处理后再使用移动窗口克里金法对拉奎拉地震的同震形变场进行插值处理,恢复了形变图的失相干区域,之后进一步通过正反演获得同震形变场,并与上一步的插值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插值结果与反演结果在极震区吻合得很好,验证了移动窗口克里金插值法恢复失相干的可靠性,说明插值法可以成为实现地震同震形变场失相干恢复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995.
赵珍  吴珍汉  杨易卓  季长军 《地质论评》2020,66(5):1155-1170
由于缺少精确的定年结果与可靠的生物标志化石,青藏高原广泛发育的上白垩统—中新统的多套陆相红层时代与分布混乱不清,影响了对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本文利用锆石U Pb测试手段,对双湖—伦坡拉地区红层时代开展研究。根据新发现的斑脱岩与火山岩夹层精确厘定了牛堡组中上部时代(45. 41~43. 82 Ma)和阿布山组地层时代(101. 9~73. 09 Ma);根据上覆角度不整合的纳丁错组(35. 5~32. 59 Ma)与鱼鳞山组(46~28 Ma)火山岩年龄约束了康托组与唢呐湖组的时代上限;结合前人年代学研究,初步建立了K2—N1红层时代格架,主要包括晚白垩世阿布山组与竟柱山组、古新世—始新世牛堡组与康托组、始新世—渐新世唢呐湖组和渐新世—中新世丁青湖组,均可与北部可可西里盆地对比。其中,双湖—多玛主要出露阿布山组,非早期划分的康托组;而康托组多数分布于中央隆起或山顶高处;唢呐湖组则沿双湖周边平缓低地发育;竟柱山组、牛堡组与丁青湖组普遍沿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展布,其中牛堡组向北延伸到多玛。精确厘定红层时代与分布,直接推动了对盆地沉积地层系统与逆冲推覆构造活动时代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综合评价逆冲推覆构造对羌塘盆地油气资源的影响,探讨逆冲推覆构造与盆—山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同时,为以红层为研究对象的高原抬升过程、古环境与古气候演化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6.
基于空间分布与统计特性的海面远景目标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面运动载体获取的可见光图像中,远景目标成像面积小、特征不显著、信噪比较低等特点增大了目标检测难度,现有方法难以同时取得较高的查全率与较低的虚警率。作者根据目标在图像中的空间分布与统计特性,提出了一种海面远景目标检测方法。首先结合直线特征与界线特征实现海天线检测,然后根据拉伊达准则实现明度图像中疑似目标像素与背景像素的分离,得到二值图像,最后对二值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并根据疑似目标区域与海天线的位置关系,排除干扰区域。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查全率与较低虚警率,且实时性和鲁棒性较强。  相似文献   
997.
利用IGS发布的精密星历求卫星的坐标,通常有两种方法——插值法和拟合法。插值多采用拉各朗日插值,拟合多采用切比雪夫多项式拟合。为验证两种方法的精度,分别编写插值和拟合的C++程序,进行实例计算。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的精度,得到几点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8.
对华北克拉通碱性岩等板内拉张背景岩浆岩进行了大量的同位素年代学及空间分布的研究,并结合前人的有关研究成果得出:华北克拉通板内拉张性岩浆作用主要集中在3个时段,即古元古代末—中元古代早期(1 850~1 600 Ma)新元古代中–晚期(900~600 Ma)、和古生代末—新生代(250 Ma~现今)。这3个时段的拉张性岩浆作用,由老到新依次称之为第一拉张作用阶段、第二拉张作用阶段和第三拉张作用阶段岩浆作用,3个阶段拉张性岩浆作用出现的频率强度和空间分布的广度均有明显差别。第三阶段拉张性岩浆作用出现的频率强度最大,空间分布也最广;第一阶段拉张性岩浆作用次之;而第二阶段拉张性岩浆作用出现的频率强度最弱,并且空间分布也很局限。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三个阶段拉张性岩浆作用在时间上分别与哥伦比亚(Columbia)、罗迪尼亚(Rodinia)及潘基亚(Pangaea)三个超级大陆的拉张裂解时间基本一致。这可能说明华北克拉通对三个超级大陆的拉张裂解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对于导致超级大陆拉张裂解的深部地质过程地球动力学,一般认为是超级热地幔柱活动。推测华北克拉通距导致三个超级大陆拉张裂解的超级热地幔柱活动中心,在第三拉张阶段时可能最近,第一拉张阶段时也较近,但在第二拉张阶段时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999.
王建坡  李钢  杜梦佳  王莺莺  胡敏  于悦 《热带地理》2022,42(9):1547-1558
文章聚焦于中国拐卖妇女儿童犯罪高发省份广西,整合公益平台“宝贝回家”数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拐卖犯罪案例,以及基于搜索引擎获取的历年新闻报道的重特大拐卖案件等多源数据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案例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多维度探究广西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时空格局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犯罪人以男性为主,集中于20~55岁年龄段,受教育程度较低,团伙特征明显;被害人以男性婴幼儿为主,在年龄上表现出低龄高峰(婴幼儿)和大龄次峰(妇女)的“双峰”特征;收买人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职业以农民或无业居多。2)犯罪的年际变化整体呈现“沙丘”型变化趋势,分为低发期、高发期、中高位波动期和持续下降期4个阶段。3)市域尺度下,被拐未成年人数量与该市人口数量普遍呈正相关;拐卖路径上,拐出路径整体呈现“以桂为源,粤闽及华北为汇”的格局,拐入广西的路径以“周边邻近拐入和跨境中转拐入”为主,性别对拐卖路径分异影响较大,男童主要被拐入闽粤,区域相对集中,女童主要被拐入粤闽桂冀鲁,分散度较高。4)特殊的地理区位造就独特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在各种推拉力的综合作用下,造成广西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发生与扩张,最终形成独特的广...  相似文献   
1000.
应用锆石SHRIMPⅡ定年技术,对西藏南部拉轨岗日岩带东段的打拉二云母花岗岩进行了测试,获得岩体形成年龄为24.7Ma(晚渐新世)。打拉岩体中具老核新壳的岩浆复合型锆石特别发育,其老核年龄范围为2796.8-3196Ma,反映打拉岩体所在部位的深部存在太古宙的古老基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