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0篇
  免费   1222篇
  国内免费   2343篇
测绘学   1863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1137篇
地质学   6271篇
海洋学   354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425篇
自然地理   106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284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345篇
  2018年   290篇
  2017年   317篇
  2016年   320篇
  2015年   304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420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438篇
  2008年   442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60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339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242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54年   3篇
  1950年   3篇
  1947年   5篇
  194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南海罗斯贝变形半径的地理及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南海 1°× 1°网格的标准层季节平均温、盐度资料 ,在未引入Boussinesq近似条件下 ,采用改进的Thompson Haskell算法求解线性化斜压海洋水平大尺度波的垂直结构方程 (重力内波方程 ) ,从而得到了南海各网格点的第一斜压重力波相速度和相应的罗斯贝变形半径 ,并探讨其地理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 ,以期有助于南海环流和中尺度涡旋以及有关海洋侧边界效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42.
考虑非线性弥散影响的波浪变形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瑞杰 《海洋学报》2001,23(1):102-108
提出了逼近Kirby和Dalrymple的非线性弥散关系的显式非线性弥散关系的表达式,该显式表达式与他们的非线性弥散关系的精度几乎完全相同.采用显式非线性弥散关系,结合含弱非线性效应的缓坡方程,得到考虑非线性弥散影响的波浪变形数学模型,并对该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验证.结果表明,考虑非线性弥散影响的波浪变形数学模型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43.
按照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是刚性的并且只在其边界变形。然而 ,赤道印度洋却有板块内变形的足够证据。变形例外地起因于由印度与欧亚板块正在进行的碰撞而引起的大洋岩石圈的高应力。这样的板块内变形通常是在大陆上观测到的而不是在大洋中 ,那里的变形一般局限在狭窄的板块边界处而不是散布于宽广地区。印度洋从而提供了一个研究大洋岩石圈板内变形的少有机会。印度洋内的变形是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MinsterJB等 ,1978) ,以便利用单一的刚性印度—澳大利亚板块来解决拟合全球板块运动中的难点。这个板块现在被认为是…  相似文献   
44.
大西洋温盐循环的演变:早渐新世北大西洋深水开始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和大洋盆地形状的急剧变化标志了新生代的开始。不断增加的证据表明了在早新生代(约55 Ma)的极端温暖时期,主要存在于南大洋的深水层形成了与现代模式根本不同的循环模式,并在北大西洋北部及南大洋形成了深水层。早新生代模式向两极模式的转变出现于何时?该转变的主要作用力如何?巴拿马地峡(4·2 Ma)的形成被认为是代表了深水循环向两极模式转变的最后作用,它使湾流将盐度较高的暖水带到北半球高纬形成北大西洋深层水(NADW),现代NADW由来自Nordic海和拉布拉多海的深水组成。然而,通常认为北大西洋的深水形成的最初阶段只有Nordic海…  相似文献   
45.
侧扫声纳图像变形现象与实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闰成 《海洋测绘》2002,22(5):42-45
依据侧扫声纳成像原理,研究了由于声速变化、声波束倾斜和海底坡度改变等因素所致的声图像变形现象。结合飞机残骸、港池地形等典型声图像,分析了变形原因与判释方法。  相似文献   
46.
云贵高原晚新生代孢粉植物群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本文依据20多个剖面(钻孔)近700个样品的孢粉资料及古地磁极性年表建立了云贵高原4Ma以来的孢粉时间序列,并划分了四个区域孢粉组合带,17个孢粉组合亚带。依据孢粉混杂堆积的出现,认为云贵高原的上升始于2.8MaB.P.,加剧于0.8MaB.P.前后。前期地形相对高度<1000m,后期相对高度达1500m;地貌经历了开阔盆地-低洼盆地-山地湖盆-高山湖盆的演化。气候经历了古季风、现代季风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7.
在港口工程建设中,快速加固超软弱的吹填地基,采用真空预压法是一个经济有效的方法,再联合以碎石桩加固则能进一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工后沉降.通过真空预压联合碎石桩加固地基的现场试验以及观测资料的分析,得出真空预压联合碎石桩加固后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由原天然地基的60 kPa左右提高到220 kPa,计算结果表明打碎石桩后的地基变形模量Esp与真空预压后的Ea相比提高了1倍,联合碎石桩加固后的地基沉降量比仅经过真空预压的地基减少1/3.  相似文献   
48.
风暴期间黄河水下三角洲波浪变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定适用黄河三角洲的波动理论,对黄河三角洲风暴期间及前后波浪连续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将其投在komar波浪理论分区图中后,分析了风暴期间黄河水下三角洲波浪的波形特征,发现站位所在地适合的波浪理论主要为艾里波和斯托克斯波,风暴期间波浪变形,还存在少量超过极限波陡线的波浪,通过比较常见的极限波陡线,看出Miche曲线比较适合该研究区。  相似文献   
49.
动态基准实时测量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动态基准实时测量系统的硬件组成、站点上全站仪棱镜组合安装与检测方法、系统软件的开发及特点,最后对系统在广州地铁某地铁站结构变形自动监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通过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应用在自动化、高精度的变形监测领域。  相似文献   
50.
作者采用非线性潮波方程,假定河口的宽度B(x)和深度h(x)是任意可微函数,导出了涌潮发生的条件,并讨论了各种变形情况下涌潮的形成。得出结论是,在涌潮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浅水非线性效应,而河口变形效应则是起促进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